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日本家庭關係進化史:《再見了,爺爺》

二戰後,日本家庭關係進化史:《再見了,爺爺》

《再見了,爺爺》故事的內容官方如此解釋:講述以爺爺的葬禮為契機,春野一家各懷心思的成員漸漸坦誠相對、邁向未來的故事。


如果沒有看過《再見了,爺爺》,只看官方解釋,相信有觀眾會猜測該片的故事內容,可能是帶有枝裕和治癒系味道的溫暖之作。如果有觀眾看到該片導演是森垣侑大,想法可能會有所改變。

二戰後,日本家庭關係進化史:《再見了,爺爺》

電影《坡道上的家》是森垣侑大二零一九年新作,有人稱該片是亞洲女性婚前必讀系列,故事中涉及的喪偶式育兒問題,是當代女性婚後如何避免陷入,所需面對和警惕的典型案例。


誠然,在《坡道上的家》之前,二零一七年,森垣侑大作品《再見了爺爺》,已經開始對是枝裕和式治癒有了自己的解讀。


《再見了,爺爺》以家庭為切入角度,帶出了當代整個日本社會,在商品經濟時代裹挾下普通人家庭中人情和人性的相互對抗。人類已經很好適應瞭如何為社會提供優質生產力準備的同時,需要犧牲的太多太多,特別是在日本這個以遵守秩序而聞名的國度。

二戰後,日本家庭關係進化史:《再見了,爺爺》

《再見了,爺爺》中,女主春野吉子在故事中始終有個心結,那就是在爺爺去世的時候,她正在和曖昧男友發生關係。爺爺去世時,自己在縱慾,這種事情乍聽起來好像觀眾能理解她的心結是什麼,可仔細想想,事情不對。吉子並不知道,爺爺會在她跟別人上床的時候去世,吉子的心結是什麼?


在意爺爺去世之前她為什麼不陪在爺爺身邊?還是在意爺爺生前,她與爺爺有過矛盾?“哥哥”“弟弟”“父母”這些家庭成員的稱謂,在吉子爺爺去世之前,她就迷茫過。感到迷茫的人最希望清醒,她最希望的就是所有人都應該傷心,親人去世而傷心,是對家庭成員身份的認可。然而,在爺爺去世後,吉子之後面對家庭成員的一切,開始陷入更深的迷茫。


爺爺去世後,籌備葬禮期間,春野家的家庭人員悉數登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和苦惱,其苦惱本身卻跟爺爺的去世和傷感沒有任何關係?人之初,性本善,家庭成員對爺爺死的冷漠,是如何形成的故事沒有再多交代,所幸該片能在家庭戲中突圍,在沒有更多故事解釋外,給了觀眾更大的思考空間。

二戰後,日本家庭關係進化史:《再見了,爺爺》

森垣侑大圍繞家庭關係,用了奶奶阿春的行動,深入昇華了故事主題。


爺爺的遺體在進入火爐之前,春野的人異常冷靜,甚至為終於要將爺爺火化而如釋重負的時候,患有老年痴呆的春,突然清醒呼喚爺爺。


爺爺葬禮結束後的晚宴中,春野昭夫和春野清二兄弟倆,酒後互相揭短髮生打鬥,其它家庭人員無法將其拉開的時候,阿春再次出現,制止了兄弟二人的打鬥。


阿春是真的老年痴呆還是裝作痴呆亦或者時好時壞?從導演給阿春在幾個清醒時刻的鏡頭看,從出生甚至死去都沒有離開過鄉下的阿春,是真的痴呆。在爺爺被焚化之前,影片中打在阿春身上的光,在阿春制止兩個兒子打鬥的時候再次出現,這種手法的重複,可能是家庭人員或者是吉子的幻想,也可能是導演呼之欲出作為旁觀者想要表達的溫情。觀眾看完會有這樣的疑問:家,還在嗎?

二戰後,日本家庭關係進化史:《再見了,爺爺》

家,還在嗎?導演沒有在跟觀眾交流討論這個問題,而是在給家庭成員拍合影的時候就給出了答案。家庭合影中,除了春野家在世的家庭成員,也有爺爺的遺照。當家庭成員和爺爺的遺照被拍照者放入相框那刻,命運的齒輪便會在以後的日子重複碾壓,留給家庭成員的除了比冷漠更疏遠的東西,死亡才算是春野家庭最後的溫情所在。


二戰後,小津安二郎拍出了《東京物語》,關於此片他說:“我試圖通過親子的成長來描述日本家庭的崩潰”


半個世紀後,是枝裕和用《小偷家族》等人間三部曲,試圖以溫柔和治癒之法將小津安二郎始終不肯妥協的,對冷靜思考下的人性的融化。

二戰後,日本家庭關係進化史:《再見了,爺爺》

森垣侑大在洞察家庭和時代的關係面前,給出了自己的答卷。《再見了,爺爺》想表達什麼呢?我們不妨這樣認為:


當有一天,親人與親人之間的冷漠形成巨大漩渦以不可抗拒之勢拷問家庭成員,每個人都無處可逃,這些人為了求生,想從出生即被束縛在親情的紐帶上逃離,逃離的路上,他們無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都無濟於事。事實上,從他們開始逃離家庭那刻,支撐家族的向心力便崩塌瓦解。這是場不能回頭的災難,很遺憾,在很多人知道災難之前,他們就已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