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新型“孝順”出現,讓很多老人心寒,比不孝順還難過


農村新型“孝順”出現,讓很多老人心寒,比不孝順還難過

有一句話叫做:百善孝為先。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都很重視孝道。孝順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中國文化上下幾千年,孝順都是很重要的。

即使是物質匱乏的過去,孝順也一直沒有被忽視,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孝順”這個觀念似乎被人慢慢地遺忘。

近年來農村出現了一種新型“孝順”,“偽孝”的出現,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種“偽孝”讓正在經歷的父母寒心,直呼:寧願沒有孩子。

農村新型“孝順”出現,讓很多老人心寒,比不孝順還難過

在農村真的存在這種現象嗎?

在農村有的人很孝順,也有的人不孝順,但是通過和人們聊天,發現說到一個人的時候,老人會說:誰誰誰家的孩子,就會說表面孝順,表面工作做得好,私底下就沒有那麼孝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為孝順”。

農村新型“孝順”出現,讓很多老人心寒,比不孝順還難過

小王老家有一個阿姨,生病很嚴重,趁著回去看父母,就順便看看這個阿姨,沒想到剛和阿姨聊了幾句,阿姨就開始哭起來,阿姨有三個孩子,都在城裡,很少有時間回來看阿姨,阿姨的老伴身體也不好,有一天這阿姨覺得身體不舒服,就給大孩子打電話,大孩子說工作忙不好請假,就沒回來,阿姨也就沒有給其他孩子打電話,阿姨和老伴憶起自己去了醫院檢查,還沒兩天,大孩子和兩個小孩子就兌錢讓村裡人幫忙捎回來,但是三個孩子沒有一個回來的,甚至兩個小孩子就打了一個電話,這讓阿姨很難過,本來身體就不好,再加上這三個不懂事的孩子,病好的更慢了。

農村新型“孝順”出現,讓很多老人心寒,比不孝順還難過

不理解父母

隨著人們外出掙錢的社會節奏,很多年輕人開始往城市搬遷,但是在有了孩子之後就會把孩子放到家裡讓老人照看著,自己在城市裡,越油的直接讓父母們一起搬到城市裡。這本身沒有什麼,但是照顧孩子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很多年輕人下了班之後就會抱怨工作辛苦什麼的,絲毫不理解在家帶孩子的父母,覺得只有掙錢是份苦差事,看孩子就沒有那麼累。

農村新型“孝順”出現,讓很多老人心寒,比不孝順還難過

自己帶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就算是自己年輕,帶一天孩子也是腰痠背痛的,更何況是老人,很多年輕人下班回家,除了會抱怨累之外,還會要求老人做飯,表面上是把老人接到城市裡生活,實際上都是照顧孫子和年輕人。

農村新型“孝順”出現,讓很多老人心寒,比不孝順還難過

只索取不知道回報

農村的父母很多都是以種地為生的,這已經是最勞累的了,但是很多年輕人不知道努力賺錢,長大了還要求自己的父母拿錢給自己蓋房子,即使自己的父母們本身身體就不好,家裡也沒有很多錢,但是這也不妨礙部分年輕人找父母要錢,有的年輕人外出打工一分錢都贊不住,甚至回家的時候還打電話給父母要車費。

農村新型“孝順”出現,讓很多老人心寒,比不孝順還難過

很多年輕人只知道啃老,但是不知道回報,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父母就應該給孩子錢,就應該給孩子蓋房子。

有的家庭條件好些,給孩子在城裡買房子,但是這也讓孩子有了依賴的心裡,及時在結婚以後,還要老人接濟自己的生活,只考慮自己的小日子,完全不考慮父母的辛苦。

農村新型“孝順”出現,讓很多老人心寒,比不孝順還難過

攀比孝順

以前的家庭孩子比較多,孩子之間有依靠,等到父母老了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但是正是因為子女多,孩子們之間開始互相依賴,為了公平起見,都是輪流照顧老人,為了拉攏老人的心,讓老人在其他兄弟姐妹之間讓老人誇讚,比這看誰更孝順,雖然說比這孝順是件好事,但是在私下裡並不是這樣,一旦老人誇那個子女孝順,引起其他子女內心的不平衡,攀比盡孝往往會演變成攀比不盡孝。

農村新型“孝順”出現,讓很多老人心寒,比不孝順還難過

父母生養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親自帶孩子的年輕父母都知道帶孩子有多辛苦,所以孝敬老人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偽孝”不是孝,是毒。

農村新型“孝順”出現,讓很多老人心寒,比不孝順還難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