中國“八音”助力《鑄劍》,一個現場聽古琴的機會來了!

中國“八音”助力《鑄劍》,一個現場聽古琴的機會來了!

2017年12月10日,由北京驅動傳媒有限公司和上海戲劇學院聯合制作出品,波蘭中生代導演格熱戈日·亞日那導演的話劇《鑄劍》(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於上海戲劇學院實驗劇場世界首演。天津音樂學院古琴碩士三年級邱桐同學擔任本劇的古琴現場配樂

中國“八音”助力《鑄劍》,一個現場聽古琴的機會來了!

在《鑄劍》序幕中,現場所有演員穿著紅色的緊身衣將面孔完全蓋住,除了髮型幾乎沒有辦法把他們區分開。由於光線較暗,演員實則在幾乎看不見的情況下表演,只能通過反覆排練記住身體的動作。琴師也不例外,在這樣的條件下演奏可以說是難度很高了。

中國“八音”助力《鑄劍》,一個現場聽古琴的機會來了!

早在今年5月,導演就攜部分製作團隊的成員到訪天津大劇院古琴傳習室,與李鳳雲老師、王建欣老師進行關於中國傳統音樂內容的交流,並近距離聆聽最純粹的中國音樂,這讓亞日那導演及其團隊很受震撼和感動,並直接給予了他們關於此次話劇音樂的創作靈感。

中國“八音”助力《鑄劍》,一個現場聽古琴的機會來了!

王建欣老師向亞日那介紹演示

中國傳統八音中的土類樂器:壎。

中國“八音”助力《鑄劍》,一個現場聽古琴的機會來了!

李鳳雲老師向亞日那介紹展示

中國傳統八音中的絲類樂器:琴

中國“八音”助力《鑄劍》,一個現場聽古琴的機會來了!

導演

可能在思考…

中國“八音”助力《鑄劍》,一個現場聽古琴的機會來了!

聽音樂的

長腿叔叔們

中國最古老傳統的音樂文化,所奏出的聲音也彷彿可以穿越時空,對話遠古,連接未來,向他們傳遞現代的情感……

中國“八音”助力《鑄劍》,一個現場聽古琴的機會來了!

擔當《鑄劍》原創作曲彼得·庫瑞克(Piotr Kurek)在劇中很多重要段落使用了古琴,比如三頭混戰之前頭顱所唱的歌。年初他還曾為田戈兵執導的中德合作製作戲劇作品《500米:卡夫卡、長城,不真實世界圖像及日常生活中的英雄主義》配樂。

中國“八音”助力《鑄劍》,一個現場聽古琴的機會來了!

彼得·庫瑞克

這位來自華沙的音樂家出過眾多專輯,而且以使用了不同的別名著稱。此外他還是華沙聽眾眾多的一檔交通廣播的音樂DJ。

中國“八音”助力《鑄劍》,一個現場聽古琴的機會來了!

中國“八音”助力《鑄劍》,一個現場聽古琴的機會來了!

中國“八音”助力《鑄劍》,一個現場聽古琴的機會來了!

中國“八音”助力《鑄劍》,一個現場聽古琴的機會來了!

關於故事

《鑄劍》是魯迅歷史小說的代表,根據幹寶的《搜神記》中的《三王墓》改寫,原載1927年4月25、5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二卷第8、9兩期,題作《眉間尺》,副題是《新編的故事之一》。1936年1月,收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故事新編》。

“干將莫邪為楚王作劍,三年而成。劍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劍獻君,藏其雄者。謂其妻曰:‘吾藏劍在南山之陰,北山之陽;松生石上,劍在其中矣。君若覺,殺我;爾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覺,殺干將。妻後生男,名赤鼻,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劍;忽於屋柱中得之。楚王夢一人,眉廣三寸,辭欲報仇。購求甚急,乃逃朱興山中。遇客,欲為之報;乃刎首,將以奉楚王。客令鑊煮之,頭三日三夜跳不爛。王往觀之,客以雄劍倚擬王,王頭墮鑊中;客又自刎。三頭悉爛,不可分別,分葬之,名曰三王冢。”

——《列異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