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聯的危與機:2020 年生死攸關


疫情之下 | 曼聯的危與機:2020 年生死攸關

足足推遲了一個多月才來寫這篇文章,主要也是看看這次疫情究竟能給全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

我見證了英超停擺,奧運推遲,以及我曾從事過的體育產業陷入慘淡。見證了曼聯的市值從 35 億美金跌到了接近 20 億美金。這次經濟危機,對世界經濟,尤其是體育行業,將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基於此,我也更堅定了自己一直以來的觀點,決定每一傢俱樂部高度的一定是管理層。

俱樂部之間的較量,以前是球隊技戰術水平之間的較量,而隨著體育產業市場化、資本化、名利場化,球隊間的競爭就是俱樂部綜合實力的競爭,球隊取得的成績是管理水平的映照。球隊是俱樂部的核心產品,每一年球隊的表現和成績,折射的都是企業的戰略定位、管理水平。

如同股市裡的股價,如果光看每天的表現,我們經常會被帶進溝裡。我們情緒會隨著每天價格的波動,悲喜交替。帶著這樣的情緒,根本沒法正確評估一家企業。但是企業不會一直受到震盪的影響,從長期看,一家企業的股價自然就會回到均值,從而反映出它最真實的水平,亦如曼聯。

疫情之下 | 曼聯的危與機:2020 年生死攸關

疫情之下 | 曼聯的危與機:2020 年生死攸關

戰勝曼城、切爾西之後,很多媒體的文章如同武俠小說般蕩氣迴腸:贏下曼城,索爾斯克亞的目光穿越人群找尋弗格森身影,我也深深動容。但不管媒體如何渲染,激情過後,你看曼聯現在的排名,英超第五。這樣的排名還建立在熱刺的傷病潮以及切爾西冬季因高層分歧引援不利的前提下。我們不能總指望對手出現這樣的錯誤。勉強爭四,就是曼聯這隻球隊真實的水平,這還是建立在冬季引入費爾南德斯帶來的加持下。

如同一盤圍棋,不要執著於一步兩步的好棋、臭棋,在整個英超、乃至歐洲足壇這盤大棋局中,曼聯究竟處於什麼位置?從球隊競技到企業管理再到財報分析。我試圖用一個系列長文(分為三篇,今天是第一篇)來做一次全方位精確的分析(這裡特別感謝 Alex 的幫助,他一直在美國從事金融行業,這次花足了心思和功夫幫我提供了曼聯財報的精確分析)。

一、首先,最重要的前提,我們得搞清楚一個問題:曼聯究竟值多少錢?

從最近一次曼聯公佈的財報來看,曼聯在 2019 年的收入達到了創紀錄的 6.2 億英鎊,利潤為 5000 萬英鎊,如果按照現在的匯率,接近於 6000 萬美元。按照現在的美股行情,曼聯的股價在 25 億左右,但是如果放到名利場上,中東的財團收購曼聯開出的價格是 40-50 億美金。

疫情之下 | 曼聯的危與機:2020 年生死攸關

疫情之下 | 曼聯的危與機:2020 年生死攸關

通過詳細的財報表格我們得出三個結論:

  1. 曼聯的收入結構合理,收入穩定,並且逐年增加。這個收入是實實在在的市場收入,不會混雜皇馬、巴薩、切爾西、曼城這種政治因素和財閥做賬。可以看出,曼聯這個商業效率確實是全球數一數二的水平,即便在爵爺退休後成績不佳,但是曼聯依舊是最賺錢的俱樂部之一。要知道格雷澤家族在整個富豪界根本排不上號,因此沒多大名利場加持。基本可以說這個過程中 CEO 三德子居功至偉!
  2. 在曼聯財報中最大的隱患是在成本上,球員薪資佔得太多,曼聯的薪資開銷達到了 3.6 億英鎊,順便說一句,利物浦是 2.6 億,曼城是 2.4 億......但是,為什麼曼聯還願意屢屢開出高工資呢?因為持續上漲的收入以及商業開發能力,曼聯每投一塊錢,就有信心掙回一塊五。
  3. 曼聯總營收由商業收入、轉播收入、門票收入構成,商業收入主要包括企業贊助收入、商品零售及特許權使用收入、移動網絡平臺收入。並且目前的營業額是基於管理層估計的最低金額,但需要排除連續兩年不進入歐冠的情況。
疫情之下 | 曼聯的危與機:2020 年生死攸關

