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覺得現在的溺水事故很多

近些年來,幾乎幾年都會聽說周邊有人溺水或是在看到學生溺水的新聞,每每總是唏噓不已。同時,也總在想一個問題,小的時候很少聽說溺水的事情,現在身邊每年都有,問題出在哪裡了?

回憶小時候,特別是十來歲左右,正是頑劣的時候,父母根本沒有時間來照看我,隨便找個機會偷偷溜出來,到堰塘裡甚至到河裡洗個冷水澡,摸魚,抓蝦,都是常有的事。

為什麼我們總覺得現在的溺水事故很多

小時候野泳

為什麼我們總覺得現在的溺水事故很多

水深危險

當然,我也總要為無知的行動付出一些代價的。比如,手被劃了,腳被玻璃刺了,腿被鐵釘戳了,流過多少次血都記不得了。但比這更嚴重的是,也經歷過幾次“鬼門關”。我能記住的,以及聽長輩講的,算起了至少也有3次了。一次是在學校時,在溝渠邊玩耍,不小心划進去了,在水裡撲騰了半天,好在抓住一條樹根給爬了上來。一次是跟幾個小夥伴到堰塘裡學習“狗刨”,掉到深坑裡面,結果是我表哥伸手把我給拉出來。還有一次是在堰塘的埠頭上玩水落水了,讓路過的鄉鄰給拎了上來。

初生牛犢不怕虎,正是懵惑不知天的年紀,什麼都敢想敢幹,只要逮到機會,仍然會下水。好在,再沒出過意外,還基本把各種游泳的樣式都摸到了一個皮毛。直到十二三歲,上了初中,人才老實了,基本就再也沒下過水了。

回到開頭提出的問題,為什麼現在溺水的會這麼多呢?仔細想一想,我想至少有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對水情的掌握不一樣。我們小時候沒有什麼可玩,整天就在一個非常小的圈子內跑來跑去,活動半徑幾乎不超過1000米,哪裡有個鳥窩,哪裡有顆竹子適合做魚竿,哪裡有個樹叉可以做彈弓,都是清清楚楚的,更別說堰塘裡的水有多深,有什麼魚。所以,我們的膽大是建立在對周邊事物基本掌握的前提下,我們敢下水也是建立在對水情的充分了解的前提下的。反觀現在,肯定做不到這樣,絕大多數溺水事故都是貿然下水,在陌生水域下水造成的。

二是安全防護措施不一樣。別看我們小時候膽大,實際上也是做了相當的安全防護措施。我們會想盡辦法弄到一個輪胎,充氣後當作游泳圈來使。家裡有條件的,會買來救生衣。實現沒有的,也會拿一個水桶,空桶倒扣在水裡,也能非常輕鬆地把你浮起來。再看看現在的,溺水的肯定沒有做安全防護。

為什麼我們總覺得現在的溺水事故很多

安全防護

三是自救的本領不一樣。我有好幾次,在水中腿抽筋、腳抽筋,但好在我把基本功踩水、潛水和仰泳學會了,在平靜的水情下,足以把自己浮起來,能夠自保。即便是累了遊不動了,也能躺在水面上休息,不至於擔心遊不回來。現今溺水人員的技術我不從得知,但我想,如果有上面這些自救本領,至少應該確保自己無虞。

當然,上面三個原因都只是根據我的情況猜想,不一定正確。

歡迎大家進行補充和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