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火車站派出所,撕開生活的真相:你沒窮過,你不懂

​眨眼間春節又要到了。

不少人現在都已拿著網絡上提前訂好的票,踏上了回家之旅。

如今,網絡購票方便快捷,春運也不再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全國大遷徙——

可誰能想到。

就在十年前的中國,人們為了回家還要在火車站外徹夜排隊買票呢?

2010年和2011年的前夕,導演周浩都蹲守在廣州火車站的一個派出所裡。

在這裡,他用鏡頭記錄下了走進警局的形形色色的人。

這就是蜂叔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紀錄片:《差館》

走進這部片之前,蜂叔想先問大家一個小問題:

你理解的窮是什麼樣子?

買不起最新出的迪奧口紅?假期沒錢出去度假?到現在只有兩雙AJ?

看完這部紀錄片,也許你會有新的想法。

10年前的火車站派出所,撕開生活的真相:你沒窮過,你不懂

警局裡,一個醉醺醺的、操著新疆口音的男子正在朝警察喊叫:“5塊錢的餅乾!關了我10天!”

警察也無奈:你偷人東西肯定不對,肯定要關的嘛!

男人卻提高音量說:餓死了!餓死了怎麼辦?

10年前的火車站派出所,撕開生活的真相:你沒窮過,你不懂


一個穿著還算乾淨的男人來警察局接水泡麵。

他一個月能賺兩千多,卻已經好幾年靠救助站買票送他回家。

他頗為自豪地說,我錢全部寄回家了!

我把車費寄回家,這幾年都這樣回去!一分都不留!

警察呵斥:你這給國家造成了多大的負擔你知不知道?國家救助了你一次你就知足了啊,你不能每年都這樣子!

他聽著這話,還是很開心地笑:有錢都放在家裡啊!!

一邊吃著自己無色無味的白水泡麵。

10年前的火車站派出所,撕開生活的真相:你沒窮過,你不懂

一個男孩來警局借錢,他不識字,求警察叔叔送他回家。

女警讓他去救助站,他不肯,直言讓警察借他一兩百塊錢,還承諾“我回家會寄給你們!”

民警苦笑著說:“那我們從哪借呢?”

10年前的火車站派出所,撕開生活的真相:你沒窮過,你不懂

警局的凳子上,一個穿紫色衣服的小女孩緊緊摟著爸爸的胳膊。

他們進局子的原因是,爸爸唆使女兒偷錢。

面對警察的呵斥,那位父親還強顏歡笑:“哪裡有…”似乎想在女兒面前保留最後一絲尊嚴。

警察只是說:“我冤枉你了嗎?”

中年男子滿臉通紅,痛苦地捂住眼睛。

10年前的火車站派出所,撕開生活的真相:你沒窮過,你不懂

蜂叔想說,這是窮。

“差館”在廣東話裡,就是“警局”的意思。

這部片子的導演周浩,曾先後在新華社和《南方週末》擔任過7年攝影記者。

正是這樣的經歷,讓他如此精準地選擇了這樣一個特定的時間、特殊的地點。

周浩後來接受採訪時說:“在拍這部片子之前,我從來沒有意識到中國有這麼多的文盲。”

10年前的火車站派出所,撕開生活的真相:你沒窮過,你不懂

所以,我們來解答開頭的問題:窮是什麼?

窮不是買不起包包鞋子、沒辦法活得更好。

窮,是活不下去。

窮是你沒有錢買吃的,肚子餓的絞痛,絕望地認為自己要餓死在火車站了;

窮是你放下尊嚴,一次又一次地去救助站蹭票,在別人的厲聲質問下仍然笑嘻嘻地吃自己的白水泡麵;

窮是你放棄了生活的希望,把自己麻醉在酒精裡,餓了就去警察局討食;

窮是你顫抖又決絕地告訴你的女兒,怎麼偷來隔壁乘客的錢包,怎麼逃跑……

10年前的火車站派出所,撕開生活的真相:你沒窮過,你不懂

國家統計局發佈過數據,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的農村貧困標準計算,2016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為4335萬人。

也就是說,還有4335萬人,年均純收入低於2300元。

2300元是什麼概念呢?

