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生说某手术或检查风险很大时应当如何做出抉择?

做医生很多年了,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跟患者及家人交流。这种交流一方面是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情况,另一方面则是参与到诊疗决策中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一些有风险的治疗手段或检查进行抉择。摆在患者及家属面前往往是像“是否”这样的判断题,或同时有几种方案的选择题,对于多数不懂医的普通民众往往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将倾向建议于某项治疗的风险说的更加明确和细致,这就更增加了选择时的矛盾心理。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如何选择呢?

当医生说某手术或检查风险很大时应当如何做出抉择?

在给大家建议之前还是先讲一个昨天上班时遇到的一个真实案例吧。这是一位50-60岁的中老年女性患者,以突发左侧肢体无力4小时来院就诊,就诊时由患者的爱人和儿子陪同。经过一番快速的筛查,考虑此患者为急性脑梗死,因为马上就错过静脉溶栓的时间窗,且梗死面积较大,神经专科医生建议对患者进行急诊介入取栓治疗。在谈话过程中介入医生将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详细的对患者家属进行了告知和解释,就等其作出最后的抉择,一旦确定就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可能患者家人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没有正确的理解,或者其对如果不进行手术所面临的情况并不清楚,因此其家人选择了保守治疗。此时,神经科医生把我叫过去跟患者交流保守治疗的相关事宜。跟其家属交流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其焦急的心情,两位家属明显都是知识分子,对所告知的事宜还是都可以理解的,但是就是对可能面对的风险犹豫不决。看到这种情况后精灵医生再次对其进行选择后可能面临情况的说明后,其家属改变了开始的决定,最终同意了介入治疗手术。最后的结果也是好的,该患者很快就恢复了左侧肢体的活动能力,预想再住院观察几天就可以回家了。

当医生说某手术或检查风险很大时应当如何做出抉择?

以上只是精灵医生每天工作中遇到的再普通不过的一次谈话和抉择,相信大家都能理解这两位患者家属的矛盾心理。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到底应该如何做出抉择呢?精灵医生最直接的建议还是同意医生的建议,当然前提是就诊于正规的医疗单位、自身的经济情况可以负担。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需要同意呢?理由其实很多,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一个医生跟你谈可以进行某项治疗就证明患者还有机会进行这个治疗,否则医生也不会谈;其二,目前医疗环境较差,对于一些高精尖的治疗方法本身就会有一定的风险,即使医生的水平很高,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很低,医生同样会将可能的风险告知,遇到这种情况并不能证明医生是没有把握的。

当医生说某手术或检查风险很大时应当如何做出抉择?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在一些非正规的医疗场所,一些医生出于某种目的,可能会夸大某项治疗的好处,而极力的弱化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此时患者和家属反而需要三思,最好能够转到正规的医疗场所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