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鐵路警方“科技”推進汛期山區鐵路防洪減災

人民網-貴州頻道

贵州:铁路警方“科技”推进汛期山区铁路防洪减灾
贵州:铁路警方“科技”推进汛期山区铁路防洪减灾
贵州:铁路警方“科技”推进汛期山区铁路防洪减灾贵州:铁路警方“科技”推进汛期山区铁路防洪减灾
贵州:铁路警方“科技”推进汛期山区铁路防洪减灾贵州:铁路警方“科技”推进汛期山区铁路防洪减灾
贵州:铁路警方“科技”推进汛期山区铁路防洪减灾贵州:铁路警方“科技”推进汛期山区铁路防洪减灾
贵州:铁路警方“科技”推进汛期山区铁路防洪减灾贵州:铁路警方“科技”推进汛期山区铁路防洪减灾
贵州:铁路警方“科技”推进汛期山区铁路防洪减灾

“注意障礙物,左前方峭壁有一較大風化岩石。”4月9日,幾名鐵路民警操縱無人機對湖雍線防洪點進行航拍,方圓數百米山體地貌盡收眼底,線路兩旁的危石危樹無處隱藏。

筆者從貴陽鐵路公安處瞭解到,貴州喀斯特地貌複雜,崩塌、落石、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鐵路普遍開隧建橋、繞山垮谷,春季入汛以來安全行車壓力大幅增加。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客流逐步回暖,列車開行密度加大,為切實做好汛期安保工作,鐵路警方自3月31日起便進入防洪臨戰狀態,第一時間抽調交管、治安、技術等部門專業力量成立3個工作組,使用無人機對分佈在省內鐵路沿線的13處一級防洪點、152處二級防洪點進行逐一勘查掃描,並將採集的數據和圖像加工形成精度較高的“三維”模型,更加直觀顯示轄區鐵路沿線的地形特徵和水系分佈,不僅使防洪安全隱患的判識更加精準,及時為地質災害隱患整治提供參考依據,也大大降低了線路民警跋山涉水的勞動強度和高空作業的安全風險。

在“空中”發力的同時,鐵路警方設立防洪調度指揮中心,由值班民警不定時對分佈在全省鐵路沿線的巡防崗點人員進行GPS定位追蹤,隨時瞭解區段內1016處防洪點巡查工作情況,第一時間傳送現場圖片視頻,提高了可視化調度、遠程指揮的效率;同時,確定專人與鐵路工務及各地(市)州氣象、水文部門建立聯繫制度,及時更新未來3日的天氣預報,掌握各高速、普速沿線地區的雨情走勢,提前發佈預警信息,指導派出所配合鐵路生產部門有針對性做好應急防範。此外,凱里車站派出所針對滬昆鐵路修建年代較早、設施設備抗洪能力不足的實際,主動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在沿線加裝57個“雪亮”工程視頻探頭,有效將轄區18處重點防洪區段納入實時監控範圍,通過“在線”觀雲追雨進一步築牢立體安全防護網。

據瞭解,除利用“雲端”科技實現智慧防洪、科學減災外,貴陽鐵路公安處防治並重,下屬42個客運車站派出所和乘警支隊分別制定應急預案,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全面推進,從源頭上擴大防洪隱患排查的覆蓋面。期間,省內各車站派出所分別與所在地的地(市)州、縣級地方公安機關110接警平臺對接,進一步暢通路地公安110轉(接)警工作,並將值班電話張貼在鐵路沿線、發放至居民手中,便於沿線群眾發現險情時及時通報。3月31日,納雍車站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接村民反映後,及時將織畢線上行右側K356 600M處路塹溜塌隱患通報鐵路工務部門整改。

此外,各派出所在對車輛、通訊、照明等設備性能進行全面保養維護的基礎上,會同鐵路車站、工務及地方政府、綜治、護路等單位召開聯席會議,並分批次對各類地質災害的搶險開展了專項培訓和應急演練。4月1日,貴陽鐵路公安處向22個綜合部門、直屬支隊的50名幹部民警下達迅速趕赴貴陽北站處置突發事件的演練指令,進一步提升了應急處突能力。4月3日,安順車站派出所組織站區工務、通信、車站、供電等單位25人在滬昆線K2099 366M處開展崩塌落石應急演練,確保一旦發生暴雨斷道導致列車晚點、旅客滯留等情況時,能夠多部門迅速聯動處置,保障鐵路運輸和旅客生命財產安全。(許璇 夏志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