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的危与机:2020 年生死攸关


疫情之下 | 曼联的危与机:2020 年生死攸关

足足推迟了一个多月才来写这篇文章,主要也是看看这次疫情究竟能给全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见证了英超停摆,奥运推迟,以及我曾从事过的体育产业陷入惨淡。见证了曼联的市值从 35 亿美金跌到了接近 20 亿美金。这次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尤其是体育行业,将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我也更坚定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观点,决定每一家俱乐部高度的一定是管理层。

俱乐部之间的较量,以前是球队技战术水平之间的较量,而随着体育产业市场化、资本化、名利场化,球队间的竞争就是俱乐部综合实力的竞争,球队取得的成绩是管理水平的映照。球队是俱乐部的核心产品,每一年球队的表现和成绩,折射的都是企业的战略定位、管理水平。

如同股市里的股价,如果光看每天的表现,我们经常会被带进沟里。我们情绪会随着每天价格的波动,悲喜交替。带着这样的情绪,根本没法正确评估一家企业。但是企业不会一直受到震荡的影响,从长期看,一家企业的股价自然就会回到均值,从而反映出它最真实的水平,亦如曼联。

疫情之下 | 曼联的危与机:2020 年生死攸关

疫情之下 | 曼联的危与机:2020 年生死攸关

战胜曼城、切尔西之后,很多媒体的文章如同武侠小说般荡气回肠:赢下曼城,索尔斯克亚的目光穿越人群找寻弗格森身影,我也深深动容。但不管媒体如何渲染,激情过后,你看曼联现在的排名,英超第五。这样的排名还建立在热刺的伤病潮以及切尔西冬季因高层分歧引援不利的前提下。我们不能总指望对手出现这样的错误。勉强争四,就是曼联这只球队真实的水平,这还是建立在冬季引入费尔南德斯带来的加持下。

如同一盘围棋,不要执着于一步两步的好棋、臭棋,在整个英超、乃至欧洲足坛这盘大棋局中,曼联究竟处于什么位置?从球队竞技到企业管理再到财报分析。我试图用一个系列长文(分为三篇,今天是第一篇)来做一次全方位精确的分析(这里特别感谢 Alex 的帮助,他一直在美国从事金融行业,这次花足了心思和功夫帮我提供了曼联财报的精确分析)。

一、首先,最重要的前提,我们得搞清楚一个问题:曼联究竟值多少钱?

从最近一次曼联公布的财报来看,曼联在 2019 年的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 6.2 亿英镑,利润为 5000 万英镑,如果按照现在的汇率,接近于 6000 万美元。按照现在的美股行情,曼联的股价在 25 亿左右,但是如果放到名利场上,中东的财团收购曼联开出的价格是 40-50 亿美金。

疫情之下 | 曼联的危与机:2020 年生死攸关

疫情之下 | 曼联的危与机:2020 年生死攸关

通过详细的财报表格我们得出三个结论:

  1. 曼联的收入结构合理,收入稳定,并且逐年增加。这个收入是实实在在的市场收入,不会混杂皇马、巴萨、切尔西、曼城这种政治因素和财阀做账。可以看出,曼联这个商业效率确实是全球数一数二的水平,即便在爵爷退休后成绩不佳,但是曼联依旧是最赚钱的俱乐部之一。要知道格雷泽家族在整个富豪界根本排不上号,因此没多大名利场加持。基本可以说这个过程中 CEO 三德子居功至伟!
  2. 在曼联财报中最大的隐患是在成本上,球员薪资占得太多,曼联的薪资开销达到了 3.6 亿英镑,顺便说一句,利物浦是 2.6 亿,曼城是 2.4 亿......但是,为什么曼联还愿意屡屡开出高工资呢?因为持续上涨的收入以及商业开发能力,曼联每投一块钱,就有信心挣回一块五。
  3. 曼联总营收由商业收入、转播收入、门票收入构成,商业收入主要包括企业赞助收入、商品零售及特许权使用收入、移动网络平台收入。并且目前的营业额是基于管理层估计的最低金额,但需要排除连续两年不进入欧冠的情况。
疫情之下 | 曼联的危与机:2020 年生死攸关

