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有變!徹查前5年的私戶收款記錄,私戶避稅將透明

利用私人賬戶避稅,是大家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最安全的避稅方法了。
甚至有法人表示,這種方法屢試不爽。

私人賬戶避稅擱以前的確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但2019年情況有變。不僅嚴查私戶避稅,還會清查多年之前的私人賬戶收款記錄。

也就是說之前利用私人賬戶避稅成功的企業,也會被查。

老闆、財務不要以為事情過去很久了,就完事大吉了,就不會查你了?

想太多!

稅局突襲!徹查這家企業前5年的私戶收款記錄。補稅3761308.31元,罰款3009046.65元。

經查,德嘉公司在2010年至2014年五年間出租自有房產,通過個人銀行賬戶收取部分承租戶租金並開具收條,租金收入不入賬,少申報租金收入合計18883287.52元。

國家稅務總局南京市稅務局稽查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徵管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規定:

認為德嘉公司構成偷稅,鑑於德嘉公司在稽查局立案檢查之前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稅務違法行為,主動補繳稅款和滯納金,符合從輕處罰情節,對德嘉公司處以偷稅金額3761308.31元0.8倍的罰款3009046.65元。

國家發佈四大政策,監管私戶交易。2019私戶避稅將大禍臨頭!

01

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啟動

四部門將深化部門信息共享和交流合作機制

新聞 | 情況有變!徹查前5年的私戶收款記錄,私戶避稅將透明

2019年6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四部委聯合召開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啟動會,共同運行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

①目前,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等8家銀行作為首批用戶接入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其他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將按照“自願接入”原則陸續申請接入系統。也就是說,很快系統會覆蓋所有銀行。

②未來,四部門將深化跨部門信息共享和交流合作機制,逐步擴大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功能,依託系統加大在企業和個人賬戶服務、信用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02

取消企業銀行賬戶許可

加強銀行賬戶資金管控

新聞 | 情況有變!徹查前5年的私戶收款記錄,私戶避稅將透明

2019年2月25日起,取消銀行賬戶許可地區由江蘇省泰州市、浙江省台州市擴大至江蘇省、浙江省。其他各省(區、市)、深圳市在2019年年底完成取消銀行賬戶許可工作。

(1)建立涉企信息共享機制和企業銀行賬戶違規聯合懲戒機制。嚴厲打擊企業多頭開戶,亂開賬戶,出租、出借、出售賬戶行為。基本戶只能開一個,匿名賬戶和假名賬戶將無容身之地!

(2)嚴查企業基本戶、臨時戶的開立、變更、撤銷,並加強企業銀行賬戶管理。涉及可疑交易報告的賬戶,銀行將按照反洗錢有關規定採取措施,核實違規的,嚴肅處理。

03

出臺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管理方法

企業轉賬的這些行為已經被稅務盯上

新聞 | 情況有變!徹查前5年的私戶收款記錄,私戶避稅將透明

中國人民銀行在2017年7月1日施行的《人民幣大額和可疑支付交易報告管理辦法》(銀髮[2016] 第3號)中對大額交易進行了定義:

新聞 | 情況有變!徹查前5年的私戶收款記錄,私戶避稅將透明

如果發生了大額交易,金融機構要執行以下操作:

大額轉賬支付由金融機構通過相關係統與支付交易監測系統連接報告。並在交易發生日起的第2個工作日報告中國人民銀行總行。

大額現金收付由金融機構通過其業務處理系統或書面方式報告。並在於業務發生日起的第2個工作日報送人民銀行當地分支行,並由其轉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然後銀行、稅務就開始聯動徹查你了。

04

新聞 | 情況有變!徹查前5年的私戶收款記錄,私戶避稅將透明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大額交易報告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銀髮〔2018〕125號),2019年1月1日起,非銀行支付機構也要提交大額交易報告了。

也就是說,2019年1月1日起,通過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轉賬出現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也將受到嚴查!

隨著銀稅聯動的不斷升級優化,最終銀行、稅務信息將實現無縫對接,屆時,金稅三期的大數據比對將發揮前所未有的威力,即使有一絲蛛絲馬跡也很容易被發現,2019私戶收款的避稅方式,真的不再安全了。

新聞 | 情況有變!徹查前5年的私戶收款記錄,私戶避稅將透明

鄭重提示:2019年,這三類隱匿收入方式最危險!請不要觸碰!

1.通過往來科目進項隱藏

什麼其他應付款、預收賬款等,這些科目在稅務稽查中都是地雷!

2.實際庫存遠低於賬面

不做收入,所以不敢走成本,倉庫空空如也,但是賬上掛了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庫存。經得住稽查嗎?

3.長期虧損必有問題

現在往往以三年為一個區間,一家企業不可能長期虧損,尤其是那種毛利明顯偏低的,請做好自查!(毛利=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毛利率=(不含稅銷售收入—不含稅成本)/不含稅銷售收入)

除此之外,發票虛開、虛報費用、違規享受稅收優惠、不合理的加計扣除、不符合條件高新認定等等風險也很大!企業必須要提前知曉各種風險,評估風險大小,做好事情控制!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