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之死,到底是誰謀殺了這個女人?

前幾天重溫了經典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記得最初接觸松子的時候是B站的一道題,——松子死前手裡拿著的是什麼?

——名片

松子之死,到底是誰謀殺了這個女人?

影片由松子的死而展開,而作同樣面對人生低谷的松子的侄子笙被父親拜託收拾松子的遺物,在整理的過程中,笙逐漸的瞭解到松子的一生。

因為妹妹體弱多病,而從小缺乏父愛的松子,發現只有在自己做鬼臉的時候才會逗父親開心,美麗而敏感的松子便將這種“討好”式鬼臉刻入骨子裡,之後的生活中一旦遇到緊張,或造成對方不愉快的時候便會用這種鬼臉緩解對方的情緒。

松子之死,到底是誰謀殺了這個女人?

松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學會了討好別人獲得關愛,她努力的想要做好想要得到別人的愛,但命運好像總是在跟她開玩笑。因為包庇偷錢的學生而被學校開除後,終於將自己的情緒都爆發在妹妹身上,從而與家人斷絕了關係。

失去了父愛的松子遇上了作家男友,而勵志寫出暢銷書的男友卻因難以承受精神的壓力在松子面前選擇了自殺。而後松子成為了同為作家卻總是敗給前男友的那個男人的情婦,而後卻在對方妻子發現兩人關係後而告終。

松子之死,到底是誰謀殺了這個女人?

那時的松子又一次失去了愛,她選擇自暴自棄做起了浴室女郎,卻因失手殺了之前的同伴而選擇了逃亡。在逃亡中她遇見了理髮店的老實人,兩人度過了一年平凡幸福的生活。而這種生活在警方的到來之後結束了。

松子之死,到底是誰謀殺了這個女人?

監獄中松子因為覺得外面有人等她,這種被愛著的感覺促使她重新活了過來。可在出獄後卻發現那個老實人早已娶妻生子。松子開了自己的理髮店,遇到了曾經的獄友兩人相伴共同賺錢。直到遇到曾經偷錢的學生兩人以為可以相伴在一起,卻沒想到因為黑道關係學生入獄,因為愛松子,糟糕的他選擇遠離松子,出於那天等在監獄門口的松子那麼幹淨單純,可他還是選擇了逃走。

松子之死,到底是誰謀殺了這個女人?

放棄了被愛的松子,找了一處跟家鄉很像的地方獨居到53歲,終於又剪刀曾經相伴的朋友,朋友給給了松子一張名片希望能她一些幫助。這樣的相遇讓松子十分羞愧,她將名片扔掉可當松子一個人躺在家裡的時候,她意識到不想再要這樣的生活,可就在她回去剛找到那張沾上汙垢的名片時卻被一群孩子嫌棄死於亂棍之下。那一刻我才懂松子死前握著的不止是名片,也是她對生活的希望。

松子之死,到底是誰謀殺了這個女人?

影片的導演中島哲也,並不是一個多產的人,他的影片總是會通過多視角敘述,和華麗色彩等特殊的表達形式來襯托平凡故事背後的悲涼。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部電影不僅堪稱日本主流電影的經典之作,也成就了中島哲也在當代日本影壇的重要地位。

作品中多次提到“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最早是詩人寺內壽太郎創作的的,而後太宰治在《二十世紀旗手》中作為副標使用了一次,當代文學作品中,基本上沒有哪個文青會不知道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太宰治與他作品中的角色一樣,一生都籠罩著濃郁的悲劇色彩,“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最後用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用生命詮釋了這句話。

松子之死,到底是誰謀殺了這個女人?

也許日本文學基因中多少都包含著一種絕望,彷彿長期揹著巨大的壓力沒有釋放的出口,細膩的感情和極度敏感悲涼的角色總能映射到許多人。

電影並沒有可以的渲染這種悲涼絕望的氛圍,而在很多事情發生的時候松子其實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松子的一生都在努力的愛,讓別人感受到自己的愛,正是因為她的渴望讓她逐漸變得卑微絕望,當她一次次失去愛的時候,她卻也開始選擇不愛自己。

松子之死,到底是誰謀殺了這個女人?

很多時候角色同我們一樣,總是在遭遇挫折時選擇逃避,也總是在難以面對的時候選擇鑽牛角尖,但其實問題總是有很多面,松子到最後其實一直被人愛著,在她離家之後父親每一頁日記都是松子。作家男友因為不想因為自己控制不住的情緒而再傷害松子而選擇死亡,那個理髮店的老實人,或許真的想照顧她一輩子。那個偷錢的學生總是通過一些不成熟的方法來表達自己對松子的愛。

松子之死,到底是誰謀殺了這個女人?

在我看來這並不是一部致鬱的片子,有人覺得松子的遭遇很可悲,可我卻覺得她的一生都在盲目追求,才使她逐漸走向了可悲。

像松子一樣渴望被愛的人有很多,但請在愛別人時,多愛自己一些,我們都不是松子,也都還有機會,請活成自己的樣子。

松子之死,到底是誰謀殺了這個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