作為一家 IP 運營公司,如果按照現在的股價估值,曼聯的股票市值在 25 億美金左右。但是,根據歐美的媒體報道,格雷澤家族將曼聯的估值定位 50 億美金以上。如果按照傳統的 PE 和 PS 估值的話,顯然曼聯已經被高估。幾千萬的盈利,已經是歐洲最賺錢的俱樂部了,可見,足球已經不是在商言商了。

財團為什麼要買足球俱樂部呢?要麼這家企業很賺錢,能提供穩定的現金收入。要麼這家企業整體估值還有上升空間,花 10 個億買,只要大環境一好,稍微做出點成績很容易翻倍(芬威買利物浦,郭廣昌買狼隊,從資產價值上都實現了收益翻倍),所以等於用現金換優質資產了。一個 10 億的俱樂部做到 20 億,並不那麼難。但問題是,曼聯 25-30 億股票市值再漲一倍,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基本是不可能的。

曼聯能被溢價收購的唯一原因,就是現在的足球已經不再只是單純足球了,而是一張通往歐洲名利場的門票。通過歐洲豪門俱樂部,能讓自己的財團從文化上立足歐洲,能接觸到相應的政要及各種資源。在宏大的戰略目標下,這種資產的溢價就不值一提了。

疫情之下 | 曼聯的危與機:2020 年生死攸關

文化是資本立足的敲門磚。俄羅斯寡頭西遷,中東資本轉移歐洲,中國資本佈局歐洲北美,無一例外都選擇在體育產業佈局。這是一盤大生意,足球只是一盤小棋局。如果站在這個格局下思考,諸如曼聯這樣的部分 G14 勳貴,如果沒有財政公平政策保護,其實還是非常脆弱的。

綜上所述,曼聯是一家很值錢,但是卻又沒有錢的公司。

雖然從投資估值工具的角度計算,曼聯當前市值已經偏高,但是商業開發仍有想象空間。作為一家歐洲的足球俱樂部,曼聯在全球擁有將近 11 億粉絲,其中歐洲和非洲不到 3 億,亞洲佔 7.3 億(佔據收入 40% 以上),0.75 億來自於美洲(還有更多上升空間)。因此曼聯基本就是商業能力最強的俱樂部,而且在國際影響力首屈一指。

但曼聯的影響力僅在足球競技領域,放在目前的歐洲足壇大環境中,如果不是歐足聯以及 G14 的制衡政策,曼聯很難保持在弗格森時代的榮耀與地位。

二、曼聯的潛在危機在哪裡?

1、債務問題

要知道,格雷澤家族產業中,曼聯佔據了總資產一半,遙想當年 2005 年,格雷澤花 8.12 億英鎊收購曼聯(總成本),大舉借債。以下是格雷澤家族控制下的部分曼聯舉債史:

  1. 2005 年收購之時,老格雷澤自有出資 2.72 億,年利率 14.25% 的高息債券 2.75 億,銀行貸款 2.65 億
  2. 申請 7500 萬英鎊信貸額度作為轉會窗口重要資金儲備,未使用的信用額度也需要支付 LIBOR 上浮計算利息
  3. 2010 年,為償還 2005 年槓桿收購曼聯所申請的貸款,曼聯先後發行 2.5 億英鎊和 4.25 億美元債券。其中,英鎊計價債券利息率為 8.75%,美元計價債券利息率為 8.375%,兩期債券都在2017 年到期。

到今天,曼聯的債務債務共計 5.11 億,其中:

  1. 4.25 億美元的債券將於 2027 年到期,利率 3.79%
  2. 2.25 億美元的固定貸款將於 2029 年到期,利率 LIBOR+1.75%

把這十多年來的融資成本加起來,可以得出超過 8 億英鎊。不得不說,老格雷澤確實算一個商道高手,一方面用高超的手腕搞定了吉爾和弗格森,穩定了俱樂部的局勢,再來不斷商業化開發增加球隊收入,通過融資緩解債務壓力。

其實你還真不瞭解老格雷澤,這位猶太裔的商人最風騷的操作發生在 1984 年,當年格雷澤開價 76 億美金企圖收購美國聯合鐵路公司,而當時,他家族的淨資產只有 1 億美金......雖然收購失敗,但這並不影響老格雷澤的激進發財之路,他一度和老布什合開了石油公司......