作为一家 IP 运营公司,如果按照现在的股价估值,曼联的股票市值在 25 亿美金左右。但是,根据欧美的媒体报道,格雷泽家族将曼联的估值定位 50 亿美金以上。如果按照传统的 PE 和 PS 估值的话,显然曼联已经被高估。几千万的盈利,已经是欧洲最赚钱的俱乐部了,可见,足球已经不是在商言商了。

财团为什么要买足球俱乐部呢?要么这家企业很赚钱,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收入。要么这家企业整体估值还有上升空间,花 10 个亿买,只要大环境一好,稍微做出点成绩很容易翻倍(芬威买利物浦,郭广昌买狼队,从资产价值上都实现了收益翻倍),所以等于用现金换优质资产了。一个 10 亿的俱乐部做到 20 亿,并不那么难。但问题是,曼联 25-30 亿股票市值再涨一倍,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基本是不可能的。

曼联能被溢价收购的唯一原因,就是现在的足球已经不再只是单纯足球了,而是一张通往欧洲名利场的门票。通过欧洲豪门俱乐部,能让自己的财团从文化上立足欧洲,能接触到相应的政要及各种资源。在宏大的战略目标下,这种资产的溢价就不值一提了。

疫情之下 | 曼联的危与机:2020 年生死攸关

文化是资本立足的敲门砖。俄罗斯寡头西迁,中东资本转移欧洲,中国资本布局欧洲北美,无一例外都选择在体育产业布局。这是一盘大生意,足球只是一盘小棋局。如果站在这个格局下思考,诸如曼联这样的部分 G14 勋贵,如果没有财政公平政策保护,其实还是非常脆弱的。

综上所述,曼联是一家很值钱,但是却又没有钱的公司。

虽然从投资估值工具的角度计算,曼联当前市值已经偏高,但是商业开发仍有想象空间。作为一家欧洲的足球俱乐部,曼联在全球拥有将近 11 亿粉丝,其中欧洲和非洲不到 3 亿,亚洲占 7.3 亿(占据收入 40% 以上),0.75 亿来自于美洲(还有更多上升空间)。因此曼联基本就是商业能力最强的俱乐部,而且在国际影响力首屈一指。

但曼联的影响力仅在足球竞技领域,放在目前的欧洲足坛大环境中,如果不是欧足联以及 G14 的制衡政策,曼联很难保持在弗格森时代的荣耀与地位。

二、曼联的潜在危机在哪里?

1、债务问题

要知道,格雷泽家族产业中,曼联占据了总资产一半,遥想当年 2005 年,格雷泽花 8.12 亿英镑收购曼联(总成本),大举借债。以下是格雷泽家族控制下的部分曼联举债史:

  1. 2005 年收购之时,老格雷泽自有出资 2.72 亿,年利率 14.25% 的高息债券 2.75 亿,银行贷款 2.65 亿
  2. 申请 7500 万英镑信贷额度作为转会窗口重要资金储备,未使用的信用额度也需要支付 LIBOR 上浮计算利息
  3. 2010 年,为偿还 2005 年杠杆收购曼联所申请的贷款,曼联先后发行 2.5 亿英镑和 4.25 亿美元债券。其中,英镑计价债券利息率为 8.75%,美元计价债券利息率为 8.375%,两期债券都在2017 年到期。

到今天,曼联的债务债务共计 5.11 亿,其中:

