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趣事

鄉愁記憶|我的童年趣事

我出生在皖北一個普通家庭。我小的時候,家人鄰居總是誇我聰明,其中一個例證就是,兩三歲的孩子大多隻會寫“2”這個數字,而我會再加一個斜線,再點上一個“• ”,瞬間變成一個活靈活現的鴨子。但後來我慢慢懂事後,心裡一直納悶:既然我那麼聰明,怎麼到了8歲父母才送我上小學呢?

家裡父母是雙職工,經濟條件也不是很寬裕。我小時候,家裡沒請什麼保姆、小時工,也沒有鄉下親戚來照看我,我只有待在家裡留守。記得我媽上班走時,總是叮囑我一句話:“我走了,把門看好。”她一走,我就搬著喜愛的小板凳端坐在門口。等我媽下班回來一看,我還在門口坐著。我媽哭笑不得,說你這孩子怎麼就坐著一動不動呢?我驕傲地回答:“媽,門看好了,咱家門還在!”

小學的時候,我的學習模仿力特別強。記得看了卓別林的無聲電影《摩登時代》後,我就在校園裡模仿卓別林走路的樣子。沒有文明棍,我就拿姥姥的柺杖;沒有大皮鞋,我就穿爸爸的大膠鞋。表情動作模仿得惟妙惟肖,課間的時候,逗得老師同學前仰後合。

我的學習成績在小學的時候還不算差。我學習有個竅門,就是前一天把老師要講的內容看一遍,第二天老師提新問題的時候,我就能搶答的更快更好。但這樣也有不好一面,因為老師講的東西都是我看過的,上課時我就不怎麼聽講。常常老師在上面講,我在下面嘀咕。有次老師不得不批評我:“季峻宇,不要在下面說小話,再說,讓你來講臺上說。”沒想到沒過幾天,老師真的把我請到了講臺上,因為她有急事不得不回家一趟,讓我幫她把剩下的課時講完。

那時上課的時候,臺下同學嗡嗡的講話聲幾乎能蓋住老師的講課聲。所以老師開始講課的時候就大聲警告:“上課要說話,必須先舉手!”有一次,老師講了20多分鐘課後讓同學們提問,大家都舉手,我也舉手。不知老師是不是故意的,最後一個才叫我:“季峻宇,你要問什麼問題呀?”我站起來回答到:“老師,我沒問題。”老師似乎很得意自己的判斷:“就知道你是跟著瞎搗亂。”我急忙解釋到:“不是,老師,我同桌他有問題……”等我低頭看了看我同桌的地面,溼了一大片,然後不慌不忙地說:“老師,不用了,他已經解決完了。”

別看我現在入駐了今日頭條號,文章寫了十幾篇,粉絲幾十個,其實,小時候我功課學得最差的就是語文。老師讓用“不但……而且……”造句,我造的句子是“晚飯的時候,我們家不但吃了紅燒肉,而且還吃了臭豆腐。”結果,老師給了這麼一句評語:“你們家不但吃得好而且吃得有滋有味!”

寫作文我就更不行了。小學三年級,老師讓寫《我的……》,我想拍老師馬屁,就不再寫《我的爸爸》《我的媽媽》《我的同學》了。記得作文中有這麼幾句:“夜深了,我看見老師家的窗戶還亮著燈光。燈光下,老師在一絲不苟地給同學們批改作業。看著老師兩耳的白髮,我的眼淚止不住流下來。我想,老師多麼像我手裡的這根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老師,我們永遠懷念您!”

後來,老師給我寫了這麼一句評語:“我一直在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