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2個月,我戒掉了朋友圈”

“宅家2個月,我戒掉了朋友圈”

01


看過一個網友的帖子。


春節前,網友因疫情被困在工作地,無法返回家鄉。


雖然居住的房子是租來的,但好在隔壁住的是平日關係要好的同事,大家時常互相蹭飯,春節過得並不算孤單。


然而,變化總是悄無聲息地發生了。


一天上午,網友受寒感冒,整個人軟弱無力。


原本那天網友和同事約好一起做飯,如今只好作罷。


網友跟同事打了聲招呼,然後服了感冒藥,昏昏沉沉地睡過去了。


一覺醒來已到傍晚,網友感覺舒服多了。肚子有點餓的她,敲門問了同事有沒現成可以吃的東西。


過了許久,同事隔著門應了聲“沒有”,便再無聲音,沒有問候,沒有關心。


網友大概知道同事所想,便不再打擾。


接下來的日子裡,唯有她多年的一個好友,每天不間斷地對她噓寒問暖。


從那場感冒起,網友便過上了一個人在家煮飯、吃飯的日子。


“宅家2個月,我戒掉了朋友圈”


後來,網友感慨:永遠不要高估,你和他人的交情

如今,網友戒掉了生活中的泛泛之交,也戒掉了朋友圈裡的點贊之交。


她深知,平日裡同唱同樂的情誼,大多時候,不過是成年人逃避孤獨的一種方式。


《請停止你的無用社交》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雖然你加了很多人的微信,但並不意味著微信上的好友已經成了你的朋友,也許你只是對方微信列表裡一個頭像而已。”


深以為然。


02


作家李尚龍曾分享過一段難忘的經歷。


他有一個女性朋友,因性格大氣、做事靠譜,周圍人都稱其“微哥”。


高考那年,他們一起到北京讀書,他考上軍校,她考上警校。


初來北京,19歲的李尚龍無依無靠。就連生日,他也未曾對任何人提起。


一天,微哥打電話給他,說是小聚。


到了小餐館,點了幾盤小菜,微哥讓他閉上眼睛。


當他睜開眼,桌上已經放著一塊小蛋糕,微哥笑笑地說了一句“過生日哪裡能不吃蛋糕。”


李尚龍愣住了,那一刻,他鼻子忽然一酸,眼淚幾乎要掉下來。


回去的路上,他收到微哥的短信:“龍哥啊,放心吧,太遠不敢說,至少大學這四個生日,我都會陪著你過。”


微哥實現了她的諾言,陪他過了整整四個生日。


“宅家2個月,我戒掉了朋友圈”


22歲那年,因為事業突飛猛進,李尚龍在生日那天辦了一個Party。


現場來了許多人,十分熱鬧,直到凌晨兩點,人才慢慢散去。


這時,微哥從一個角落走過來,笑著說:“尚龍,22歲咯。”


李尚龍看著她,說:“你怎麼總是躲在那麼遠不來找我,我都沒照顧好你。”


微哥直接回了一句:“你照顧我幹嘛,你好就好,我就遠遠看著你就好,不打擾。”


三毛曾說過:“朋友這種關係,貴在雪中送炭。”


真正的朋友,從不在你落寞的時候離你而去,相反,他們知道,低落時的陪伴有多重要。


03


主持人竇文濤,曾主持過多年的訪談節目,節目中受邀的嘉賓遍佈學界、商界、演藝界的各色名流。


在許多人眼裡,這樣的主持人絕對擁有一個強大的圈子。


身處其中的他,也應該常常分身乏術。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除了做電視節目,竇文濤可以兩個星期不出門。


在他看來,那些交際過的名流,並不是所謂的朋友。


他曾說:“朋友除了交情之外,還有講究,這個很重要。所謂講究,你可以理解成品味、才學、投緣、談吐,它是講究。這種感覺不是交情能代替的。”


對於身邊真正的朋友,竇文濤坦言:即使一個月不聯繫,心裡也依舊有踏實的感覺。


“宅家2個月,我戒掉了朋友圈”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總能保持著一份清醒,他們願意聽取自己內心的聲音,選擇屬於自己的圈子。


蔡康永說過:


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過於熱情不是一個人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


這些社交上的事情,你越是把它給節約掉,你越是能夠省下很珍貴的精力去好好對待一個人,反而不是很敷衍地在平常東送一個生日快樂,西送一個結婚快樂。”


簡直一語中的。


朋友不在多,擁有一個志趣相投的圈子,得一兩個知己,便足矣。


04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蹺蹺板定律


我們知道,玩蹺蹺板的時候,只有高低交錯,整個過程才會好玩。如果只有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蹺蹺板的頂端,那一定毫無趣味的。


想要讓遊戲變得有趣,輕的一方只有不斷增加重量,雙方互相抬舉,才有可能讓大家都有機會升到上面。


其實,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像兩人踩蹺蹺板一樣,必須保持相互交換的動態平衡。


一旦彼此的交換不對等,那麼就會像蹺蹺板一樣失衡。


哲學家周國平所說:


高質量的友誼,總是發生在兩個優秀的獨立人格之間。它的實質是,雙方互相由衷的欣賞和尊敬。


說到底,只有提升自我價值,你才配得上高質量的友誼。


記得知乎上有一個提問:“與人交往最好的態度是什麼?”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是:人與人交往的最好態度就是,做好自己,親疏隨緣。


答案簡單卻深刻。


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若有緣,你自會吸引到與你志趣相投的朋友。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