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的張文宏為什麼要反對“中國粥”?

“崇洋媚外”的張文宏為什麼要反對“中國粥”?


疫情爆發以來,張文宏醫生便熱度不減。不變的是他的熱度,變化的是網友對他的評價。

這是必然的。

互聯網中每天都充斥著觀點和立場的大逆轉,像極了哲學的發展,正題、反題,高一級的正題、反題。不同的是,哲學是講理性的,而理性對閒談而言,不是必須的。當然,這只是一種描述,並非張文宏的評價發生轉變的原因,他目前之所以被批評,是因為他的公開言論是「有意義的」,並且是「觀點明確的」(並不是每個公眾人物都能做到這點,說無意義的廢話是保全自我的有效辦法),只要一個命題(觀點)有意義,那麼無論是張文宏遭受批評還是網友提出相反觀點,都是正常的。但問題是,我們批評他的方式(論證過程)是否是合理的?如果方式有問題,那釜底抽薪,結論就不足道了。

張文宏最近遭受的批評很多,包括“財產批評論”、“人格膨脹說”,最有意思的是他的“崇洋媚外”。4月15日下午,在我駐歐盟使團、駐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使館與上海市外辦聯合組織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視頻講座中,張文宏給出了兒童早餐的建議:


“崇洋媚外”的張文宏為什麼要反對“中國粥”?


你家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絕不要給他吃那些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的,高蛋白的,每天早上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出去,早上不許吃粥。我跟你們講,現在中國的孩子早上只能吃雞蛋,牛奶,還有高營養的三明治這些都可以,他不吃也不行,你說非要吃,不吃了不上學。

“崇洋媚外”的張文宏為什麼要反對“中國粥”?


“崇洋媚外”的張文宏為什麼要反對“中國粥”?


反對者主要集中在以下批評:

(1)中國人喝了幾千年粥了,憑什麼不讓我們喝粥(持粥權論)


(2)讓我們喝牛奶,吃三明治,崇洋媚外(崇洋媚外論)


(3)中國人體質不適合牛奶雞蛋,適合喝粥(體質不同論)


“崇洋媚外”的張文宏為什麼要反對“中國粥”?

“崇洋媚外”的張文宏為什麼要反對“中國粥”?

“崇洋媚外”的張文宏為什麼要反對“中國粥”?


我們在反駁一個人觀點時,首先要有一個態度(支持或反對),然後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對對方的觀點,最後再表明自己的立場。

在分析張文宏“崇洋媚外”問題之前,先講三個哲學上的原則/謬誤。

01寬容原則


寬容原則(principle of charity)是語言邏輯用語,是翻譯和解釋的方法論原則,現在通常作為分析哲學論證中的一般性原則。這個原則基於這樣的事實:我們只有具備廣泛認同的背景,才能夠有理由說贊同或不贊同。這是關於人類理性的寬容假設。寬容原則要求我們在重構論證時,要把論證構件的真值以及構件之間的邏輯關係強度「最大化」。也就是說,我們在解釋別人論證時,要儘量使其有說服力,要儘量「站在對方立場上」來理解這個問題,甚至要把對方沒說清楚的論證補清楚。

02語境原則


語境原則( content principle)是弗雷格在《算術的基礎》中引入的三個基本方法論原則之一。語境原則強調“我們絕不孤立地尋問一個詞的意義,而只在一個命題的上下文中尋問詞的意義”。“只有在語境中,一個命題才有意義。”弗雷格的語境原則和維特根斯坦的“一個詞的意義即使用”都屬於語境論(contextualism),即語詞、句子的意義「離不開語境」,這一原則在知識論和文本解讀中具有重要作用。

03稻草人謬誤

稻草人謬誤( fallacy of straw man)是一種錯誤的論證方式,屬於非形式謬誤。指在論辯中有意或無意地「曲解」論敵的立場以便能夠更容易地攻擊論敵,或者「迴避」論敵較強的論證而攻擊其較弱的論證。這種謬誤並非論證過程中形式上的錯誤,而主要是理解和策略上的錯誤,常見於公共交流和網絡辯論,通過曲解、斷章取義將對方弱化成“稻草人”,從而進行攻擊。

這三個哲學上的原則/謬誤是相關的,不採用寬容原則,就會忽略語境,從而犯稻草人謬誤。

有了上述關於論證理論的說明,我們就可以更好地來分析張文宏醫生“崇洋媚外”的問題了。

便於讀者查看,我們重述一下三種反對觀點:


  • (1)中國人喝了幾千年粥了,憑什麼不讓我們喝粥(持粥權論)
  • (2)讓我們喝牛奶,吃三明治,崇洋媚外(崇洋媚外論)
  • (3)中國人體質不適合牛奶雞蛋,適合喝粥(體質不同論)

“崇洋媚外”的張文宏為什麼要反對“中國粥”?

