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笑不得,梁靜茹們為何成為“限籍令”的對象?

娛樂圈的“限籍令”是目前比較熱的一個話題,抗疫期間,大家對於醫護工作者的大無畏的付出盛讚有加,對於個別明星沒有擔當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的行為也都義憤填膺。畢竟從藝之人,一切需要以德為先,雖然我們不提倡道德綁架,對他們進行逼捐。但一邊是為國赴難的逆行天使,一邊是出國避難的逍遙快活,孰高孰低,不言自明。

不過筆者最近看到不少自媒體公眾號轉載了一個名單,內中將很多明星的國籍公佈於眾,號召大家要抵制的輿論也一時甚囂塵上。且不說這個行為是否對當事人的個人隱私造成了侵犯,但其中我看到有馬來西亞的梁靜茹,新加坡的林俊杰、孫燕姿等人的名字,實在無法苟同,除了啞然失笑之外,決定寫一篇文章,以正視聽。

說到東南亞華人的歷史,不得不提到我們的福建、廣東一帶的先民,據說從公元1世紀開始就有人橫渡今天的南海,來到東南亞諸島探險謀生。不過一直到明朝初年都還停留在較小規模,即使在後來發生了中國古代遠航事業的大事件“鄭和下西洋”,鄭和及其船隊的輝煌事蹟在歷史上已經大書特書,毋庸我在這裡羅嗦,但其實比較少人關注的是東南亞國家才是鄭和主要的經行地和物資供給站(像史書裡記載的爪哇、蘇門答臘和暹羅其實就是今天的印尼和泰國),但作為以宣傳明朝國威為目的的官方艦隊(甚至有人稱是為了遍訪建文的蹤跡),對於移民的影響其實並不大。

真正令華人蜂擁湧向“南洋”,第一波浪潮發生在是歷史上的明末清初期間,由於在華南福建、廣東沿海一帶進行反清復明的武裝接連失敗,在大陸的根據地難以立足,他們不願留下來效忠滿清政權,從而導致這些人下定決心遠離故土,遠涉南海,登陸南洋。正如現在馬來西亞馬六甲青雲亭廟裡的《甲必丹李公博懋勳頌德碑》中記載當時廈門人李為經來此地經商的原因:“因明季國祚滄桑,航海而南行,懸車此國”,據說當時南渡的人為數眾多,眾人為了不忘故國,甚至還在當地自擬了一個明朝國號“龍飛”,取明朝定能龍飛九天,重見天日之意。至今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華人墓地裡面,還可以看到墓碑上印刻“皇明XX年”的字樣(其實當時已經是清朝確立統治之後很久了),來表示墓主人對自己淪陷故國的一片衷心。

哭笑不得,梁靜茹們為何成為“限籍令”的對象?

此後,在清末民國初年,還有一批移民是因為東南亞當時的殖民當局,如在印尼的荷蘭當局、在馬來西亞的英國當局,由於當地勞動力的短缺,對前來此地的華人採取了待遇優厚的移民政策,而遠渡重洋而定居於此的。對於當時戰亂頻仍,多災多難的很多沿海地區的人民來說,生存是擺在第一位的,何況,作為移民的主體源頭的閩粵等地,本來就地狹人稠,資源稀少,所以很多華人特別是貧困的農民,無奈之下,紛紛背井離鄉,前往南洋謀生。

經過幾百年的不斷遷徙,不論最初前來的目的為何,華人已經和所在的國家和社區慢慢的融合,他們雖然身在異國,也沒有忘記故國。在近代中國屢次的動亂中,華人華僑一直出錢出力支持國內的事業,如抗日戰爭時期的華僑富商-陳嘉庚,又比如在孫中山先生投身革命的階段,東南亞的華人華僑也都有鼎立相助。為此孫中山先生甚至稱“華僑為革命之母”,鮮為人知的是在著名的黃花岡烈士中,就有為數不少是來自南洋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僑。他們為中國的發展也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改革開放之後,也有不少的華人華僑回國開廠投資,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東南亞主要國家中,印尼兩億人口,約一千萬是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六百萬。泰國六千五百萬人口,華人約二千萬,佔了將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五百萬人,華人約佔75%,作為東南亞地區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華人在所在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剛開始提到的梁靜茹(祖籍廣東佛山)、林俊杰(祖籍福建廈門)、孫燕姿(祖籍廣東潮州)雖然也是外籍人士,可是他們的國籍是在他們出生之前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就已經確定了。一味責難他們的國籍並非中國而來中國發展,就像責難當初無奈遠走他鄉的先民一樣,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而不管事情的前因後果,豈不是過於苛刻了麼?對於他們來說,身為華人來國內發展,只要守法並尊重我們的風俗,不管他們的目的單純的經濟動機還是繁榮中國的文化事業,筆者認為也都無可非議。

退一步講,對於網上盛傳的“限籍令”,規定中原話只是說:“選用外國國籍或港澳臺籍人士不當的”,這句話的重點是就是“不當”,如果一味的限制而不按合理的規則,那便失去了最開始的初衷,畢竟復興中國,實現偉大的中國夢,不只是是需要國內的同胞,也同樣離不開海外的華人的力量。偉大的中華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正是因為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如果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連幾個小小的藝人都要依靠國別進行抵制了,那和固步自封的過去有什麼分別?受到抵制的如果只是這些藝人的收入,可能影響無足輕重,但讓整個海外華人特別是大多數踴躍支持內地發展的華人心寒,那就是得不償失了。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