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每人发8000,美国靠“发钱”刺激经济

每月每人发8000,美国靠“发钱”刺激经济

文丨宗威

受疫情影响,很多国家实施封锁政策,工厂停工、企业关门,导致民众生活陷入困顿。如何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成为各国政府需要解决的难题。

前两天,美国政府和国会参议院就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达成协议。方案的一部分包括全民发钱计划,拟于4月起向每位成年人发放1200美元、未成年人500美元现金,以帮助美国民众度过难关。

每月每人发8000,美国靠“发钱”刺激经济

在疫情引发经济困难后,多个国家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类似的发钱计划已有多个国家推出或准备推出。对全民发钱是否合理争论不一,有分析认为,给民众发钱是一举两得,改善了生活又刺激了消费,也有人质疑羊毛出在羊身上,国家发的钱最终还是民众买单。

美国每人发1200美元

还记得华裔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杨安泽么?他的核心政策之一是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每月给每个18至64岁的美国人发放1000元美金,不附带任何条件,以应对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对就业市场带来的冲击。

杨安泽当初提出这一政策后几乎遭遇群嘲,没想到在他宣布退出总统竞选一个多月后,居然让特朗普给“抄了作业”。

每月每人发8000,美国靠“发钱”刺激经济

当地时间25日,高达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在参议院投票通过。这项经济刺激计划包括失业救济、小额贷款和家庭补助等,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家庭补助这块,简单理解就是直接给民众发钱——

单身成年人每人1200美元(约合人民币7117元),17岁以下未成年人每人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558元)。

当然,门槛肯定是有的,不是所有人都有钱拿:

年收入低于7.5万美元的才有资格拿到全额补助;年收入在7.5万-9.9万美元之间的可以拿到部分补助,补助金额随年收入增加递减;年收入超过9.9万美元的,对不起,补助没你的份。

根据美国税务政策中心的推算,全美约90%的民众能拿到全额或部分补助,补助计划总预算约2500亿美元,最早于4月上旬正式启动,以退税或邮寄支票等方式发放到民众手中。

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美国经济发展停滞后,直接发钱是否该纳入政府财政刺激措施中就不断被讨论,但一直没有定论。

这项计划最早由共和党的亿万富翁参议员罗姆尼提出,后来被财政部长姆努钦写到联邦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中,不过当时的设想是每人发1000美元(未成年人500美元),个人年收入上限是6.5万美元。

每月每人发8000,美国靠“发钱”刺激经济

方案送到参议院后,大佬们觉得1000美元太少,于是大笔一挥提至1200美元,同时把年收入上限提高到7.5万美元,整套经济刺激方案总额也由1.8万亿美元增加至2万亿美元。

尽管由于一些细节问题经历了一些波折,特朗普仍在方案通过后马上发了条推特,“国会参议院投票96:0。祝贺美利坚!”

各显神通的发钱计划

实际上,在疫情导致全世界经济几近停摆后,各国相继准备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有类似给民众发钱措施的国家不在少数。

鼓吹“群体免疫”的英国是最早宣布给困难民众发钱的国家之一。

一个星期前,英国政府宣布推出一揽子抗疫政策,其中包括政府将为无法工作的人员支付80%薪酬,头3个月每月最高2500英镑(约合人民币21044元)。

每月每人发8000,美国靠“发钱”刺激经济

从英国国内普遍收入情况来看,这一数值甚至略高于月收入的中位数。按照《金融时报》的估算,英国约有300万人的工作受疫情影响严重,这一计划将耗费至少数十亿英镑。

德国紧随英国于23日公布了一项总预算为500亿欧元的发钱计划——

小企业主(1至5人就业的公司),个体户如艺术家、职业摄影师、护理员等,每月可得到9000欧元(约合人民币6.9万元)的补贴,为期三个月;5人至10人的公司可获15000欧元(约合人民币11.6万元)的补贴,为期三个月。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在本周相继加入发钱大军——

澳大利亚推出的660亿澳元救助计划,将为受疫情影响的临时工或自由职业者,提供每两周550澳元(约合人民币2315元)的“新冠补贴”;加拿大计划耗费1070亿加元,为因疫情失业人员提供每月2000加元(约合人民币9982元)的补贴,最多可以领四个月。

还有一些国家正在酝酿发钱计划。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政府近期正在研究一项紧急经济政策,措施之一包括或最早于5月开始向收入大幅减少的家庭发放20万-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9万-1.93万元)的现金补助。

每月每人发8000,美国靠“发钱”刺激经济

该项计划的难点之一是收入标准的设定,日本政府的初步设想是在设定收入标准后,把发放对象缩小到约1000万个家庭(整个日本有约5300万个家庭)。

新西兰财政部长罗伯逊本周三也证实,政府正在讨论向所有新西兰人支付基本收入以维持生存的事宜。此前有新西兰经济学家建议政府将标准设定为每周200纽元(约合人民币828元),照此推算全年花费将高达51.5亿纽元,占新西兰政府的总支出一半以上。

发钱有用吗

综合美英德等国的发钱计划来看,各自走的路线略有差异——

美国走的是“阳光普照”路线,钱不算多但辐射范围广,操作层面更方便;英德加澳等国则更有针对性,单项补助金额更高,具体实施起来也更麻烦。

每月每人发8000,美国靠“发钱”刺激经济

但无论是哪种发钱计划,都绕不开两个问题:钱从哪来?发钱的实际效用好吗?

对本就因疫情导致财政减少的各国来说,再要拿出这么多钱确实不容易,但也是没办法的事。而钱的来源,简单来说就两字:发债。

国家发债,好比个人透支刷信用卡,花的是未来的钱。为此,美国刚发了3000亿美元国债,德国议会宣布允许政府无限制发债……

有人说,这不是饮鸩止渴么?的确是这样的,政府债务一般有个上限,超过上限是非常危险的,最坏可能导致国家破产。但现在的情况让各国别无选择,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经济发展好起来。

每月每人发8000,美国靠“发钱”刺激经济

(美国国债近年增长迅速,早已超过债务上限)

至于发钱的实际效用好不好,短期来说肯定是好处多多的。

现在很难计算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具体影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比2008年金融危机的破坏范围更广、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更大。想想有多少人会因为疫情失业吧,发钱至少能帮助他们暂时改善下生活,解决短时间内的困难。

从长期来看,发钱的效用就比较难评估了。

比如,按美国人均消费支出2.45万美元算(2018年数据),政府发的这1200美元,都不够一个星期花的。而且若疫情持续下去,政府要不要继续发钱?要不要增加发钱数额?会不会有人故意失业领补助?

所以,发钱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最重要的还是打赢防疫战,尽快结束疫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内容仅代表笔者观点,不代表搜狐立场 -

每月每人发8000,美国靠“发钱”刺激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