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從那一天起,沒有中國這一票就不行!

在一次電視節目中,80歲的中國南極科考隊隊長說:

“從那一天起,所有南極的國際事務,沒有中國這一票,你就別想通過!”

南極:從那一天起,沒有中國這一票就不行!

我們的話語權

1985年2月20日,中國南極長城站,由中國人自己親手把五星紅旗升到南極上空。

1959年12月,12個國家簽署了《南極條約》,確定了南極不屬於任何國家的領土,這次會議,決定了至今沒有任何國家在南極洲佔有領土的格局。

但是,這裡沒有中國。

直到1983年,中國加入南極條約體系,然而卻發生了一件讓所有人都含淚悲憤的場景:

1983年,第十二次南極條約協商國會議,在大會表決時,因為中國在南極沒有考察站,中國代表團的隊員,被含淚“請”出了場外。

南極:從那一天起,沒有中國這一票就不行!

這一次,被他們稱為“喝咖啡”事件。

中國代表團隊員郭琨跟團長說:“不在南極建成我們自己的考察站,我絕不再參加這樣的會議。”一年後,他終於帶領考察隊員在冰封雪埋的南極摸爬滾打,創下了僅用40天建成長城站的壯舉。

“9點30分海水落潮,‘長城Ⅰ’號小艇滿載物資幾次搶灘均未成功,在距離岸邊約10多米遠的海水裡擱淺了。我們只好在沒膝蓋的海水裡蹚著水冒著雨卸物資。


幾位隊員不慎栽倒在海水裡,冰冷的海水灌進衣服內刺骨難忍,被隊員拉上岸,在岸邊的棉帳篷內換了衣服,喝兩口白酒,又繼續投入了卸物資的戰鬥中。”


————郭琨日記

在兩次世界大戰前,阿根廷在南極建立一座科考站,1947年智利、英國建立南極科考站後,各國的科考站如雨後春筍般地誕生。

而中國,一直到1985年,才擁有自己的話語權。

南極,是一個天氣環境惡劣到至今無人在此長期生活居住的地方。這裡被稱為“世界盡頭”,是目前地球上唯一沒有原住民居住的大陸。

建長城站的時候,早上5點多鐘就開始工作,每天工作16至17小時。

在體力嚴重透支的情況下,即便是睡在冰天雪地裡,甚至帳篷被大風吹開身上蓋上一層厚厚的雪,隊員們早上還是困得醒不來。

為了保證工程進度,郭琨只好挨個把他們喊醒,也因此有了“郭扒皮”的外號。老隊員們回憶說,如果當時沒有郭琨“扒皮”的這股幹勁,長城站不可能40天就建成。

南極考察的生涯,歷盡了千艱萬險,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和嚴格的磨練,甚至是生與死的考驗,嚐盡了酸甜苦辣。

中國南極長城站的落成,是中國從南極條約締約國,到對南極國際事務擁有發言權協商國的過程。

然而比起記憶裡那些困難,讓國人更自豪的,是第一代極地科考人的成績與榮耀。

南極:從那一天起,沒有中國這一票就不行!

南極屬於誰的?

南極,是這個世界上風最大的地方。

12級颱風是33米/秒。南極有時的風速可以達到100米每秒。

一位日本科學家走出營地餵狗,大風把他吹走,他的屍體最後在4-5公里之外的地方找到。

出征的人們在南極遭遇的危機,不是買不到口罩,不是遠程辦公,不是政府為什麼不補貼,房東為什麼不減租,不是我的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怎麼辦?

他們遭遇的危機,是:我死在這裡怎麼辦?

南極:從那一天起,沒有中國這一票就不行!