  1. 4.25 亿美元的债券将于 2027 年到期,利率 3.79%
  2. 2.25 亿美元的固定贷款将于 2029 年到期,利率 LIBOR+1.75%

把这十多年来的融资成本加起来,可以得出超过 8 亿英镑。不得不说,老格雷泽确实算一个商道高手,一方面用高超的手腕搞定了吉尔和弗格森,稳定了俱乐部的局势,再来不断商业化开发增加球队收入,通过融资缓解债务压力。

其实你还真不了解老格雷泽,这位犹太裔的商人最风骚的操作发生在 1984 年,当年格雷泽开价 76 亿美金企图收购美国联合铁路公司,而当时,他家族的净资产只有 1 亿美金......虽然收购失败,但这并不影响老格雷泽的激进发财之路,他一度和老布什合开了石油公司......

但是,老格雷泽真不算是土豪,整个家族企业实力确实一般,只能说他是一个绝对优秀的商人。奈何资本太小,也挤不进核心名流圈。这位犹太裔商人在欧洲没有任何商业布局(到今天曼联也是格雷泽家族在欧洲唯一的生意),居然在最合适的时间节点,赶在整个足坛生意水涨船高前开高杠杆豪赌了一把,当然,也赚得盆满钵满。格雷泽儿子们这点身家,能得到这么好的品牌背书,真的已经赚够了。

目前来说,曼联的债务风险仍旧可控,相比于初期,现在的债务压力已经大幅度下跌,而且逐渐改善了现金流状况。但是,格雷泽家族整个做生意的格局,却是曼联发展的天花板。球队始终要顾及还债压力,无法心无旁骛地和曼城还有诸多豪强一样扩军备战。

2、现金流压力

除了债务危机外,曼联需要注意 2020 年的企业现金流问题。因为不是家大业大,而且市场环境糟糕,无论是融资还是商业收入都会受到负面影响。格雷泽家族的地产和体育板块的生意一定会受到冲击,是否决定从曼联抽走现金流就不为人知了。

虽然在网上找不到详细的格雷泽家族企业的信息,无法分析这个家族企业现金流的状况,不过,我们却看到了凯文-格雷泽(家族地产板块负责人)出售了他手中的股份,并且格雷泽家族每年会从曼联拿走 2000 万英镑的分红......

疫情之下 | 曼联的危与机:2020 年生死攸关

2020 年,俱乐部也承认,如果连续两年没有获得欧冠资格,首先在赛事版权收入以及赞助上肯定会缩水,阿迪达斯的赞助将减少 30%,版权至少有 4000 万收入的差距。

如果没有疫情,我或许会相信伍德沃德会像履行对球迷的承诺,增加对球员转会的投入。但是如今被疫情冲击后,俱乐部的现金收入、账期都受了影响。或许卖掉博格巴会有不低于 1 亿欧元的收入,但是会落到谁的口袋就很难讲了。

3、俱乐部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不清晰

格雷泽家族目前持有曼联的目的是什么?是长期持有经营,还是故作姿态不断抬价最后高溢价抛售?

我个人认为,可能他们内部自己都没有想明白,存在分歧。这也是高层在弗格森退休后在战略上数次出现几度低级的摇摆的原因。

老格雷泽和儿子们的运营水平,明显是两个档次。

老格雷泽非常清楚高负债买下曼联意味着什么,如果靠每年盈利一点一点回血肯定不可能,一定要将俱乐部的估值做上去。一方面坚定给予弗格森支持,而在鲁尼和俱乐部大闹了之后,俱乐部拿出了资金在两年多时间里坚定引入了卡里克、纳尼、哈格里夫斯、安德森、特维斯、维迪奇、埃弗拉,于是我们看到了,在 2008 年拿下双冠王,联赛拿下三连冠。曼联市值水涨船高。

除了曼联外,老格雷泽对橄榄球队也经营得风生水起。1995 年花 1.92 亿美金买下了坦帕湾海盗队,2004 年,这只球队估值 6.75 亿美金。在收购前,这是一只名副其实的烂队,但在老格雷泽买了之后,变为了季后赛的有力争夺者。并在 2002 年获得了队史首个超级碗。