但是,老格雷澤真不算是土豪,整個家族企業實力確實一般,只能說他是一個絕對優秀的商人。奈何資本太小,也擠不進核心名流圈。這位猶太裔商人在歐洲沒有任何商業佈局(到今天曼聯也是格雷澤家族在歐洲唯一的生意),居然在最合適的時間節點,趕在整個足壇生意水漲船高前開高槓杆豪賭了一把,當然,也賺得盆滿缽滿。格雷澤兒子們這點身家,能得到這麼好的品牌背書,真的已經賺夠了。

目前來說,曼聯的債務風險仍舊可控,相比於初期,現在的債務壓力已經大幅度下跌,而且逐漸改善了現金流狀況。但是,格雷澤家族整個做生意的格局,卻是曼聯發展的天花板。球隊始終要顧及還債壓力,無法心無旁騖地和曼城還有諸多豪強一樣擴軍備戰。

2、現金流壓力

除了債務危機外,曼聯需要注意 2020 年的企業現金流問題。因為不是家大業大,而且市場環境糟糕,無論是融資還是商業收入都會受到負面影響。格雷澤家族的地產和體育板塊的生意一定會受到衝擊,是否決定從曼聯抽走現金流就不為人知了。

雖然在網上找不到詳細的格雷澤家族企業的信息,無法分析這個家族企業現金流的狀況,不過,我們卻看到了凱文-格雷澤(家族地產板塊負責人)出售了他手中的股份,並且格雷澤家族每年會從曼聯拿走 2000 萬英鎊的分紅......

疫情之下 | 曼聯的危與機:2020 年生死攸關

2020 年,俱樂部也承認,如果連續兩年沒有獲得歐冠資格,首先在賽事版權收入以及贊助上肯定會縮水,阿迪達斯的贊助將減少 30%,版權至少有 4000 萬收入的差距。

如果沒有疫情,我或許會相信伍德沃德會像履行對球迷的承諾,增加對球員轉會的投入。但是如今被疫情衝擊後,俱樂部的現金收入、賬期都受了影響。或許賣掉博格巴會有不低於 1 億歐元的收入,但是會落到誰的口袋就很難講了。

3、俱樂部的使命、願景、價值觀不清晰

格雷澤家族目前持有曼聯的目的是什麼?是長期持有經營,還是故作姿態不斷抬價最後高溢價拋售?

我個人認為,可能他們內部自己都沒有想明白,存在分歧。這也是高層在弗格森退休後在戰略上數次出現幾度低級的搖擺的原因。

老格雷澤和兒子們的運營水平,明顯是兩個檔次。

老格雷澤非常清楚高負債買下曼聯意味著什麼,如果靠每年盈利一點一點回血肯定不可能,一定要將俱樂部的估值做上去。一方面堅定給予弗格森支持,而在魯尼和俱樂部大鬧了之後,俱樂部拿出了資金在兩年多時間裡堅定引入了卡里克、納尼、哈格里夫斯、安德森、特維斯、維迪奇、埃弗拉,於是我們看到了,在 2008 年拿下雙冠王,聯賽拿下三連冠。曼聯市值水漲船高。

除了曼聯外,老格雷澤對橄欖球隊也經營得風生水起。1995 年花 1.92 億美金買下了坦帕灣海盜隊,2004 年,這隻球隊估值 6.75 億美金。在收購前,這是一隻名副其實的爛隊,但在老格雷澤買了之後,變為了季後賽的有力爭奪者。並在 2002 年獲得了隊史首個超級碗。