觀點(1)認為自己的喝粥權受到了侵犯,原因在於張文宏說「不許吃粥」,我們基於寬容原則(揣測張真實意思)和語境原則(分析上下文本),來分析下張文宏到底是什麼意思?他可能具有以下幾種意思:

A. 不許喝粥,誰喝我打誰(命令式)

B. 不許喝粥,喝粥會引發嚴重後果(恐嚇式)

C. 不許喝粥,喝粥不是(最)好的早餐(建議式)


我們通過張文宏的整體論述和語境來分析,他是從疫情期間孩子「免疫力」角度來談的,進而談到「營養」和「飲食結構」,這裡和命令沒有任何上下文關係(儘管是直言式、命令式語句,但所有祈使句都是命令式的),他也並非有任何剝奪大家「喝粥權」的意思,所以顯然張文宏的意思不是A,B同樣缺少證據,因為大家都在喝粥,粥顯然不是毒藥,不會引發嚴重後果,這是個事實問題,張文宏只是從醫生角度給出的飲食建議而已。

“崇洋媚外”的張文宏為什麼要反對“中國粥”?


觀點(2)認為張文宏建議的牛奶、三明治是西方飲食文化中的早餐,這屬於崇洋媚外。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食物只是物品,本身不涉及民族性問題,將價值觀賦予事物的永遠是人。並且,無論是雞蛋還是牛奶、三明治都已經是當代一種普通的早餐,這不是中西問題,而是古今問題,否則 ,我也可以控告你用西方科技的產物(手機)而不是用毛筆蘸墨來罵張文宏。再者,我們蒙古族的同胞在古代(包括當代)也喝牛奶,按照觀點(2)推論方式,我可以控訴你割裂民族情誼。總而言之,

通過張文宏的言論無法推出他“崇洋媚外”,批評他崇洋媚外是典型的「稻草人謬誤」。

“崇洋媚外”的張文宏為什麼要反對“中國粥”?

“崇洋媚外”的張文宏為什麼要反對“中國粥”?


觀點(3)所涉及的是一個科學問題,也是個事實問題,我認為在這種問題上是完全可以批評張文宏的,但是要給出證據。這裡我作為一個哲學專業的人,是很沒有發言權的,不過我有發言權的是,絕對不能給出這樣的證據和論證:因為中國人幾千年喝粥,所以中國人體質和西方人不同;因為中國人體質和西方人不同,所以中國人只能喝粥(而不適合喝牛奶)。這是典型的「循環論證」或者「乞題(begging the question)」。

本文無意去支持張文宏或者反對張文宏,而是運用邏輯學原則和哲學論證的方式去分析問題,從而揭示網友在批評張文宏時存在的錯誤。對於張文宏的其他言論、對於其他人的言論,都可以遵循「寬容原則」「語境原則」,以及一些其他的邏輯原則或論證原則,切勿犯「稻草人謬誤」

網絡發言的成本是極低的,不加分析地帶有情緒地批判他人會很容易形成網絡暴力,網絡暴力有好的一面——可以讓網友宣洩情緒,但網絡暴力也會傷害他人。「禁止傷害他人」是道德的底線,「禁止使用網絡暴力傷害他人」也應如是。哲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澄清問題,我相信哲學人會理性地、審視地看待社會問題、網絡熱點,如果我們學哲學的都不如此了,還能要求誰呢?


參考文獻

彭漪漣,馬欽榮.(2004).邏輯學大辭典(精).上海辭書出版社.

Beany, M. (1997).The Frege Reader.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Wittgenstein, L. (2009).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4th edition). P. M. S. Hacker and J. Schulte (eds.), G. E. M. Anscombe, P. M. S. Hacker and J. Schulte (tran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Seay, G. , Nuccetelli, S. (2011). How to think logically. Pears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