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為什麼聊國際時事看的人多,而科普知識看的人少?

從強迫自己在各大平臺寫文章開始,至今我也算積累了幾十篇。從一開始“目的不純”地想追逐熱點、甚至追逐眼球,而寫過一些不同類型的題材;到後來越來越堅持“學習輸出”的初心,我寫的這些文章也算跨越了好幾個領域。

出於學習研究加好奇的態度,我大致觀察了一下自己的不同主題的文章閱讀量。在同等系統推薦量的前提下,我發現閱讀量最高的全都是聊國際時事的文章。而科普類文章(包括入門級科技題材、個人成長研究、各類經濟概念等)的閱讀量很少。

這個現象引起了我的一點思考。無論對錯,我把它記錄在這裡,供將來的自己回顧,以便檢驗自己的認知水平、思維維度、乃至整體“智能”有沒有顯著提升。

寫文章,為什麼聊國際時事看的人多,而科普知識看的人少?

我發現,國際時事從本質上來講,就是講兩幫人、或者幾幫人之間的關係的發展。從根本上來講,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家庭與家庭之間的關係、單位與單位之間的關係,原理上是一樣的。只是,國際關係由於涉及的人、事、物的數量更多、時間跨度更大,而比前面列舉的那些關係更加複雜一點。

因此,由於本質上的一致,使得人們在本能上“覺得”自己也可以評論一下國際時事,國際上的事情就像自己朋友圈裡發生的八卦一樣。

如果稍微想一想,國際上的利益糾紛,是不是很像單位裡的同事在或明或暗地爭權奪利;如果涉及到東西方陣營、“歐盟”、“東盟”這些國際派別或者組織,是不是就像單位裡的幾個大佬各自形成的利益派別。

一旦形成這種印象,就很容易覺得“我也可以點評一下國際時事”。這和很多人覺得自己可以炒股賺錢是一樣的道理:點評國際時事和炒股一樣,門檻極低。

寫文章,為什麼聊國際時事看的人多,而科普知識看的人少?

而科普類文章則不一樣,絕大多數都是在解釋一些枯燥的概念。一般人如果不是因為學習或者工作的需要,可能不會主動去碰那些科學名詞、經濟知識、或者成長教育類的話題。

更進一步的是,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讓人們驚呼大家都只剩下“碎片時間”了。於是大家都熱衷於短平快的信息獲取,比如微博和短視頻。長文章都不一定有空去看,更別說討論科普知識的長文章了。

從正面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巨大的社會需求,製作短小精幹的內容可以創造商業價值。從反面角度來看,這也反映出大量的人群長期遠離深度思考的活動。

讀長文,先不說什麼樣的長文,單是耐著性子願意坐下來從頭讀到尾的人,精神注意力的控制水平就高於耐不下性子的人群。這就更加不用說能夠認真讀完一本書的人了。

讀科普類的長文,除了精神注意力的控制水平要達到一定的程度,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也要跟上一定的水平。

寫文章,為什麼聊國際時事看的人多,而科普知識看的人少?

追求確定性是人的本能需求,接觸自己熟悉的事物就是獲得確定性的過程,這容易讓人產生舒適感和愉悅感。比如大家喜歡看自己熟悉的明星主演的電影,而對剛出道的新人主演的電影可能提不起興趣。

因此,越對知識感興趣的人,就熟悉越多的知識,那麼閱讀介紹新知識的文章就越能讓他們獲得舒適感和愉悅感,然後更加促進他們去讀更多的類似文章乃至書籍。

知識儲備越少的人,讀科普知識類的文章就越不熟悉,更加容易昏昏欲睡而沒有任何愉悅感可言。因此,他們會更加牴觸這類內容。

同樣的道理也能更好的解釋更多的人為什麼都對國際時事感興趣。這是因為與人際關係類似的本質原理讓他們產生熟悉感,滿足他們對確定性的本能需求。偶爾點評兩句更能體現自己對時事的理解與對時局的把握,滿足自我肯定的需求。

寫文章,為什麼聊國際時事看的人多,而科普知識看的人少?

長期如此會發展成什麼狀態呢?