老格雷澤去世後,曼聯在商業化的戰略上傾斜得過於嚴重。雖然成績一直震盪下滑,但是商業上卻屢破新高。

疫情之下 | 曼聯的危與機:2020 年生死攸關

艾德伍德沃德的加入,使得曼聯的財務以及商業開發如虎添翼。球隊股票市值一度突破 40 億美金。比弗格森退休的時候股價接近翻倍(一定程度上有美股的東風)。但是,與之相反的是球隊的成績一落千丈,在弗格森之後 6 年不到連續經歷莫耶斯,範加爾和穆里尼奧三任主帥。

老格雷澤去世之後,坦帕灣海盜隊成績也一落千丈,一直位於倒數水平。

順便提一句,利物浦的爸爸芬威集團。買入利物浦後發生了啥我也不說了。他們也買了一家橄欖球球隊:波士頓紅襪。在芬威集團的運營下,這隻球隊破除了 86 年無冠的魔咒,在 2003 年之後,他們六次進入季後賽,三次獲得冠軍。在 2018 年,他們還奪得了隊史第九個冠軍。

部分曼聯的球迷,每次當人們提到管理層問題的時候總是拿一句“你行你上”的話。但是,要知道同樣一門生意,不同的老闆經營真的是天上和地下的差距。同樣一個部門,不同的領導帶領,取得的成績也是天差地別的。或許,他們人生都沒有這樣的經歷,所以沒辦法領悟這個道理。

翻過這座山,你會看到這個故事的結局。不管這個結局是什麼,你只能給曼聯加油。當年曼聯身揹債務的時候,2005 年夏天幾乎一毛不拔。當年切爾西砸錢買來了全歐洲最炙手可熱的埃辛,而曼聯只是引入了朴智星、和范德薩,因為沒有及時買入中場,在基恩離隊,弗萊徹受傷,斯科爾斯眼疾住院後,弗格森一度拿史密斯和費迪南德打後腰。到賽季末,曼聯的中場組合居然是吉格斯+奧謝。而如果球迷如果記憶再好一點,你會記得一條新聞,曼聯管理層一度向球員推銷購買俱樂部的債券。想象到那一年被恐怖的切爾西支配的恐懼,弗萊徹打入神仙球讓曼聯驚險戰勝切爾西時全隊那種狂喜。潛意識裡,其實也透露著一種小自卑:錢沒人家多,人沒人家牛,替補陣容不如對手厚實,我們能行麼?

從那條黑色隧道走出來的球迷,陪球隊最終在 2008 年舉起了三個冠軍的獎盃。

如今,只能指望,我們能再次走出來。

只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我比較理智。因為今天球隊的基礎,實際遠不如當初。無論是老格雷澤的運籌帷幄,還是爵爺的坐鎮三軍,還是吉爾的執行效率和運營能力,都是今天曼聯從上到下都難以企及的。

題目是一道一道公式解出來的,最後的答案,誰都不能跳躍著做完。

三、足球金元化的背景下曼聯的定位

在如今這樣錯綜複雜的國際經濟以及外交局勢下,可以看出,隨著油價的暴跌,中東的財團會繼續努力染指歐洲。而有中東財團向曼聯提出了超過 40 億的收購價被拒,這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如今曼聯有一些尷尬。球隊的市值從 40 億一路跌到 25-30 億美金。想要再翻一倍,很難。在歐洲沒有生意、沒有任何戰略佈局意義的格雷澤家族,長期持有意義何在?

但是賣掉曼聯也一筆需要精打細算的賬目。老格雷澤的孩子們或許相信曼聯能賣出更高的價錢,但是格雷澤家族企業能否尋找到一個比經營曼聯更好、更有價值的生意?賣掉曼聯幾十億現金總不至於存銀行,所以在沒有下一個好生意的前提下,賣掉球隊可能性也不大。

同時,中東財團也不希望當冤大頭,過高溢價去買曼聯這樣的球隊對財團的性價比較低。首先價格太高,如果追求資產收益,同樣的價格,不如學蘇寧,在意甲最低谷的時候 2.7 億歐元買入國米,可以說是低位接盤買入,隨著意甲的復甦,如今國米被權威機構估值超過 5 億歐元。郭廣昌 2016 年買入狼隊,才花了 4500 萬英鎊,更多的錢用在了引援上,如今球隊市值 2 億美金之上,翻了接近於三倍。