老格雷泽去世后,曼联在商业化的战略上倾斜得过于严重。虽然成绩一直震荡下滑,但是商业上却屡破新高。

疫情之下 | 曼联的危与机:2020 年生死攸关

艾德伍德沃德的加入,使得曼联的财务以及商业开发如虎添翼。球队股票市值一度突破 40 亿美金。比弗格森退休的时候股价接近翻倍(一定程度上有美股的东风)。但是,与之相反的是球队的成绩一落千丈,在弗格森之后 6 年不到连续经历莫耶斯,范加尔和穆里尼奥三任主帅。

老格雷泽去世之后,坦帕湾海盗队成绩也一落千丈,一直位于倒数水平。

顺便提一句,利物浦的爸爸芬威集团。买入利物浦后发生了啥我也不说了。他们也买了一家橄榄球球队:波士顿红袜。在芬威集团的运营下,这只球队破除了 86 年无冠的魔咒,在 2003 年之后,他们六次进入季后赛,三次获得冠军。在 2018 年,他们还夺得了队史第九个冠军。

部分曼联的球迷,每次当人们提到管理层问题的时候总是拿一句“你行你上”的话。但是,要知道同样一门生意,不同的老板经营真的是天上和地下的差距。同样一个部门,不同的领导带领,取得的成绩也是天差地别的。或许,他们人生都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没办法领悟这个道理。

翻过这座山,你会看到这个故事的结局。不管这个结局是什么,你只能给曼联加油。当年曼联身背债务的时候,2005 年夏天几乎一毛不拔。当年切尔西砸钱买来了全欧洲最炙手可热的埃辛,而曼联只是引入了朴智星、和范德萨,因为没有及时买入中场,在基恩离队,弗莱彻受伤,斯科尔斯眼疾住院后,弗格森一度拿史密斯和费迪南德打后腰。到赛季末,曼联的中场组合居然是吉格斯+奥谢。而如果球迷如果记忆再好一点,你会记得一条新闻,曼联管理层一度向球员推销购买俱乐部的债券。想象到那一年被恐怖的切尔西支配的恐惧,弗莱彻打入神仙球让曼联惊险战胜切尔西时全队那种狂喜。潜意识里,其实也透露着一种小自卑:钱没人家多,人没人家牛,替补阵容不如对手厚实,我们能行么?

从那条黑色隧道走出来的球迷,陪球队最终在 2008 年举起了三个冠军的奖杯。

如今,只能指望,我们能再次走出来。

只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我比较理智。因为今天球队的基础,实际远不如当初。无论是老格雷泽的运筹帷幄,还是爵爷的坐镇三军,还是吉尔的执行效率和运营能力,都是今天曼联从上到下都难以企及的。

题目是一道一道公式解出来的,最后的答案,谁都不能跳跃着做完。

三、足球金元化的背景下曼联的定位

在如今这样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以及外交局势下,可以看出,随着油价的暴跌,中东的财团会继续努力染指欧洲。而有中东财团向曼联提出了超过 40 亿的收购价被拒,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如今曼联有一些尴尬。球队的市值从 40 亿一路跌到 25-30 亿美金。想要再翻一倍,很难。在欧洲没有生意、没有任何战略布局意义的格雷泽家族,长期持有意义何在?