只接觸短內容、或者偶爾接觸不需要深度思考的長內容,會讓人對精神注意力的控制能力停留在較低水平。同時,思維能力和知識儲備沒有獲得有效提升,進而無法帶動整體“智能”的提升。

而經常閱讀長文甚至書籍的,至少在注意力控制方面的能力,持續得到強化並獲得提升。他們更加容易實踐長期主義,通過長期積累實現某些價值的指數增長。

而長期閱讀知識類文章和書籍,需要在集中注意力的前提下,對知識內容進行理解和消化,這就是持續的思維鍛鍊和知識積累,進而提升整體“智能”水平。

我幾乎在每一篇文章裡都會提到複利原理或者指數增長,這個東西可以形象化地比喻成滾雪球:小雪球滾一圈能夠“新粘上去”的雪量是不是比較少,而大雪球滾一圈所“粘上去”的雪量是不是非常多。

知識的積累和思維的維度的提升都是這個道理。一開始學習任何東西都是枯燥和困難的,因為大腦中儲存的信息太少,無論接觸什麼都是新的,除了滿足新鮮感以外,完全沒辦法有效連接到自己熟悉的東西上,形成獲得確定性的舒適感和愉悅感。因此,起步階段大家應該都本能地厭惡吸收新知識。

但是,堅持一段時間之後(無論是出於好奇心、新鮮感、家長強迫等等驅動力),我們會發現自己理解新知識的難度降低了,速度變快了。這就是因為通過前期的學習積累,大腦中已經儲存了相當多的信息,很多新知識點或多或少可以與大腦庫存信息產生關聯或者相似性。這樣,不但理解起來更容易了,還能通過熟悉感獲得確定性的滿足。

寫文章,為什麼聊國際時事看的人多,而科普知識看的人少?

一旦這種過程持續足夠長的時間,人們會發現思考一個複雜問題好像不困難了,甚至變成了一瞬間的事情。以前覺得要轉幾個彎的問題,現在好像可以“走直線”獲得答案。

這不是因為問題變簡單了,而是大腦被鍛鍊得“熟門熟路”了。大腦中的神經元儲存知識概念以後,數以萬計甚至億計的神經元,可以瞬間被同時“分佈式讀取”,通過排列組合獲得一個問題的解答。詳細原理可以參照我之前的一篇文章《 》。

這樣的結果,就是長期做這種積累的人,會提升自己的知識總量和思維維度,不但思考的速度更快,而且能夠理解更高維度的事物。

國際時事真的是隨便什麼人都能一眼看清的嗎?當然不是。雖然原理確實和人際關係一樣,但是國際事務中的彎彎繞繞、牽扯的利益關係、各種表達方式背後的深意,那可學問大了。

炒股真的是一個門檻很低、什麼人都可以做的事情嗎?確實是的,但是能賺到錢的,卻是少數。股價為什麼漲、為什麼跌,後面的彎彎繞繞也多得去了。

寫文章,為什麼聊國際時事看的人多,而科普知識看的人少?

這裡有一點要注意,大家不要習慣性地把國際時事和股市行情與陰謀論聯繫起來。雖然這個世界從來不缺黑幕,但是也沒人有持續地、長期地、操控大量不確定因素的能力。因此,陽謀論有,但卻不會是常態。

有的人看到一個國際新聞,大腦裡的無數神經元瞬間被刺激,在別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這些人的大腦神經元已經帶著儲存在它們上面的知識概念完成了無數次排列組合,並以極快的速度獲得了所謂“深度”的判斷。

同理,有的人看到股市行情的波動,大腦裡的無數神經元也瞬間被刺激,同樣的過程之後,也是瞬間得出了他們對股價走勢的判斷。

這就是積累的結果;這就是腦子裡有貨的結果;這就是大腦資源真正被開發和利用的結果。

而腦子裡沒貨的狀態就是對待每一件事情都是:這個國際新聞簡單,誰和誰又在陰謀迫害哪個哪個了;今天股票漲了原因簡單,是因為誰誰誰肯定又在操縱股價了。

寫文章,為什麼聊國際時事看的人多,而科普知識看的人少?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裡說到的:一樣東西(比如一套房子、一千萬人民幣等等)你得不到,不是因為你不可以得到它,而是你不知道怎麼獲得它;你不知道怎麼獲得它,並不是獲得它的辦法不存在,而是你不能理解它的存在、並且掌握它。

當你理解並掌握獲得一樣東西的辦法時,能不能得到它,完全就憑你的心情了。當然,運氣這個東西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比較重要,比如“成為首富”這種小目標。

因此,一個看似困難的東西、甚至看似不可想象的目標,其實都是從簡單的小地方開始積累的。比如有意識地阻止自己刷短視頻,挑一個不被打擾的安靜時段,認認真真地讀一段知識類的長文。又比如,看到國際新聞的時候,下意識地阻止自己信口開河,靜下心來往深處挖掘一個現象背後的道理。長期堅持下去,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曾經不敢想象的高人。

相關閱讀: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