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隨筆原創首發連載2】易安,夢裡易安


【長篇隨筆原創首發連載2】易安,夢裡易安

自多那個午後,想再為李清照寫下什麼,於是也就偶然想起,也就雜亂地記下。


(二)不慌不忙的玩笑

《詩經》裡有句:“唯桑與梓,必恭謹止”,意思是說,老家的桑樹梓樹,是父母栽的,我會格外尊敬。

桑梓,文化人故鄉的詞。

我的家鄉少有桑樹,梓樹,更沒有。那裡,多栽柳樹,到處都是,掩著院落,繞著村子。這柳,才是我家鄉的味。

那年初到現在的小城,讓我喜歡的,正是大街上兩排粗粗的柳樹。墨黑的枝幹,翠綠的絲條,忽然就讓我有了家的柔軟。

那街,依了一脈水。那水,叫石渠;那街,叫石渠路,很有些村莊五穀雜糧的味道。

其實,還有一棵樹,讓我放不下,那,也是柳樹,那樹,在故鄉的校園。


【長篇隨筆原創首發連載2】易安,夢裡易安

風吹動的,何止是那萬千柳絲,記得麼,還有年少的我我。

學校叫著孔那裡聯中,院裡,是小學到初中的學生。

早課,是朗讀,是要坐在教室裡闆闆正正地捧著課本的。下午的最後一節課,是自習課,學生們也多選擇早課一樣的朗讀。但那課,其實是放羊似的一節課。

既然是放羊課,很多同學就到教室外面去,校園裡,便散滿了學生。距了教室二三十步,就是那柳樹。柳樹,並不粗,離了地有一個漫彎。靠了,讀書正好。這一靠,我就生了喜歡。在那裡,第一次讀到了李清照的《如夢令》:

常記夕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荷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樣活色生鮮的語句,讓我想李清照一定也是家在村莊的讀書女子。總覺得,她的小船,就在我們村東的運河裡飄飄搖搖地瘋張著。

在那棵柳樹下,李清照就在我的想象裡,忽兒生紫雲,忽兒落彩霞。


【長篇隨筆原創首發連載2】易安,夢裡易安

誰在誰的扉頁上,誰在誰的插圖裡,閃閃爍爍的,總是不肯老去。

柳樹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土堆,趴了,正好將人擋個嚴實。那天,有同學找,便朝這邊喊,我卻悄悄伏下了身子。待沒了動靜,便慢慢探起頭來,恰這時一位女同學從那裡走過。她或許是以為我在偷看她,便滿臉通紅地跑向了教室。

那個女同學是誰,真是沒有一點印象。只是當時想,那作詞的李清照,是不是也會這樣羞羞達達地臉紅?

很多年之後,遇到了李清照的《點絳唇》,看這詞牌,就滿是女子的羞澀。果然,那文字裡掩藏著的正是一個欲說還羞的女兒心:

蹴罷鞦韆,起來慷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長篇隨筆原創首發連載2】易安,夢裡易安

人去,落寞的不僅僅是花開時節的你我,還有一院時光的斑駁。

對於古詩詞,本是沒感覺,讀了李清照的《如夢令》,卻喜歡了這看似自由的方式。那時,我擔任班長兼學習委員,時常要收發同學們的作業本,老師的辦公室就要常常去,在那裡,看到了《詩刊》,順手翻了一下,才知道原來詩並不是闆闆正正長短統一的樣子,懵懵懂懂地以為,現代詩,應該是古詩和古詞的嫁接。

初中時,有一期的黑板報由我來主持。說是主持,其實也不過老師選好了稿子,我抄抄而已。滿版的,都是學生們寫的五言七律樣的詩,唯一的,我是一首叫著《多為祖國做貢獻》的長短句。板報一出,熙熙攘攘圍了滿滿的人。有位同學在人群裡悄聲地說:“這也是詩?”

他一回頭,看到了人群外的我,他臉紅了,我也臉紅了。

管他呢,我就喜歡這自由的格式,就歡喜李清照詞句的影子。


【長篇隨筆原創首發連載2】易安,夢裡易安

恰同學少年,錦時正朝陽。

我們的化學老師,二十多歲的年紀。他應該是一個很活潑的元素,人帥,有才,透著許多的浪漫。

記得那是一個春天的午後,或是初夏,下著小雨,卻不涼。同學們忽然發現,麥田中小路遠方,一把紅紅傘下,站著兩個人。女的,是一個美麗的女子,男的,正是我們的化學老師。一時間,全班同學都湧出了教室,全然不在乎小雨溼了衣裳。直到上課鈴聲響起,大家依然還站在門外。

第一節課,正是化學。我們的喬老師,就沿了小路趔趔趄趄地往回跑。雨中,只剩下那女子,打著傘,在那迷濛裡,戀戀不捨地張望,美得像一幅畫。


【長篇隨筆原創首發連載2】易安,夢裡易安

等誰的你,你今天又在哪裡被誰等?

那一刻,我忽然又想,李清照的家鄉有荷花,應該也有麥田的吧,她是否也曾在雨中舉著傘等那一個誰?

喬老師的腳上踩了泥,在教室門口蹭了幾下。我喊一聲“起立”,待他走上講臺,我沒喊“坐下”,卻喊了一聲“向老師賀喜!”

教室裡一下子笑亂了套,我卻沒有笑,一臉平靜地說道:“應該喜的是咱老師,你們喜什麼?”

喬老師看著我,似乎很出乎他的意料,他也不知道怎麼處置,只苦笑著說了句:“嘿,你這學生。”

那美的女子,那帥的老師,他們的相遇,該就是李清照和趙明誠一樣的遇了吧。從此,歲月花開。

那年,我校園裡唯一一次玩笑,那不慌不忙的玩笑,想想,依然是水汪汪的心底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