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一醫專家助力,永康市中醫院產科全面接診 兩個“幸運寶寶”傳來“好”消息

4月8日17時05分,隨著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第一個“幸運寶寶”在永康市中醫院新院區平安降生。小傢伙白白胖胖,是個體重3200克的健康男嬰。次日9時10分,第二個“幸運寶寶”緊接而來,是個體重3700克的健康女嬰。這是本月永康市中醫院產科病房重新開科以來迎來的第一、第二個寶寶,也標誌著永康市中醫院婦產科已具備全面接診能力。

杭州市一医专家助力,永康市中医院产科全面接诊 两个“幸运宝宝”传来“好”消息

男寶女寶接連降生湊成“好”字

4月9日上午,記者在永康市中醫院產科VIP病房見到了產婦李女士。剛來到新世界的小寶寶躺在她的旁邊,在溫暖的包被裡時不時伸個懶腰、蹬個小腿。床邊,小哥哥一直陪伴著,摸著弟弟柔軟的小臉,忍不住說“弟弟真可愛”。

李女士說:“我是個二胎媽媽。之前產檢時我和家人曾過來‘踩點’,對中醫院的住院環境、硬件設施都很滿意。聽說杭州市一醫(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專家常駐市中醫院為孕產婦保駕護航,我就選擇了這裡。”

為了迎接第一個“幸運寶寶”,永康市中醫院婦產科上上下下費了不少心思。李女士的預產期是4月2日,可直到清明節假期寶寶都沒動靜。為了避免寶寶突然“發動”讓人措手不及,杭州市一醫助產士袁莉放棄假期,一直在永康市中醫院值守,每天發微信關心李女士的情況。

4月8日,李女士住進永康市中醫院產科VIP病房,醫護人員的溫馨服務讓她知道自己的選擇沒有錯。“我家大寶是2016年出生的,當時恰逢全面二孩政策落地,醫院人滿為患,產婦也得不到悉心照顧,感覺很無助。”李女士說,“這次生二寶,醫護人員全程陪伴左右,告訴我生產時怎麼呼吸、怎麼用力,還幫我按摩、推拿穴位減少疼痛,讓我感覺很安心。而且,中醫院還允許一名親屬全程陪伴分娩,這對我們產婦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很有幫助。”

4月8日17時05分,隨著“哇”的一聲啼哭,嬰兒呱呱墜地,母子平安。永康市中醫院婦產科所有醫護人員都喜出望外,為產科病房重新開科後順利迎來第一個寶寶而高興。

次日一早,永康市中醫院黨委書記呂章春、院長應志敏一行到產科VIP病房探望李女士,送上鮮花表示祝賀。他們說:“小寶寶的出生就像朝陽一樣,充滿了希望。這是在永康市中醫院新院區誕生的首位幸運寶寶,給產科和醫院都帶來了好兆頭。衷心祝願寶寶健康成長!”

杭州市一医专家助力,永康市中医院产科全面接诊 两个“幸运宝宝”传来“好”消息

沒過多久,好消息再次傳來。9日9時10分,第二個“幸運寶寶”順利降生,是個體重3700克的女嬰。一男一女,湊成了一個“好”字。

杭州市一醫優質服務惠及永康市孕產婦

接連迎來兩個“幸運寶寶”,袁莉感慨道:“孩子關係著家庭的幸福,所以產科醫生、助產士必須時刻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盡最大努力保障每名孕產婦的安全。”

孕產婦生產前,誰也不知道會不會發生意外。這些天,來自杭州市一醫的團隊組織了多次模擬演練,將杭州市一醫的危重孕產婦救治流程“搬”到永康市中醫院,告訴醫護人員倘若發生產婦產後大出血等意外狀況要如何應對,確保生產過程萬無一失。

不僅如此,杭州市一醫團隊還把“溫馨產房”也“搬”到了永康市中醫院。“生育是一次特殊的生理經歷,每個產婦都希望自己在安全、舒適、熱情的環境中度過這一過程。”袁莉介紹,杭州市一醫早在2008年就創建了“溫馨產房”,推廣孕期家庭群組式保健模式的建立、非藥物減痛和分娩鎮痛措施、適度保護會陰技術、自由體位分娩、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項目的開展等,為孕產婦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更重要的是,徵得產婦及家屬同意後,產婦的丈夫或其他親屬可以全程陪伴分娩,參與並見證一個新生命誕生的全過程。“陪伴在產婦身邊的除了專業的助產士外,還有她最親的人。有了助產士的指導和親人的鼓勵,產婦就不會覺得是自己一個人在戰鬥,大大減輕了分娩時的無助和恐懼感。”袁莉說,產婦親屬在產房內,也對助產士起到了正面監督作用。

杭州市一醫常駐永康市中醫院婦產科的副主任醫師史金鳳介紹,除“溫馨產房”外,永康市中醫院婦產科服務正努力向前及向後延伸。如讓產檢孕婦加入微信群,利用空閒時間為她們答疑,避免孕婦不必要的奔波;為孕產婦開設產前教育課堂,向孕產婦及家屬進行孕期教育、分娩姿勢介紹、妊娠期鍛鍊等培訓;發揮中醫特色優勢,為產婦提供艾鹽包熱敷、穴位按摩、耳穴埋豆等服務;與新生兒科合作,在產婦產後7天、30天、42天跟蹤隨訪,做好服務。

呂章春說:“目前,永康市中醫院婦產科、兒科有了杭州市一醫專家的助力,定能將省級三甲醫院的技術和服務帶到永康市民‘家門口’,同時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讓更多的健康寶寶在永康市中醫院順利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