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花展探温室设施发展动向

在今年4月举办的上海国际花展上,温室参展产品涉及内环控设备、覆盖材料、通风降温系统、物联网、补光系统、灌溉系统、苗床等,产品越发多样化。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花卉产品质量的逐年提高,花卉生产企业对温室设施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面对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外界环境条件不易控制等不利条件,温室运营自动化、节能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另外,相比其他设备,补光产品市场明显扩充。

智能化、节能化是趋势


温室设备的前期设计、生产以及后期操作、运营都在逐步趋向智能化。在花卉等园艺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基质处理系统、自动播种系统、自动上盆系统、室内物流系统等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完成高效、相对标准化的生产,并且有更多设备能够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监控,方便操作。


从国际花展探温室设施发展动向


温室物联网展品受到关注


温室物联网系统现已成为很多花卉基地追求标准化生产的必要选择。本次展会同样有多家温室企业展出物联网系统,通过高科技手段对温室内部环境及设备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可实现远程维修及技术支持服务,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

在实现智能化的同时,节能化更是企业追求的方向。山东潍坊瀚泓节能温控设备有限公司展出了水源热泵空调一体机等温室设备,该公司销售部经理潘信军向《中国花卉报》记者介绍:“公司目前主推产品都能有效节能环保,降低后期运行成本。”

近两年,企业更加重视环保。山东翔能温控设备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人员表示,公司目前产品逐步实现低碳、环保,还将不断提升产品性能。

但是,盲目追求智能化产品并不可取,多家温室整体方案规划公司负责人反映,很多花卉生产者缺乏合理规划,大面积使用不适配设备,导致后期运营能耗高,单位生产效率不敌国外。因此,无论是单独设备,还是温室整体设计方案,前期都应进行充分了解,核算大致预算,具有全局意识。

补光灯市场前景广阔


相比往届展会,本届展会上的补光系统参展企业有所增加。《中国花卉报》记者从几家之前主要出口补光产品的公司了解到,国外市场对补光产品的需求量一直比较稳定,近两年明显感觉国内市场补光设备需求增加,未来这块市场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国际花展探温室设施发展动向


展会现场展示补光灯产品的实际应用

珠海益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移动式智能补光灯,展示了番茄、垂吊花卉等植物的实际应用,吸引大量参会者。公司展位负责人告诉《中国花卉报》记者,针对室外空气污染、气候环境变化无常、外部生长环境越发不可控的现象,在室内进行光照控制是保障植物生产的必要手段。


从国际花展探温室设施发展动向


移动式智能补光系统

近年来,温室补光产品也在不断更新升级,逐步实现定制化。几位专供国内市场的参展商告诉《中国花卉报》记者,目前云南地区对补光产品的需求量较大。为了实现定制化,多家公司在逐步提供一站式植物解决方案,高压钠灯、节能灯、LED花期调控灯、LED愈合灯等种类越发丰富,功能越发齐全。


从国际花展探温室设施发展动向


浙江磐安绿光电子有限公司展出的新产品LED 、HID温光耦合植物生长灯


据参展商介绍,目前国内对高压钠灯需求量较大,国外对LED灯需求大。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仲谋告诉《中国花卉报》记者, 现在很多补光产品都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并动态控制光强度,以调节补光效果。

浙江磐安绿光电子有限公司是多家大型花卉生产企业及科研单位的补光设备供应企业,据公司副总经理潘林朝介绍,虽然国内市场对补光灯产品需求越来越大,但是专业化程度不高,不能进行精准化补光。目前,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补光产品需要不断完善,补光知识也需要不断积累、学习。 

专业展会能带给温室展商什么?


《中国花卉报》记者走访获知,本届展会上,知名温室企业参展数量有所减少,上海本地的中小型企业有所增加。几家规模较大的参展商表示,虽然温室知名企业减少,但温室整体产业链上的企业增多且不断丰富。然而,展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参展企业参加一场大型展会付出的成本很高,人工、时间、物流等,尤其是温室企业,温室资材产品的运输成本远超其他产品。多位参展商告诉《中国花卉报》记者,之前国际花展第一天通常以专业观众参观为主,但本次展会首日专业观众不多,想要直接挖掘到客户并不容易。

眼下,相比盆栽花卉、鲜切花等领域的企业,专业展会对温室企业的吸引力已不像前些年那么高。目前即将步入“5G+AI+视频”的快速网络时代,线下大型展会能够带给温室参展商什么收益?能够提供给专业参会者哪些服务?怎样有效将温室服务商与需求客户相连接?都是展会方、参展商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