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愛軍、王瑾:借鑑國際組織運營模式,推進“一帶一路”城市合作

導讀:

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了解國際化的話語體系、採取國際化的運營模式、建立國際化的合作機制。國際組織作為從事國際發展合作的機構,在推動國際發展合作領域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其模式與經驗對“一帶一路”城市發展合作有積極的借鑑意義。本文剖析了“一帶一路”國際發展合作面臨的挑戰;選取了若干代表性國際組織,對其項目運營模式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比較研究;並就如何借鑑國際組織運營模式推進“一帶一路”城市國際發展合作提出了對策建議。

邱爱军、王瑾:借鉴国际组织运营模式,推进“一带一路”城市合作

邱愛軍,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王 瑾,西安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發展部部長、助理研究員

國際發展合作的核心是“發展”,1981年,世界銀行在中國的第一個貸款項目,既不是修路,也不是架橋,而是用於支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8所重點高校的“大學發展項目”[1]。2018年7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會見世界銀行前行長金墉時指出: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在國際規則基礎上,通過共商共建共享,促進國際發展合作[2]。發展取決於觀念理念的改變、取決於知識技能的改變、取決於合作方式的改變。國際組織作為從事國際發展合作的機構,積累了豐富的發展項目經驗,對於推進“一帶一路”城市國際發展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帶一路”國際發展合作面臨的挑戰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這一倡議已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化為現實,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方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明確投出了支持票和信任票。通過“一帶一路”合作,東部非洲有了第一條高速公路,馬爾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白俄羅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轎車製造業,哈薩克斯坦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出海通道。“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在基礎設施建設、經貿合作等領域的成就斐然,但同時“一帶一路”國際發展合作還面臨新的挑戰。

(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展迅速,對沿線國家的城市瞭解不足

2011年3月19日,從中國重慶到德國杜伊斯堡的“渝新歐”集裝箱貨運班列發車,標誌著中國和歐洲之間的鐵路貨運新模式——“中歐班列”正式開通。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年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2000列,中國境內開行城市56個,通達歐洲15個國家的49個城市。[3]但是,媒體報道中有關中歐班列開通的信息較多,對中歐班列國外通達城市的情況介紹不多,從“中國‘一帶一路’網”的“國際合作”專欄看,只有“一帶一路”國家的簡要信息,既沒有地方主題欄目,也沒有關於沿線城市的情況介紹;在“基礎數據”欄目,雖然介紹了一些“一帶一路”援助項目信息,如2017年9月中國派出的醫療隊赴巴基斯坦提供援助,在巴基斯坦瓜達爾醫療急救中心半年接診中巴患者1000多人次。[4]但對瓜達爾的整體醫療狀況並未介紹。事實上,合作發展項目需要更多地瞭解合作對象,瞭解沿線國家的城市。

(二)“一帶一路”國際發展合作需求強烈,資金支持運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2017年5月,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全球有70多個國際組織派代表參會,其中籤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的國際組織多達29家。習近平主席在論壇開幕式上承諾:中國將在未來3年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600億元人民幣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資10億美元,;向有關國際組織提供10億美元。[5]一年多來,簽約國際組織業已開展了一系列促進“一帶一路”合作的活動。如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主辦的“一帶一路:發展綠色經濟搭建城市可持續發展之橋”活動廣受歡迎,參會國家從2016年的25個增加到80個;城市從50個增加到150個。[6]但是,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成立不到一年,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戰略規劃、政策指導工作還有待深入研究;“一帶一路”國際發展合作項目資金申請條件和程序還有待完善;社會資本參與“一帶一路”國際發展合作項目的機制還有待建立。

(三)“一帶一路”城市結對數量多,發展合作項目的數量還不夠多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來,各地紛紛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支持企業“走出去”投資、支持與沿線城市結對合作。例如,截至2018年6月,安徽與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所有14個聯邦主體建立了直接交往關係,雙方各類互訪團組累計300餘批次,舉辦人文活動近100場;截至2018年12月,福建與泰國孔敬府、馬來西亞沙撈越州、越南廣寧省等正式結為省級友城,省、市、縣三級國際友城超過100對。[7]目前的交流活動政府主導色彩較為突出,多以促進貿易往來和招商引資為主,一些企業雖然已經開始資助發展項目,如中國進出口銀行對塞內加爾等國實施了“打井工程項目”,但是,社會對發展合作項目的重視還不夠,與“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的需要相比,發展項目還遠遠不夠,亟需將發展項目經驗總結提煉,複製推廣,讓沿線更多的人民受益。

(四)企業“走出去”數量多,國際發展合作能力建設不足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合作穩步推進。據商務部信息,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共在46個國家建設初具規模的境外經貿合作區113家,累計投資348.7億美元,入區企業4542家,中國在外各類勞務人員99.6萬人。[8]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說到“講好中國故事”,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宣傳部門、使團使館、專家學者,事實上,這些數量巨大、常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城市工作的一線人員才是中國故事的重要“宣講者”,如何發揮在外企業員工的作用還有待探索。

國際組織在探索國際發展合作項目方面有龐大的網絡,有靈活多樣的籌資機制,有成熟的運營模式,有專業權威的專家隊伍。瞭解這些資源和模式對“一帶一路”發展合作項目的開拓與實施極為重要。

