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股”全通,誰在收編:江西出版資本大棋局

關注傳習邦,深刻洞察教育行業。傳道,學習,興邦。

撰文 | Bugle X

鉅虧7億元的業績快報發佈的第二天,兩市第一妖股全通教育出人意料地發佈了一則“賣身”公告。接盤方不出意料,是一家國企——江西出版集團旗下的中文傳媒。一旦併購成功,江西出版集團手中便握有三家A股上市公司(中文傳媒、慈文傳媒、全通教育)、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智明星通),下一盤氣勢宏大的資本棋局。

- 01-

全通“賣身”,訂金收下5000萬

2月27日,中文傳媒全資子公司藍海國投聯合江西東旭投資集團(東投集團)等三家公司共同投資設立南昌藍海東投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藍海東投”),與全通教育控股股東陳熾昌、林小雅、全鼎資本、峰匯資本簽訂《股份轉讓框架協議》,受讓全通教育部分股權。

陳熾昌、林小雅為夫妻關係,合計持有全鼎資本、峰匯資本100%的股權。作為全通教育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陳熾昌、林小雅合計控制全通27.56%的股權。

根據雙方簽訂的框架協議,藍海東投第一次股權轉讓比例不超過全通教育總股本的6.9%;後續轉讓股權不超過全通教育總股本的18.5%。為了讓藍海東投獲得全通教育控制權,陳熾昌、林小雅夫婦簽署《質押借款協議》《表決權委託協議》,將全通教育16.6%的表決權委託予藍海東投。

至於交易價格,雙方約定:4月30日簽訂正式《股權轉讓協議》。由陳熾昌選擇基準日,按二級市場“前1個交易日收盤價”、“前5個交易日均價”、“前10個交易日均價”、“前20個交易日均價”、“前30個交易日均價”五種之一定價。3月下旬,中文傳媒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披露,藍海東投已按框架協議的約定支付了5000萬元誠意金。

- 02-

第一妖股前世今生:泡沫炸了

作為兩市第一大妖股,2014年1月,全通教育憑藉家校通業務上市,搭上教育信息化的“風口”,各路資本一路推漲。2015年3月,全通教育高達199.90元,取代貴州茅臺,成為兩市第一高價股。同年5月,全通教育抵達股價最高點467.57元,市值超過530億元。

上市之際的2014年,全通教育營收不過2億元,總資產不足4億元。上市之後一年,一路買買買的全通教育出手8次,大舉併購,營收放大一倍達4.4億元,總資產則放大近5倍,達23.5億元,一口吃成一個胖子。一年時間,全通教育的商譽增加11.8億元,只比總資產50%以上。

低水平的外延併購,暫時吹大了泡沫,卻給全通教育帶來無窮後患。2018年,全通教育實現營收8.4億元,同比下降18.6%,教育信息化業務+繼教網業務合計貢獻5.5億元,下滑24%。當年,全通教育一把計提商譽6.9億元,錄得6.6億元鉅虧。教育信息化“風口”不再,業績持續低迷,各路炒作資本蜂擁而出,全通股價也像倒栽蔥一樣垮下,最低僅為5元左右,市值不足30億元。

“妖股”全通,誰在收編:江西出版資本大棋局

全通教育股價走勢圖,數據來自雪球

“自救”路上的全通教育不甘寂寞,2019年3月轉而謀求與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的巴九靈,大舉炒作知識付費概念。6個月之後,備受爭議的重組無疾而終,全通教育的股價也由9元以上跌回5元左右的水平。新冠疫情發生後,憑藉“停課不停學”的概念,全通教育又在二級市場小火一把,股價一度站上8元以上。怎奈基本面太差,即使有了中文傳媒、藍海東投的併購概念,全通教育仍舊持續下行,退縮在5元區間。

無疑,故事講得太多、太完美,總有一天也有信譽破產、讓人無可再信的一天。2月底的業績快報顯示,2019年,全通教育實現營收7.2億元,同比下降14.5%,鉅虧7.3億元。

- 03-

遊戲大佬:《列王的紛爭》出海

中文傳媒的前身為殼公司*ST鑫新(鑫新股份)。2010年,江西出版集團耗時一年借殼上市成功,成為國內首個“編、印、發、供”全產業鏈上市的出版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中文傳媒實現營收115億元,同比下降13.5%;淨利潤16億元,同比上升11.5%。

傳習邦研究發現,中文傳媒的主營業務兩大部分構成,一為圖書出版發行,一為遊戲開發運營。2018年,教材教輔佔大頭的圖書業務佔比60%以上,毛利率僅為三成。遊戲業務集中於子公司智明星通,運行爆款遊戲《列王的紛爭》,為國內遊戲“出海”排頭兵。

“妖股”全通,誰在收編:江西出版資本大棋局

智明星通2008年由唐彬森創辦於北航地下室,不久開發出風靡一時的“偷菜”遊戲《開心農場》。2012年,智明星通憑藉爆款遊戲《帝國戰爭》錄得6億元營收,淨利潤7600萬,獲得騰訊、創新工場投資。2014年,中文傳媒斥資近27億元併購智明星通。當年底,智明星通上線手遊《列王的紛爭》,走上真正的開掛之路。2015年9月之後,名列中國手游出海收入榜第一的《列王的紛爭》每個月都可為智明星通帶來2.5億元左右的流水,最高達4億元。2015年全年,智明星通營收31億元,《列王的紛爭》一個遊戲便貢獻24億元。

2017年,智明星通淨利潤達到7億元,撐起中文傳媒的半壁江山。第二年,智明星通掛牌新三板,中文傳媒一直持有99.99%的股權。當然,核心IP老化,也開始困擾智明星通。2019年中報,智明星通錄得12.8億元營收,同比下降27%;淨利潤4億元,同比基本持平。

- 04-

併購全通,進軍智慧教育“新基建”

一方面,教材教輔受制於地區分割的教材體制,難以取得根本性突破;另一方面,遊戲業務雞蛋裝在智明星通一個籃子裡,

面臨老IP走下坡路、新IP打造前途未卜的前景。江西出版集團、中文傳媒再次把目光轉向投資併購,期望投出一個新的“智明星通”。

2019年2月,江西出版集團第一次在國內A股出手,由旗下華章投資出資9.3億元拿下慈文傳媒15.05%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慈雲傳媒憑藉《花千骨》一炮打響,一度是國內頭部影視劇上市公司。由中文傳媒出手,劍指全通教育實控權,成為江西出版集團在國內A股的第二擊。

按照江西出版集團內部的業務協同構想,慈文傳媒與中文傳媒的一般圖書出版、智明星通的遊戲IP形成關聯,打造泛娛樂帝國。全通教育完成併購之後,將與中文傳媒龐大的教材教輔業務產生關聯。一旦全通教育加入江西出版集團的業務體系,全力發展數字教材、數字教輔業務,應為一大主要業務方向。在消化、吸收全通教育的產品、技術之後,江西出版集團也正好大舉切入教育信息化板塊,在智慧教育“新基建”中一顯身手。對於江西出版集團董事長趙東亮而言,全通教育正是一粒重要的棋子。

“妖股”全通,誰在收編:江西出版資本大棋局

江西出版集團公司企業圖譜,數據來自企查查

當然,全通鉅虧之下,實控人陳熾昌、林小雅夫婦是否選擇套現離場?5月左右的股價太低,陳熾昌、林小雅夫婦是否甘心“賤賣”?一切還等4月30日的最後期限才能揭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