曼聯名宿眾多,管理層控制有難度,作為中東財團收購這種歷史悠久的球隊,球迷短時間會很難接受。還得花精力調和。而同時,如果純因為政治因素,曼徹斯特並不是歐洲主要城市,何必花高得多的代價去跟曼蘇爾當同城死敵抬槓呢?像卡塔爾就選擇了巴黎,而萬達就選擇投資馬競。而倫敦的球隊似乎更適合做名利場的敲門磚。現在的曼聯還沒有走入正軌,少花幾十億的錢去買球員去建設自己的球隊,似乎更為靠譜。

於是格雷澤家族似乎選擇了先坐觀其變,專注於俱樂部運營,先看能否重新讓球隊回到巔峰,這樣才有重新將球隊市值做高的可能,同時每年還能抽兩千萬英鎊分紅。話說,如果真把曼聯當作自家生意長期運營,在這麼敏感的時候還把球隊當作提款機抽走現金顯然是不合適的。

因此也可以看出格雷澤家族對曼聯真正的態度:這就是門生意。如果格雷澤家族要賣掉曼聯,要麼是因為他們現金流遇到了問題,要麼就是他們認為曼聯已經利益最大化了而且他們找到了更值得投資的生意。

目前,格雷澤家族四項主要生意:曼聯、海盜隊、房地產、海鮮基本被五個兒子當中的四個平分,曼聯由阿爾姆-格雷澤掌管(凱文-格雷澤拋售了股票專心負責房地產)。目前看來,這位老闆對於俱樂部管理並沒有涉足太深,基本可以想象,與他父親不同的是,目前俱樂部能夠跟他直接彙報的只有伍德沃德了。為什麼曼聯一直沒有足球總監,背後有什麼辦公室政治,筆者就不做深入讀解了。但是可以看出,這是一位很注重財報的老闆。在穆里尼奧幾次關鍵的買人節點上,俱樂部都站在了商業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包括之後穆里尼奧、博格巴的問題也是如此。博格巴的使用權對於俱樂部來說是資產,不能折損,而主教練充其量是個打工仔,不能變現,而穆里尼奧時期俱樂部引援和工資的成本都有增加。雖然穆里尼奧的下課和財務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可以看出,商業是俱樂部很多行為的重要標準。

俱樂部也承認了之前所犯的錯誤,曼聯發佈的數次公告中都可以看出俱樂部意識到了此前的問題,因此在 2019 年不斷強調會在之後注重球隊長期發展,並強調球隊成績是俱樂部運作的核心因素,並且會在未來給予轉會更多的支持。

從財報上可以看出,曼聯的商業底子還是非常雄厚的,過去幾年曼聯成績起伏對於俱樂部營收造成的壓力並沒有太大。很多人擔心成績會直接讓球隊在財務上遭遇系統性風險。至少短期不會。洛杉磯湖人之前多少年沒進季後賽了,也不影響他們是 NBA 最值錢的俱樂部之一。

四、曼聯的機會

雖然在整個戰略上曼聯非常被動,但也並非不是沒有機會。近二十年的時間裡,雖然金元足球對整個歐洲足壇造成了衝擊,但是即便是再強的背景,足球並不是打仗誰飛機大炮多就一定會贏。落實到比賽上,還是 11 V 11 的對抗。

如果說足球就是實況遊戲,那曼聯真可以繳械投降了。可惜足球不是。除了經濟外,它包含了太多的綜合因素。這場複雜的遊戲中,錢扮演著很重要的位置,但是絕不是唯一。何況,在財政政策制衡的狀態下,曼聯的財力完全可以一戰。