南極的故事,從來並不僅僅關乎南極本身。

這就像人類的行為,影響到的從來不僅僅是人類自己。

這裡不僅地理位置偏僻,氣候惡劣,生態脆弱,而且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平均海拔高達2300多米。

但正是這最後的一張白紙,在二戰後,變成了所有人爭相搶奪的焦點。

——對極地的控制很可能就意味著對世界的控制。

這裡有世界最大的淡水、鐵礦、煤炭資源,南極冰蓋也是最直接的科研對象。

每年,降雪落下,混雜著天空中的塵埃、顆粒、氣體甚至落在冰面上的隕石一起凍結成冰,將許多關於南極演變和地球環境演變的線索保存下來。

人們鑽井取出冰芯,逐漸揭示出冰雪中深埋的秘密。

在全球氣候變暖、能源危機日益凸顯的大環境下,南極這片資源豐富的處女地,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一塊令人垂涎的肥肉。

南極:從那一天起,沒有中國這一票就不行!

野心家們一向是“誰發現屬於誰”。

早在1908年,英國宣稱對“英屬南極領地“擁有主權。

1912年,日本人在南極插上了太陽旗,並命名為“大和雪原“,聲稱日本擁有此地主權。

1923年,英國的新西蘭自治領提出對“羅斯屬地“的領土聲索,

1924年,法國提出對“阿黛利地”的領土聲索。

不斷的探險,不斷的聲明,掀起了一陣“瓜分南極“的熱潮,也不可避免地發生了聲索領土重疊的問題。

英國、阿根廷、智利三國不約而同地看上了南極半島及其周邊地區。

但二戰之後,戰爭的慘痛讓世界人民希望,這最後的淨土不再被政治軍事沾染。

1955年,12個國家在巴黎舉行南極問題國際會議,這就是後來的《南極條約》前身。

1958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邀請11國制定正式的《南極條約》,並在1961年生效。

從此,各國遵守這樣的條約:

南極應只用於和平目的,禁止軍事性質措施

凍結一切對南極的領土要求,並禁止新的領土要求

1983年,中國加入南極條約體系,1985年中國建立長城站,被接納為協商國之一。

在這個體系下,各國科考站雖有國籍區別,但任何一國的科考站,都會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科研人員與遊客。

但是,即便如此,南極依然是一片極端惡劣的凍土荒原。

所有的地下資源,都因為艱難的生存環境而無法提取,直到今天的經濟還主要是漁業和旅遊業。

南極:從那一天起,沒有中國這一票就不行!

最後的荒原

南極的昨天,既是地球歷史的一部分,也塑造了新的地球歷史。

在相對溫暖的夏季,天氣不是那麼的惡劣,南極也不過只有5000餘人,主要是科研人員與遊客,而且集中分佈在駐紮南極的各處科考站中。

南極,逐漸成為遊客心中的寵兒。

1969年世界上第一艘南極遊船正式竣工,現代意義上的南極旅遊業開始拉開,目前每年全球赴南極旅遊的數量穩定在3-4萬人次。

根據公開報道,目前中國南極遊客的數量已排在全球第二。

但是,中國並沒有掌握南極的旅遊資源,更沒有南極旅遊規則與制度話語權。

在2017年之前,中國人想要去南極,只能在國內組團,再由外國公司承接。

南極:從那一天起,沒有中國這一票就不行!

具有國際南極旅遊組織營運資質的上百艘南極遊船中,沒有一艘是中國的,空中航線也沒有一架中國飛機,更沒有自己的一座機場。

2017年11月2日,我國第一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將帶著考察隊員前往南極。

2017年12月16日晚,第一架中國商用飛機首次飛抵南極洲。

未來,中國遊客從中國直飛南極將成為可能。

但是,到達南極後的中國都只能停在俄羅斯的機場,每次都要做大量溝通協調工作。

只因為我們在南極沒有永久性機場,只有簡易臨時機場。

南極:從那一天起,沒有中國這一票就不行!

事實上在2014年,雪鷹601投入使用後,我國就開始籌劃在南極冰蓋上建設自己的永久機場,

南極永久機場一旦建成,可確保我們南極活動的自主後勤保障能力,為我國在南極擁有空域管理發言權提供必要條件。

做為生在中國、長在中國的一分子,我們希望自己的國家不僅是樂於助人、溫良淳厚的好人,更希望自己的國家,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叢林中,擁有自己的話語權。

因為國強,則民強!

============

簡介:只要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人相信童話,那麼精靈就會復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