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加速,有望成為進攻性板塊?(附股)

今天A股市場隨著外圍市場大漲,一個新的熱點也隨之出現——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加速,有望成為進攻性板塊?(附股)


這個熱點是除了之前大消費、芯片股等之外的一個全新熱點,我一直說之前版面的疲軟是因為沒有進攻性板塊,那麼這個板塊能否成為進攻性板塊值得關注。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數字貨幣的問題。


隨著美聯儲開啟無限印鈔,為了避免被美國再一輪的薅羊毛,各個國家的數字貨幣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4月3日,人民銀行2020年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


會議要求,要加強頂層設計,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系統推進現金髮行和回籠體系改革,加快推進鈔票處理業務、發行庫守衛和發行基金押運轉型。


4月6日(今日)韓國央行表示,已經啟動了一項關於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試點計劃。該試點計劃於上月啟動,將於明年年底前結束。


數字貨幣加速,有望成為進攻性板塊?(附股)


當年,2008年金融危機後滿載著去中心化理想的比特幣應運而生。隨後,各種數字貨幣風起雲湧,一度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如今,又一輪肆無忌憚的全球性貨幣大投放再次拉開序幕,貨幣又將何去何從?由數據、代碼組成的貨幣真的是未來貨幣的發展趨勢嗎?


貨幣演進的兩條主線


經典貨幣理論把貨幣定義為一般等價物,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最新的貨幣理論將貨幣比作一種在市場交換中主體自發認可的“看不見的協議”,反映的是個體與社會的經濟協作關係。


由此觀之,貨幣從根本上就與經濟存在強聯繫——貨幣內涵與外延隨著商品產生流通、經濟發展程度的變遷,不斷髮展演變。


而縱觀貨幣史,其演進基本沿著兩條主線:一條是形式的演進。在農耕時代以生產為主、交易為輔的時代背景下,錢就是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工業經濟深化,面對量大面廣、反覆交易的市場經濟,錢是紙幣。


另一條是信用的演進。“金銀天然非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金銀稀缺性、價值大、不可偽造,形成了嚴厲的貨幣信用。


而到1971年8月15日美元與黃金脫鉤,則標誌著國家信用最終大勝金屬信用,從此貨幣由國家法律規定、強制流通、獨立發揮貨幣職能。


由此觀之,在公共貨幣體系的發展過程中,國家仍將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當下各國央行緊密佈局數字貨幣,尤其是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也正印證了這一點。


當然,要真正解決信息文明時代的貨幣需求,還需要一個不斷試錯與修正的漫長過程。


那麼具體來講,數字貨幣要發展背後大致可以分成這幾塊細分領域:


密碼廠商:衛士通、數字認證、格爾軟件、飛天誠信。


銀行核心系統:長亮科技、宇信科技、科藍軟件、神州信息、潤和軟件。


支付清算機具:新大陸、拉卡拉、新國都、廣電運通、聚龍股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