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第三集——《三體》:生存之道與猜疑鏈

《一本好書》第三集——《三體》:生存之道與猜疑鏈

好書的定義是什麼?在我看來,能引發人產生思考的書,就是好書。

很顯然,獲得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的《三體》,就是一本引人思考的好書。

《一本好書》第三集——《三體》:生存之道與猜疑鏈

這是亞洲作家第一次獲得此殊榮。作者劉慈欣以其嚴謹的邏輯思維及大開的腦洞思想,將未來可能發生的生存事件示以文字,引人沉思。

節目以地球懵懂無知暴露在宇宙中的座標開始,三體人接收到地球詳細信息,為了獲得更好的在宇宙中的生存環境,派出了三體艦隊,橫穿宇宙,準備耗費四百年的時間到達地球,將地球佔為己有。為了消除地球科技超越三體星的可能性,用高科技產物“智子”時刻監視地球,干擾科研,滅殺科學家,將地球文明發展牢牢遏制。地球人毫無辦法,一方面只能在有限的技術下,儘可能創立了太空艦隊,以期一戰;另一方面,制定了面壁者計劃,從全球範圍內選擇了四人作為面壁者,他們所作所為不必向任何人解釋,全球任何國家機構必須全力配合。

這是一場豪賭。

人類將面臨一場在宇宙中的生存之戰。贏,則大獲全勝;輸,則屍骨無存。

地球人能贏嗎?

主角羅輯,作為面壁者之一,與其他三人相比並無特長。他大部分時間珍惜光陰,認真過日子;只是偶爾,思考一下。

思考什麼呢?

宇宙社會學。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要素。文明是在不斷增長擴張的,但宇宙物質總量不變。就像一塊蛋糕,就那麼大,誰都想要多一點。可能有人說,我不想要。但是,誰會相信呢?這時候就說到猜疑鏈了。

猜疑鏈,意思是防人之心不可無,你必須時刻警惕別人的野心。所有的文明都想要強大,因為不強大就會死。而當你強大了,你就會威脅到別的文明的存在,就算你不想稱王稱霸,別人也會猜疑你是否會如此。

這不也是現在社會的規律嗎?當你的存在威脅到了別人,別人就會想法設法把你拉下神壇,踏入泥土。沒有什麼仇恨恩怨,就是為了生存。

為了生存,只能苟且偷生。瑟縮在宇宙的黑暗森林裡面,小心翼翼不暴露自己的座標。因為不暴露,你就是獵人;暴露了,你就是獵物。

拋開小說本身構架,我必須提到節目主角羅輯的扮演者趙立新老師。在節目中,他的表演出神入化,與觀眾互動非常之棒,情景帶入感極強。整場節目一個小時二十分鐘,全程無尿點,勾起你強烈的追書熱情。節目效果非常好,利用舞臺上下,360度的超清大屏傾情演繹。我在屏幕外,像是置身其中。

《一本好書》第三集——《三體》:生存之道與猜疑鏈

節目中還提到了水滴之戰。回顧節目本身,再延伸到整本書,水滴之戰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戰役。甚至可以說不是戰役,叫單方面屠殺。這場屠殺徹底粉碎了地球人與三體人一戰的信心,在絕對的技術層面的能力壓制上,人類就像螻蟻一般毫無還手之力。

三體人說,你們都是蟲子。

蟲子,要怎麼力挽狂瀾呢?

大家,還是去節目中,去書中,尋找答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