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確定開學時間,“樂瘋”的家長還需站好最後一班崗

“神獸迴歸!老師們辛苦了”,這恐怕是很多家長在4月9日下午得知廣東省開學時間後,特別是中小學開學時間後的心情。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經研究決定,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學生4月27日起,分期、分批、錯峰返校。

大家用“重磅”“終於”“廣東退出群聊”表達著內心的激動,用朱自清的“盼望體”來抒發自己的感情,這一刻,廣東的家長們是記者、是詩人,他們“奔走相告”“吟詩作對”,他們已經等了太久。

這種激動是發自肺腑的。過去一個月,從開學被一些省市提上日程,到真的有地方開學,廣東家長們每天的頭等大事就是關心自家孩子何時能夠返校。之後,境外輸入病例讓家長們憂,境外輸入關聯病例讓家長們惱。然而,在大家已經準備好接受復學遙遙無期時,廣東省確定了開學日期的消息突然出現,家長們宛如經歷了玩過山車一般的心理體驗。

的確,“史上最長寒假”雖然是一個增進親子關係的契機,但“增進過程”卻是一個極耗體力和精力的活兒。疫情前期陪孩子玩,引導孩子防控,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疫情後期則在完成這三項任務的基礎上,補上了盯著孩子上網課、幫孩子輔導作業的新任務,尤其是後期,家長每天還有自己的工作要處理。這就造成了家長“痛並快樂著”的生活現狀,把“神獸”送回學校成為了解放的唯一方式。

如今家長們終於等到了,但學生們的心理卻有些複雜。有的學生在微博上表示“終於等到你”,但也有的學生在微博留言“突然有點不想開學了”。仔細想想,這種心情結合起來或許更符合學生在得知開學日期後的感受。一方面,終於可以迴歸校園見到同學開啟校園生活;另一方面,在停課3個月左右的時間後,面對返校多多少少會有一點說不清、道不明的“開學恐懼症”。

這就需要家長們把握好最後十幾天的窗口期,特別是對於4月27日,首批返校的高三、初三年級的學生家長來說,做好孩子返校前的心理疏導變得重要起來。聊一聊親子之間的心裡話,聽一聽孩子在新學期的打算,幫助孩子更好回到校園開始新學期,或許是家長們在這個特殊的寒假即將結束之時需要站好的“最後一班崗”。

而對於教育部門來說,確定開學時間意味著更多的責任。正如此前家長所猜測的,在廣東省調整4個區為中風險區後,何時復課可能還需要觀望。如今,開學時間已經確定,相信有關部門經過了深思熟慮,接下來還需要聯合學校將各方面的防控工作做到位,針對其他地區開學後的問題進行總結進而改進。

例如,有的學校復課後實行分餐制,為了避免飛沫傳播,讓兩排座位的學生,一個戴著口罩看一個取下口罩吃,這顯然不符合做好校園防控的精神。因此,如何科學有序地開啟校園生活考驗著有關部門和學校的智慧。

對於家長來說,確定開學時間或許意味著某種程度上的結束,而對於有關部門和學校來說,確定開學時間卻只是新的開始。做出決定不易,接下來,看你們的了!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