算下來,這個人平均每天吃喝拉撒所有的消費,只有6.301元。

可以買一個不加烤腸的雞蛋餅?兩瓶可樂?一包薯片?

從2012年到2018年的7年間,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9899萬人減少至1660萬人,累計減少8239萬人。

但仍然有人,每天掙扎在生活的最低溫飽線上。

10年前的火車站派出所,撕開生活的真相:你沒窮過,你不懂

在《差館》這部紀錄片的彈幕上,有不少人痛罵這些人“噁心”、“是國家的毒瘤”,到後來“活該餓死”“真他媽不要臉”。

對於這些人,蜂叔想問一句:你們就都是寧願餓死自己的道德衛士嗎?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說過,人的需求有五層。

第一層是生理需求,要的是水、食物、衣物、睡眠。

只有當生理需求得到滿足時,你才會追求再上一層的東西,就是安全需求。

然後是社會需求、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

當你連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滿足不了、當你連活下去都做不到的時候,你還怎麼去要尊嚴、價值?

10年前的火車站派出所,撕開生活的真相:你沒窮過,你不懂

有人又說,警察辦事不力,都不去幫幫這些人,給點錢不行嗎?

蜂叔這裡很認同導演周浩的一句話:

“同情心也會有一個疲勞值。一個新警察,開始每天都能給別人個五塊十塊的,老警察說我看你能給多久?”

片裡警察很無奈地說,每天面對各種各樣的事情,98%、99%都是解決不了的。

但,在這個小小的“差館”裡,警察和小偷之間並沒有多麼劍拔弩張的氛圍,更多的反而是理解。

就像那個叫女兒偷東西的爸爸痛哭的時候,警察無奈又輕柔地安慰:“別哭了,哭也沒有用啊……”

見慣了這種場合的警察,更能瞭解每一個行竊、每一種不堪背後的無奈——

要不是實在沒有辦法,誰會想讓親生女兒去偷東西呢?

10年前的火車站派出所,撕開生活的真相:你沒窮過,你不懂

作為旁觀者,這種理解也是我們所需要的。

窮並不是一種原罪,很多時候並不是窮人不想努力、好吃懶做,而是他們的先天條件真的封死了他們“體面”的道路。

就拿識字這回事來說,因為窮所以上不了學,不上學就沒辦法識字,不識字,在這個高速前進的社會,就連在陌生的城市認出路牌都做不到。

就像《了不起的蓋茨比》裡的那句話:

每當你覺得想要批評什麼人的時候,你要記著,這個世界上的人並非都具備你稟有的條件。

10年前的火車站派出所,撕開生活的真相:你沒窮過,你不懂

所以,還是溫和一些,去理解,去包容。

與其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痛罵,不如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千千萬萬個人的努力下,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給貧窮的人更多的機會和更多可能的道路,少一點點那些心酸和無奈。

最後,蜂叔想用2019年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院長葉敬忠先生在致辭《像弱者一樣感受世界》中的一段話結尾:

“一個從來沒有經歷過窮苦生活體驗的人,永遠不可能真正明白窮苦生活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個從來沒有經歷過借錢難的人,永遠不可能真正體會到向別人開口借錢的感受;

一個從來沒有撫養過殘疾孩子的父母,永遠不可能真正感受養育殘疾孩子所需要的各種付出和箇中滋味。

正是因為,人們其實根本不可能,真正體悟到弱者的生活現實和心理世界;

因此,我們更加需要保持一種態度,也就是要嘗試像弱者一樣感受世界。

要活著,並且好好活著。

10年前的火車站派出所,撕開生活的真相:你沒窮過,你不懂

蜂嘲電影,等你來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