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故事:那年代因小事,母親摔了收音機

如今,父親與母親都是耄耋老人了。他們兩人從初中以同學相識,到後來以戀人相交,再到後來“有情人終成眷屬”,生兒育女,相伴走過大半個世紀。他們經歷過很多,在國家大時代背景下,他們這些小人物也免不了跟著大時代起起落落,演繹出各種故事。

母親性子急,好勝爭強,喜歡與人閒話家常,說些東家長西家短,婆婆媽媽,誰是誰非之事,她那一張利嘴,得理不讓人的。父親性情和順,喜歡讀報看新聞,關心時事政治,愛評論熱點事件,但被母親惹發火了也會動粗的。兩人一起生活了大半輩子,其間免不了磕磕碰碰,吵吵鬧鬧。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如今我們幾個孩子都離家在外工作,家中常只剩下他二老相對而伴。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他們開始互稱“老伴”了。母親喜歡懷念過去,追憶往昔,感慨起來,常對父親嘆說:“老伴啊,想不到我們伴著伴著就那麼老了呀,大半輩子就這麼過去了。”

有一天,母親和父親閒聊間,提起塵年舊事,不知因何觸及傷心處,開始訴說她當年受到的委屈,翻著舊賬,埋怨父親當年的不是。父親當然不服,反駁她,兩人因此吵起來。母親舊事重提說:“你當年十分反動消極——經常聽反動電臺。”父親也反唇相譏說:“你當時革命最積極!你們單位組織跳忠舞,你跳得最歡最積極。”母親質問他:“我跳舞怎麼了?我就是忠於毛主席,由衷感謝他老人家。沒有他老人家,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的今天。”父親也質問她:“那我聽聽電臺,怎麼就反動了呢?”繼而批評她:“你這個人沒文化,不讀報不看新聞,不關心國家大事。頭髮長,見識短,就知道雞毛蒜皮小事,說過沒完沒了。”母親不服說:“你當年是在大城市工作,就算見聞信息比我在小地方多那麼一點點,也不過是個基層小職工,就算天天讀報看新聞,你又能知道什麼國家天下大事,說我呢。”父親得意說:“我們聽國外電臺,從那裡先知道了很多大事件呢。好比當年林某事件,當時國家沒有通報,很多人還不知情,人家電臺就已經報道了。我們聽到開始都不敢相信,然後留心看報紙,果然發現蛛絲馬跡,那一段時間國內新聞報道全沒有提及那個人了,於是我們就猜測,這事可能是真的了。果然沒過多久,國家就公開報道了這事,證實人家報道的消息原來是真的。而你呢,頭腦簡單,思想封塞,自已不關心國家大事也算了,還不讓人關心了,還怪我聽電臺了,真是可笑之極。”又翻舊賬說:“你那次還把我的收音機給摔了,我還沒跟你算這筆賬呢。”母親想起前事,不覺就好笑起來,於是兩人停火休戰,和好而初。

母親當年為何會摔了父親的收音機呢?這事說起來是一個笑話,聽起來也是一個笑話。原來父母年輕時,因在不同地方工作,相隔千里,不得不分居兩處,每年要輪著利用探親假才能團聚。有一年,母親帶著當時年幼的姐姐到父親工作的地方探親。有一天晚上,母親回到父親宿舍,見父親正在認真聽收音機,便問他在聽什麼,父親一時高興,告訴了出來。母親一聽他竟然在收聽國外電臺,心一驚,臉色突變,快步過去搶過收音機往地下重重一摔,一手指著父親罵:“你居然敢聽這個,讓人知道可不得了。你,你這是反動!”當時的收音機是個稀罕物,相對當時的工資收入,價格不低呢。父親省吃儉用幾個月,好不容易才買了一臺收音機,那刻見母親一手給摔了,急忙拾起來檢查,發現收音機不響了,被摔壞了,當時心痛得不得了,氣得當場和母親吵起來。母親很快也意識到自已反應過激了。因為那時收音機很容易接收到外來電波,收聽國外電臺對國人是一件公開的秘密,這在當時信息封閉的年代,被很多人作為一種信息來源,一種娛樂消遣。

母親曾為自已辯解,說她那次摔收音機是因為想到兩人長年分居,好不容易團聚一次,那時她要一面工作,一面照顧兩個孩子,十分不易,探親到了父親那裡,滿以為他會多點關懷自已,誰知他仍是隻顧著自已的娛樂,不知體諒,不懂憐惜妻兒,她是一時著惱委屈了才借題發揮,摔他收音機的。而且那次因為衝動摔壞了收音機,不得不拿去修,又花費不少錢,著實令她懊悔心痛了好一陣呢。

父母很少和我們後輩談論那個年代,但摔收音機的笑話,他們偶爾會提起,說一回,大家笑一回。從前年少時,我常覺得父母那個年代的人行為及思想都很荒唐很可笑。現在知道是自已從前的想法太天真太可笑了。

\u00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