但是卖掉曼联也一笔需要精打细算的账目。老格雷泽的孩子们或许相信曼联能卖出更高的价钱,但是格雷泽家族企业能否寻找到一个比经营曼联更好、更有价值的生意?卖掉曼联几十亿现金总不至于存银行,所以在没有下一个好生意的前提下,卖掉球队可能性也不大。

同时,中东财团也不希望当冤大头,过高溢价去买曼联这样的球队对财团的性价比较低。首先价格太高,如果追求资产收益,同样的价格,不如学苏宁,在意甲最低谷的时候 2.7 亿欧元买入国米,可以说是低位接盘买入,随着意甲的复苏,如今国米被权威机构估值超过 5 亿欧元。郭广昌 2016 年买入狼队,才花了 4500 万英镑,更多的钱用在了引援上,如今球队市值 2 亿美金之上,翻了接近于三倍。

曼联名宿众多,管理层控制有难度,作为中东财团收购这种历史悠久的球队,球迷短时间会很难接受。还得花精力调和。而同时,如果纯因为政治因素,曼彻斯特并不是欧洲主要城市,何必花高得多的代价去跟曼苏尔当同城死敌抬杠呢?像卡塔尔就选择了巴黎,而万达就选择投资马竞。而伦敦的球队似乎更适合做名利场的敲门砖。现在的曼联还没有走入正轨,少花几十亿的钱去买球员去建设自己的球队,似乎更为靠谱。

于是格雷泽家族似乎选择了先坐观其变,专注于俱乐部运营,先看能否重新让球队回到巅峰,这样才有重新将球队市值做高的可能,同时每年还能抽两千万英镑分红。话说,如果真把曼联当作自家生意长期运营,在这么敏感的时候还把球队当作提款机抽走现金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此也可以看出格雷泽家族对曼联真正的态度:这就是门生意。如果格雷泽家族要卖掉曼联,要么是因为他们现金流遇到了问题,要么就是他们认为曼联已经利益最大化了而且他们找到了更值得投资的生意。

目前,格雷泽家族四项主要生意:曼联、海盗队、房地产、海鲜基本被五个儿子当中的四个平分,曼联由阿尔姆-格雷泽掌管(凯文-格雷泽抛售了股票专心负责房地产)。目前看来,这位老板对于俱乐部管理并没有涉足太深,基本可以想象,与他父亲不同的是,目前俱乐部能够跟他直接汇报的只有伍德沃德了。为什么曼联一直没有足球总监,背后有什么办公室政治,笔者就不做深入读解了。但是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很注重财报的老板。在穆里尼奥几次关键的买人节点上,俱乐部都站在了商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包括之后穆里尼奥、博格巴的问题也是如此。博格巴的使用权对于俱乐部来说是资产,不能折损,而主教练充其量是个打工仔,不能变现,而穆里尼奥时期俱乐部引援和工资的成本都有增加。虽然穆里尼奥的下课和财务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可以看出,商业是俱乐部很多行为的重要标准。

俱乐部也承认了之前所犯的错误,曼联发布的数次公告中都可以看出俱乐部意识到了此前的问题,因此在 2019 年不断强调会在之后注重球队长期发展,并强调球队成绩是俱乐部运作的核心因素,并且会在未来给予转会更多的支持。

从财报上可以看出,曼联的商业底子还是非常雄厚的,过去几年曼联成绩起伏对于俱乐部营收造成的压力并没有太大。很多人担心成绩会直接让球队在财务上遭遇系统性风险。至少短期不会。洛杉矶湖人之前多少年没进季后赛了,也不影响他们是 NBA 最值钱的俱乐部之一。

四、曼联的机会

虽然在整个战略上曼联非常被动,但也并非不是没有机会。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虽然金元足球对整个欧洲足坛造成了冲击,但是即便是再强的背景,足球并不是打仗谁飞机大炮多就一定会赢。落实到比赛上,还是 11 V 11 的对抗。

如果说足球就是实况游戏,那曼联真可以缴械投降了。可惜足球不是。除了经济外,它包含了太多的综合因素。这场复杂的游戏中,钱扮演着很重要的位置,但是绝不是唯一。何况,在财政政策制衡的状态下,曼联的财力完全可以一战。

当年诸葛亮对刘备做的隆中对,做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部署,但是真正谈到如何夺取霸业的时候,诸葛亮非常明确提出了一个前提:待天下有变。

