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悔憾人生

引 言

六十歲,花甲之年,人生已度過大半,離人生終點越來越近,離從前越來越遠。越接近人生終點,就越容易回想從前,回想是非,回想功過,回想喜憂,回想苦樂,…… 從中獲得人生領悟,尋得自我慰藉,以企卸減點點沉重,得到絲絲心安和諒函。

人生是一張單程車票,沒有回程,一路坎坷顛簸走來,誰也不能預知前方是美好還是兇險,誰也不能保證事事皆是,完美無缺。把事情做好是本分,也可以引為驕傲和自豪;做錯事、有過咎也司空見慣,也可能懊悔和遺憾。很正常的,人的一生就是悔撼的一生,但只要心地純善,不文過失,知錯則改,不蹈覆轍,還是可以彌補悔憾的。

凡俗之人大凡如此。

我凡夫俗子一個,縱觀多半生行為舉止,可謂良莠參半,優劣皆存,如今退休致事在家,聊賴之時,閃念之間,忽地有了撰寫回憶錄和自傳之類的衝動,然而又覺平民百姓、小小人物,沒有宏功偉業,沒有聲名地位,淨是些區區小事,淨是些瑣情俗務,有什麼好寫的,況且文字水平和文化素養不夠,難以準確表情達意,怕貽笑大方,怕讓人說附庸風雅,所以遲遲不能也不敢動筆,而這種衝動又像脫韁的野馬,不能自已,免為其難吧。

有人回憶錄或自傳是寫給別人看的,我是寫給自己的,是自尋慰藉安撫心緒的,充其量是留給兒孫的,至於兒孫願不願意看,那就是他們的事了。

第一章

我,姓王,名字暫且隱去,號知愚,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九日(農曆丁酉年十月廿八)生於天津市紅橋區西沽公社,一九六二年與大妹隨母返回祖籍——河北省黃驊縣城西南三十華里的偏僻閉塞的王姓村莊。從那時起,有了較清晰的記憶。

就從那時寫起吧。

當時村莊有二百多戶人家,一千餘人,都姓王,據說這支王姓屬“天官王”一脈。相傳,明朝初期,現在孟村縣王帽圈村出了個大官——吏部天官(相當於現在的中組部部長)王翱,從此這一脈王姓就稱“天官王”了,我村王姓的一世祖是天官王翱的嫡叔,也因此借了光。

村莊有前後兩條街,有東西兩個坑塘,坑塘邊長滿了柳樹,夏天可以洗澡納涼,冬天可以蹓冰戲耍;村西、南、北是上好的白沙地和茂密的棗樹林,村東是鷹飛草長,荊蒿遍野的荒鹼窪……

我家就在前街南邊一個窄窄的衚衕裡,三間土坯房,小小的院落,低矮的屋簷,破舊的木門,朽敗的窗欞……,這是高祖父留下的祖產。房後是堂祖父家,堂祖父兄弟兩個,與我祖父是親叔伯兄弟,比祖父小二十多歲,比我父親還小一歲,這個家族直到父親十一歲,堂祖父十歲,才由兩人抓鬮分家,父親抓得祖產的前院,堂祖父抓得後院。祖父兄弟一人,沒有親兄弟,兩位堂祖父與我家是支派最近的了。(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