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助力各年級學生以健康心態迎接復學


如何助力各年級學生以健康心態迎接復學

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 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王永柏

2020年庚子新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席捲全國,學校延遲開學,在黨和國家的堅強領導和科學部署下,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當前,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國許多省份大中小學校即將陸續迎來開學。各年級學生們該如何順利實現心理"復位",保持樂觀積極心態專心致志地投入到新學期中呢?

一、幼兒園

1.家長配合做好工作

幼兒園小朋友在這個超長的假期中,孩子們之間分離較久,大多數不願再次返園,家園合作非常重要。雙職工家庭可有一名職工在家看護孩子,建議家長要保持情緒的穩定和積極的心態,給孩子多一點正能量的影響。倡導健康的學習生活方式,儘量讓孩子保持與在園期間同步的作息時間,規律飲食,不要熬夜。

2.課程安排生動活潑

幼兒園老師在確保做好防護前提下,多鼓勵孩子進行適當體育運動和表演娛樂節目,在幼兒園督促孩子在線快樂學習,多講幼兒園裡的趣事,督促孩子完成簡單作業,並將孩子在園學習生活情況定期與家長進行溝通,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二、小學生

1.學校應正確引導學生

學校應引導小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情緒、健康向上的心態、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讓處在疫情下的學生們隔著時空和屏幕,真切感受到了學校濃濃的情義和深深的牽掛。學校應儘可能為小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服務,為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開出"心理處方",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節與放鬆,以良好的身心狀態應對疫情,幫助廣大小學生調節緊張情緒,做好"心理防疫",依託校學生心理健康中心,搭建心理諮詢平臺,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普及疫情心理防護知識,通過線上教學、電話溝通、微信公眾號、QQ群等方式及時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疏導工作。

2.家長儲備新學期

家長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創設一個安全的心理氛圍,引導孩子建立返校復學的理性認知。除了校方在總課時上要想辦法補足外,學生和家長在家也不能閒著,要提前為新學期做好準備。對於家長而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與孩子分享科學防疫知識,並引導孩子在家多閱讀、少玩電子產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可能的話,可以督促參照上學的作息來安排在家的每一天,以便在返校後能夠縮短適應期,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3.學生自身做好計劃

要認真完成學校佈置的寒假作業以及家長購買的課外輔導作業,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線上教學,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在家對新學期的課本知識提前預習,主動去調整適應心態和習慣。

三、中學生

1.開展人生價值觀教育

人生意義,不是一個空洞的話題,是健康人格形成的核心,因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次波瀾壯闊的全民戰 "疫",成為青少年學生人生意義輔導的大課堂。疫情期間,家長同樣應該特別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不僅要引導中學生探索生命的本質,理解生命的價值,珍愛生命,還要引導他們將生命中的愛和潛能充分展現出來,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煥發出自己獨特的美麗和光彩。

2、提升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和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給廣大中學生帶來了恐慌情緒。當前,中學生的積極心態對自身健康和疫情防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積極平和的心態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強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抵抗力。研究表明,情緒狀態可以直接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情緒低落、憂鬱,會導致免疫功能的下降,相反,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會提升免疫系統的功能。另一方面,積極心態可以提高警惕,做到自覺防護,阻斷病毒的傳播,攜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旦開學,學校就應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並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重大疫情危機下心理調節活動主題班會,培養學生形成積極心態,提升心理健康素養,增強防疫抗"疫"的正能量。

3、實施精準心理輔導

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輔導需求,經受了這次嚴峻疫情的席捲,學生面臨巨大壓力和挑戰,有的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緊張、焦慮、恐慌、憂鬱、喪失興趣、敵對、自卑和失眠等。因此,迫切需要精準分析,實施個性化的心理輔導。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中學生,開展有針對性地精準輔導,包括個別輔導和團體輔導。只有摸準學生存在的問題,才能開展有針對性地心理輔導,真正做到排憂解難,否則將難以奏效。

四、大學生

1、正確接納情緒

由於假期延長、學業進程滯後,對於大學生而言,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障礙甚至是神經性焦慮。由疫情引發的心理問題,是眾人都須面對的事情。對此學生們無須緊張,可以通過一系列深層次的自我對話,澄清此刻的身心狀態,明確復學之後生活與學習的目標。面對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先承認自己的情緒,並直面這種情緒,明白這些感覺都屬於正常的應激反應。正是由於這些應激反應及時地向人們發出信號,大家才能更好地進行恢復與調試。對此建議大學生們可以進行自我剖析,如:困擾我的是哪些問題?是問題本身還是由這些問題而引發的負性情緒?將這些問題明確列出來,再找出主要矛盾與焦點,想一想目前能採取怎樣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微笑著坦然地接納自己,做好當下自己應做且能做的事。

2、保持樂觀心態

復學的開始階段應做到作息有序,合理起居,逐漸讓生活有規律性和有計劃性。一般認為,心理充電和節能都是很好的樂觀策略,有助於自我強化和激發能量。大學生們應儘量做到少瀏覽負面消極的資訊,少接觸抱怨、慵懶、消極的人和事,用積極語言進行自我暗示,鼓勵自己的正向行為,如在堅持早起、溫習完功課之後,獎勵自己半個小時的娛樂時間,適當為自己"心理充電"。此外,肺炎疫情導致假期延長,也是一段難得的、可以用來充分審視自己、探索自己、沉潛自己的好時光。學生們要做到"心理節能",對事物進行積極賦義。從而在復學乃至今後更長的日子裡,都能喚醒此次寒假裡激發的心理能量,以積極樂觀心態從容應對新學期。

3、激發學習動機

大學生們也要認識到寒假過後必定存在一個過渡階段。所以,復學開頭幾天儘量不安排高強度的學習任務,可適當花點時間和老師、同學溝通,給自己留出一個心理緩衝期,而後方宜漸入佳境。此外,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人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激發學習動機對於復學後專心致學有重要意義。這就需要激發和維持大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適當運用多媒體、學科交叉式學習等方式,讓知識和興趣引導學生,讓大學生在學習中找到快樂。設置合適的目標定位。不因假期延擱而窮追惡補,鼓勵自我強化,逐漸提升成功的愉快感受。充分運用任務清單、目標管理等方法對學習任務進行細化與拆分,逐層逐級、由簡入繁,擁有更加明確的方向和更加持久的動力。

如何助力各年級學生以健康心態迎接復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