纵观历史,任何巅峰的球队,最终都敌不过一个变字。

球员的年龄会变,球星的工资会变,球星的地位会变,教练和队员,球队和高层之间的关系都会变。高层的战略一致性,中层的执行力,更衣室的关系,球队利益的分配,顶级球星的地位,还有球队的年龄结构,以及运气等等。处理好了这些变量,就能在天下的局势变换中,抓准机会突然霸兵崛起。

瓜迪奥拉的曼城证明了这点。

瓜迪奥拉在上赛季打出了创纪录的夺冠分数,球队整体的表现是统治力的。这得益于随着时间的深入,球队彻底适应了瓜迪奥拉的战术,而且阿奎罗,席尔瓦,德布劳内,斯特林,萨内,费尔南迪尼奥,孔帕尼年龄层次比较合理,老中青都有,且都保持着稳定的状态。更衣室关系稳定,球队从高层到球员目标利益都高度一致。

在国内联赛和杯赛中,面对热刺,利物浦,满员出战的曼城都非常从容,且阵容厚度和士气都占据优势。但是曼城却非常大意输掉了最不应该输掉的欧冠对热刺首回合的比赛,并且在次回合浪费了多次势在必得的机会,同时而犯了致命失误将到手的决赛门票拱手相让,最终成就了利物浦的登顶。

此消彼长,本赛季曼城颓势显现,首先席尔瓦年龄大了,加上孩子早产身体不好,让这位球队核心不得不考虑更多为家庭考虑。阿奎罗也年过 30 了,加上越来越多的伤病,状态也在渐渐衰退。孔帕尼选择离队,而费尔南迪尼奥也开始力不从心,少壮派代表斯特林和萨内也开始考虑更多。

尤其是球队可能遭受欧足联处罚有不能踢欧冠的隐患后,让整只球队军心有一些摇动。这也是为什么在联赛表现中曼城和上赛季判若两队的原因。如今瓜迪奥拉只能咬紧牙关拼尽全力在放弃联赛的情况下去力拼一个欧冠希望扳回局面。

但是,正如《人类群星闪耀时》里说的,很多时候决定历史的,往往是不经意的一瞬间。曼城上赛季那几分钟的失误,不仅葬送了自己夺欧冠的最好机会,在利物浦加冕后,在球队整体气质上有了质的飞跃。此起彼伏下,英超的局面再次焦灼。除了葬送欧冠外,曼城自己酿成了乱局,吃下了苦果。要再回到上赛季的统治地位,怕是要再等待时机了。

其实换一个角度,克洛普带的利物浦,又何尝不是不是韬光养晦,暗暗积蓄力量?在与范加尔以及穆二年的曼联交手中,克洛普同样占据下风。但是利物浦的高层和球队保持了高度的向心力,在一个方向上持续发力。克洛普夺冠的球队阵容,相比于刚接手球队时已经完全换了一遍。即便是没有夺取冠军,强强对话没有斩获,高层也给了克洛普足够的时间。

疫情之下 | 曼联的危与机:2020 年生死攸关

终于,利物浦等到了时机,马内和萨拉赫两张牌赌对了,财力起先并不雄厚的利物浦乘切尔西高层内斗,曼联内部失和,曼城更新换代之时,突然花重金扩军备战,连续补进范戴克、马内、阿利森、法比尼奥、凯塔、张伯伦,瞬间焕然一新。

运势一起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曼联这边舆论还在为博格巴和穆里尼奥争吵,而另一头利物浦果断高价卖掉库蒂尼奥后用充足的现金补血。而萨拉赫,菲尔米诺和马内无论是年龄结构还是对冠军的渴望都要高于曼城的铁三角。这样高凝聚力的球队,其实只要赶上合适的运气,夺冠是顺理成章的事。

