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kia、柯达等企业,为何在趋势浪潮下纷纷败退!


Nokia、柯达等企业,为何在趋势浪潮下纷纷败退!

当一间数码音乐商店开幕时,你能预测到商业大街音乐零售店的末日将至吗?当你首次试用苹果智能手机时,会料到诺基亚(Nokia)将会飞灰湮灭?第一次使用数位相机之后,会猜到柯达相机即将走入历史?

很少人在经历这些初体验时会产生疑惑,而能预料到结局的人就更稀少了。至于能够看出一项技术将导致某个行业没落,进而愿意赌上金钱和声誉,拥宝这项破坏性技术的人,绝对是少之又少。


站在「焚烧的平台上」

以HMV、百视达(Blockbuster)和其他遭到高频率变革重挫的大品牌为例,他们不觉得需要及早体认到风向的变化,不需要从一开始就窥见未来。大规模给予他们时间,让他们能够做出困难的决策,以求在新世界中继续生存,甚至蓬勃发展。然而这些大企业并没有因此而得利,反而等到一切为时已晚,才设法寻求转变。拿诺基亚为例,该公司执行长的一句评语后来声名大噪:他认为自家公司正站在一个「焚烧的平台上」。为什么?

首先,这些公司没注意到未来的发展,至少没有往正确方向关注。

每一家公开上市公司(任何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都被​​要求提前为下一个年度做准备。短期计划是典型的日常业务:视大环境的状况而定,把去年的数字拿出来加加减减几个百分点。大多数大企业也会展望遥远的未来,预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的情况,虽然是宝贵的实验性演练,可是通常不会进行像样的投资。且遗憾的是,这种预测演练并不常见,也许每五年才做一次。

一般来说,企业的中期规划做得很差,而这正是高频变革可能出击的期间。中期计划分别纳管不同产品或服务领域,多半纯属被动因应;这类变革计画以外部刺激为主,譬如政府监管、财源减缩,或出现竞争挑战等等。

简单来说,大多数公司根本缺乏正式的机制,无法用来窥看趋势,以及应付不久后可能降临的新生存威胁。


第二个问题是决策。

大公司的权力往往高度集中,尤其是攸关策略方向的权力。决策过程需要能够协助组织采取适切行动的资讯,但是这种资讯在组织中的流动往往非常迟缓,而且经过一层又一层关卡之后,已经修饰过度,以致本身失去意义。组织核心的决策者常常把焦点放在必须立即出手的灭火行动上,以及他们已经知道并了解的竞争威胁上,至于企业外缘的现实状况,他们几乎被隔绝在外。


第三项问题是惰性。

改变大型组织很困难,特别是长期提供相同服务的公司,而且该项服务又给股东赚进可观的报酬。这类公司受到财务和契约的束缚,多年来经过有机与优化发展,才能提供今日的服务,因此特别难以打破现状。从结构上来说,这些公司往往超级复杂,组织架构表盘根错节,不是难以理解,就是和日常现实严重脱节。打散组织架构再行重建,可能会对流程造成太大的破坏,哪怕这么做有利正确的最终目标,却可能害死公司。

既有组织不是为高频变革打造的,业务流程也没有把高频变革列入考虑。我们的主管阶层没有接受过应付这类挑战的训练,更别说做好准备。除非我们正视这些问题,否则将有很多企业可能关门大吉。

但这并不代表你一看到某项潜在破坏即将降临,就该立刻把公司的未来赌在新方向上。不过你确实必须体认到,破坏力量已经产生,今天的作为,明天未必收获成功。你必须增加组织的灵活度,改善短期、长期,特别是中期的展望与计划,并从组织外缘获得最精准、有用的数据,加速决策过程。另外,公司也必须做好改变的准备,当时机成熟时能快速行动,而不是被过去绑死。

这一切都不是免费的,甚至也不便宜。组织要灵活,就必须付出代价。尤其当情势越来越清楚,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永续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