當年諸葛亮對劉備做的隆中對,做了一系列的戰略規劃部署,但是真正談到如何奪取霸業的時候,諸葛亮非常明確提出了一個前提:待天下有變。

縱觀歷史,任何巔峰的球隊,最終都敵不過一個變字。

球員的年齡會變,球星的工資會變,球星的地位會變,教練和隊員,球隊和高層之間的關係都會變。高層的戰略一致性,中層的執行力,更衣室的關係,球隊利益的分配,頂級球星的地位,還有球隊的年齡結構,以及運氣等等。處理好了這些變量,就能在天下的局勢變換中,抓準機會突然霸兵崛起。

瓜迪奧拉的曼城證明了這點。

瓜迪奧拉在上賽季打出了創紀錄的奪冠分數,球隊整體的表現是統治力的。這得益於隨著時間的深入,球隊徹底適應了瓜迪奧拉的戰術,而且阿奎羅,席爾瓦,德布勞內,斯特林,薩內,費爾南迪尼奧,孔帕尼年齡層次比較合理,老中青都有,且都保持著穩定的狀態。更衣室關係穩定,球隊從高層到球員目標利益都高度一致。

在國內聯賽和杯賽中,面對熱刺,利物浦,滿員出戰的曼城都非常從容,且陣容厚度和士氣都佔據優勢。但是曼城卻非常大意輸掉了最不應該輸掉的歐冠對熱刺首回合的比賽,並且在次回合浪費了多次勢在必得的機會,同時而犯了致命失誤將到手的決賽門票拱手相讓,最終成就了利物浦的登頂。

此消彼長,本賽季曼城頹勢顯現,首先席爾瓦年齡大了,加上孩子早產身體不好,讓這位球隊核心不得不考慮更多為家庭考慮。阿奎羅也年過 30 了,加上越來越多的傷病,狀態也在漸漸衰退。孔帕尼選擇離隊,而費爾南迪尼奧也開始力不從心,少壯派代表斯特林和薩內也開始考慮更多。

尤其是球隊可能遭受歐足聯處罰有不能踢歐冠的隱患後,讓整隻球隊軍心有一些搖動。這也是為什麼在聯賽表現中曼城和上賽季判若兩隊的原因。如今瓜迪奧拉只能咬緊牙關拼盡全力在放棄聯賽的情況下去力拼一個歐冠希望扳回局面。

但是,正如《人類群星閃耀時》裡說的,很多時候決定歷史的,往往是不經意的一瞬間。曼城上賽季那幾分鐘的失誤,不僅葬送了自己奪歐冠的最好機會,在利物浦加冕後,在球隊整體氣質上有了質的飛躍。此起彼伏下,英超的局面再次焦灼。除了葬送歐冠外,曼城自己釀成了亂局,吃下了苦果。要再回到上賽季的統治地位,怕是要再等待時機了。

其實換一個角度,克洛普帶的利物浦,又何嘗不是不是韜光養晦,暗暗積蓄力量?在與範加爾以及穆二年的曼聯交手中,克洛普同樣佔據下風。但是利物浦的高層和球隊保持了高度的向心力,在一個方向上持續發力。克洛普奪冠的球隊陣容,相比於剛接手球隊時已經完全換了一遍。即便是沒有奪取冠軍,強強對話沒有斬獲,高層也給了克洛普足夠的時間。

疫情之下 | 曼聯的危與機:2020 年生死攸關

終於,利物浦等到了時機,馬內和薩拉赫兩張牌賭對了,財力起先並不雄厚的利物浦乘切爾西高層內鬥,曼聯內部失和,曼城更新換代之時,突然花重金擴軍備戰,連續補進範戴克、馬內、阿利森、法比尼奧、凱塔、張伯倫,瞬間煥然一新。

運勢一起之後一發不可收拾。曼聯這邊輿論還在為博格巴和穆里尼奧爭吵,而另一頭利物浦果斷高價賣掉庫蒂尼奧後用充足的現金補血。而薩拉赫,菲爾米諾和馬內無論是年齡結構還是對冠軍的渴望都要高於曼城的鐵三角。這樣高凝聚力的球隊,其實只要趕上合適的運氣,奪冠是順理成章的事。