曼联的机会,大概率会发生在本赛季的夏季转会。

首先,无论曼城本赛季是否夺欧冠,都可以看到这只球队这一个黄金周期已过,需要重建。阿奎罗需要接班人,萨内和斯特林人心浮动,席尔瓦随时可能离队,奥塔门迪年纪大了,而中后卫的坑还需要填。而且在财政公平政策的制约下,曼城短期还无法大规模买人。

而利物浦不管拿不拿半赛季的英超冠军,这一口气被掐断后,真要补起来也需要时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该拿的冠军都拿了,核心球星要么高薪续约,要么有新的想法。萨拉赫和克洛普是否会长久留队?这些都存在疑问。毕竟西班牙的气候,人文环境以及税率比英国的阴雨天对更具吸引力,很多英超球星都会在自己身价水涨船高的时候去国外谋求一份更好的合同,无论对自己对家人都更有好处。

至于切尔西和热刺,短期仍是有心无力。阿布的护照问题已经越来越麻烦,他投资切尔西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拿了该拿的冠军,现在缺乏新的目标,对于球队的投入也在收窄。热刺受制于建新球场的重重债务,穆里尼奥百废待兴,短时间都难成气候。

而曼联目前却迎来了一个久违的上升期。高层在总结经验教训后在战略上在逐渐纠错改正之前的摇摆问题,决定给予索尔斯克亚足够的时间,索尔斯克亚在打赢几场关键的强强对话后,在舆论上已经度过了危机。费尔南德斯优异的表现,让他手中多了筹码,在和博格巴的对话中俱乐部将更加主动。

但是,曼联必须清楚明白自己的定位,DNA 的故事虽然被媒体人喜欢,但是曼联整体阵容上的实力却严重不足。整个阵容中,能够进入英超第一第二阵容的球员很少,能去其他豪门,或者在一流水准的国家队担当主力的人更是一只手就能数出来。这只球队虽然能在少数比赛中打出一流水准,但是却缺乏稳定。

疫情之下 | 曼联的危与机:2020 年生死攸关

最可怕的,在几经沉浮之后,曼联球迷已经逐渐遗忘一只冠军球队应该是什么样子了。当部分球迷满足于拉什福德+马夏尔+费尔南德斯这样的配置的时候,他们已经忘记,当年即便是大英头牌鲁尼+一个赛季 20 球以上的贝尔巴托夫都不能保证英超冠军,也忘记了当初阿森纳拥有阿尔沙文、阿德巴约、罗西基、法布雷加斯、赫莱布这样的进攻球员依旧没办法和曼联切尔西抗衡。当他们认为穆里尼奥带领的曼联后防线有罗霍、拜利、斯莫林、琼斯、林德洛夫这种级别的球员就不需要补进的时候,忘了当年阿森纳即便有克里希、加拉、图雷、埃布埃以及萨尼亚这样的后防线却依旧被我们嘲笑。

因此,2020-2021 赛季,可谓是这一届曼联最关键的建队机会。内部,球队利益格局趋于一致,更衣室稳定目标一致,上下一心,外部,对手进入重建或者调整期,虽然可能没有欧冠踢,但同时带来了相对于宽松的环境可以调整球队。索尔斯克亚需要得到充足的弹药来实现他的理想。或许作为主帅,或许作为未来的足球总监。这个夏天,曼联比任何时候需要钱。

但是结合此前罗列的问题,在经济下滑,现金流吃紧的时候,格雷泽家族以及伍德沃德的立场如何?他们是否能表现出非凡的魄力,打破利益格局为球队输血为球迷铸造冠军之师,而不是一味讨好股东。

此时的曼联,需要的不是集体智慧,而是老板的个人英雄主义。

历史没有固定答案,有的时候需要个人独裁,掌握真理的少数人带领大家走出迷途。而有的时候,又需要集体智慧的分权防止个人独断。毫无疑问,这个时候曼联需要的不仅仅是索尔斯克亚和他的球员,管理层需要站出来做些什么了。

【END】

疫情之下 | 曼联的危与机:2020 年生死攸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