曼聯的機會,大概率會發生在本賽季的夏季轉會。

首先,無論曼城本賽季是否奪歐冠,都可以看到這隻球隊這一個黃金週期已過,需要重建。阿奎羅需要接班人,薩內和斯特林人心浮動,席爾瓦隨時可能離隊,奧塔門迪年紀大了,而中後衛的坑還需要填。而且在財政公平政策的制約下,曼城短期還無法大規模買人。

而利物浦不管拿不拿半賽季的英超冠軍,這一口氣被掐斷後,真要補起來也需要時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該拿的冠軍都拿了,核心球星要麼高薪續約,要麼有新的想法。薩拉赫和克洛普是否會長久留隊?這些都存在疑問。畢竟西班牙的氣候,人文環境以及稅率比英國的陰雨天對更具吸引力,很多英超球星都會在自己身價水漲船高的時候去國外謀求一份更好的合同,無論對自己對家人都更有好處。

至於切爾西和熱刺,短期仍是有心無力。阿布的護照問題已經越來越麻煩,他投資切爾西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拿了該拿的冠軍,現在缺乏新的目標,對於球隊的投入也在收窄。熱刺受制於建新球場的重重債務,穆里尼奧百廢待興,短時間都難成氣候。

而曼聯目前卻迎來了一個久違的上升期。高層在總結經驗教訓後在戰略上在逐漸糾錯改正之前的搖擺問題,決定給予索爾斯克亞足夠的時間,索爾斯克亞在打贏幾場關鍵的強強對話後,在輿論上已經度過了危機。費爾南德斯優異的表現,讓他手中多了籌碼,在和博格巴的對話中俱樂部將更加主動。

但是,曼聯必須清楚明白自己的定位,DNA 的故事雖然被媒體人喜歡,但是曼聯整體陣容上的實力卻嚴重不足。整個陣容中,能夠進入英超第一第二陣容的球員很少,能去其他豪門,或者在一流水準的國家隊擔當主力的人更是一隻手就能數出來。這隻球隊雖然能在少數比賽中打出一流水準,但是卻缺乏穩定。

疫情之下 | 曼聯的危與機:2020 年生死攸關

最可怕的,在幾經沉浮之後,曼聯球迷已經逐漸遺忘一隻冠軍球隊應該是什麼樣子了。當部分球迷滿足於拉什福德+馬夏爾+費爾南德斯這樣的配置的時候,他們已經忘記,當年即便是大英頭牌魯尼+一個賽季 20 球以上的貝爾巴托夫都不能保證英超冠軍,也忘記了當初阿森納擁有阿爾沙文、阿德巴約、羅西基、法佈雷加斯、赫萊布這樣的進攻球員依舊沒辦法和曼聯切爾西抗衡。當他們認為穆里尼奧帶領的曼聯後防線有羅霍、拜利、斯莫林、瓊斯、林德洛夫這種級別的球員就不需要補進的時候,忘了當年阿森納即便有克里希、加拉、圖雷、埃布埃以及薩尼亞這樣的後防線卻依舊被我們嘲笑。

因此,2020-2021 賽季,可謂是這一屆曼聯最關鍵的建隊機會。內部,球隊利益格局趨於一致,更衣室穩定目標一致,上下一心,外部,對手進入重建或者調整期,雖然可能沒有歐冠踢,但同時帶來了相對於寬鬆的環境可以調整球隊。索爾斯克亞需要得到充足的彈藥來實現他的理想。或許作為主帥,或許作為未來的足球總監。這個夏天,曼聯比任何時候需要錢。

但是結合此前羅列的問題,在經濟下滑,現金流吃緊的時候,格雷澤家族以及伍德沃德的立場如何?他們是否能表現出非凡的魄力,打破利益格局為球隊輸血為球迷鑄造冠軍之師,而不是一味討好股東。

此時的曼聯,需要的不是集體智慧,而是老闆的個人英雄主義。

歷史沒有固定答案,有的時候需要個人獨裁,掌握真理的少數人帶領大家走出迷途。而有的時候,又需要集體智慧的分權防止個人獨斷。毫無疑問,這個時候曼聯需要的不僅僅是索爾斯克亞和他的球員,管理層需要站出來做些什麼了。

【END】

疫情之下 | 曼聯的危與機:2020 年生死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