國際組織發展項目的運營模式

國際組織通常包括政府間國際組織和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其核心特徵是從事國際合作,通常以聯盟或聯合體的形式存在,或者依靠成員間的合作來謀求共同利益,或者通過成員間合作推動共同理念的落實。根據《國際組織年鑑》統計,20世紀初,全球僅有國際組織200餘家,20世紀50年代發展到1000多家,截至2018年,全球已有國際組織7萬餘家。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經濟論壇、地方可持續發展協會等國際組織的實踐看,在城市國際合作領域,國際組織發展項目的主要運營模式如下。

(一)國際組織通過龐大的會員網絡運作項目

1. 國際組織具有強大的國家會員網絡

聯合國是最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現有會員國193個,幾乎覆蓋全球所有國家,我們僅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為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成立於1946年,使命是幫助世界各地的兒童實現他們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基本權利。截至2017年,兒基會在19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工作,在126個國家設立了辦事處,1979年兒基會在北京設立駐華代表處。兒基會通過與政府簽署“發展援助框架”和“國別合作方案行動計劃”,一方面確定其戰略指引和工作重點領域,另一方面表明雙方的鄭重承諾,從而保證了後續工作得到所在國政府的支持,包括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本週期中國“發展援助框架”的重點領域目標之一就是提升中國參與國際合作的效果,使中國和世界均從國際合作中受益。[9]

2. 國際組織具有廣泛的城市會員網絡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非政府組織不僅規模越來越大,而且越來越活躍。20世紀初期,國際非政府組織只有100多家,到21世紀初期,已達到40000多家。[10]到2010年,已有3420個國際非政府組織獲得了了聯合國的諮商地位。[11]這些國際非政府組織有著遍佈全球的會員網絡和信息網絡。我們僅以聚焦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地方可持續發展協會——宜可城為例。宜可城是致力於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化的城市和地方政府合作組織,致力於通過推動地方行動,支持城鎮堅持低碳發展和韌性建設。目前在全球五大洲設有22個辦公室或代表處,有來自全球124個國家的1500多個會員城市或地方政府,項目活動涉及3500多個城市[12]。宜可城的項目活動區域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契合度較高。2018年宜可城東亞秘書處在北京設立代表處。

3.國際組織具有權威的行業意見領袖網絡

國際組織大多都搭建了各種各樣的交流平臺,其中,世界經濟論壇就是非政府間國際組織中最具影響力的交流平臺之一。1971年,現任論壇主席、日內瓦大學教授克勞斯·施瓦布在瑞士日內瓦創建了世界經濟論壇。世界經濟論壇致力於推動公私合作的非官方、中立的國際組織。論壇通過戰略合作伙伴,準戰略合作伙伴、行業合作伙伴、地區合作伙伴、機構會員、論壇會員、技術先鋒等會員形式開展與機構和企業的合作,並構成其強大的會員網絡。其中,最大的網絡是戰略合作伙伴網絡,由1000家全球領先的企業組成,他們代表了不同的地區和行業,致力於改善全球狀況。在此基礎上,論壇還設立了專家網絡、全球未來理事會、全球傑出青年、全球青年領袖、技術先鋒、文化領袖、青年科學家等七大社區,匯聚思想精英,促進交流溝通。

(二)國際組織形成了以服務為導向的、靈活多樣的籌資模式

1. 政府資助為主,項目募集為輔的籌資模式

聯合國作為全球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其附屬機構的經費以聯合國成員繳納聯合國會費為主,但企業和私人捐贈資助的比例也在逐步上升。兒基會的資金來源分為三個渠道:一是成員國家政府資助,通常以會費的形式體現;二是私營部門包括個人的捐助,通常通過兒基會國家委員會或其他形式募集,包括小微捐贈、賀卡和禮品銷售、企業合作伙伴專項捐助等;三是聯合國系統其他機構、政府間機構和非政府機構的資助。2017年兒基會的預算總規模為65.77億美元,來自政府及政府間機構的資金僅佔到59%。

2. 城市贊助、項目申請、技術服務的籌資模式

會員費收入。宜可城作為一個非政府國際組織,雖然沒有固定的政府捐助,缺乏聯合國系統的穩定性籌資,但1500多個會員城市按照所在區域、人口規模和人均GDP繳納年費。辦公室費用一般由所在城市贊助設立,如2012年首爾市政府資助設立了宜可城東亞秘書處(首爾);申請項目經費。活動經費主要通過申請項目獲得,來源包括:地方政府、國家政府、歐盟、多邊銀行、基金會等;技術服務費收入。通過提供培訓、組織活動、撰寫案例研究報告等方式獲得技術服務費。例如,2016年,貴陽市成為宜可城在中國的第一個正式會員城市,此後,宜可城與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合作,組織召開了綠色循環經濟論壇,開展案例交流分享,應用宜可城積累的可持續城市網絡,推動了貴陽在低碳、綠色、循環經濟等領域的國際化。

3.個性化年費、定製報告、品牌營銷的籌資模式

個性化年費收入。世界經濟論壇雖然是一個非盈利機構,但因其服務產品符合市場需求,其籌資模式也較為獨特,會員年費並不統一,而是量身定製。例如,論壇主要資金來源是企業會員費,論壇會根據企業的不同需求,為其量身定製多樣化的參與方案,從戰略合作伙伴到普通會員,會員費也從六十萬瑞士法郎到六萬瑞士法郎不等[13];研究報告收入。在定期會議的基礎上,為了更好的提供智力支持,世界經濟論壇的研究團隊也通過出版物等形式為利益相關方提供競爭力、性別平等、信息技術、包容性增長與經濟發展等四大領域的前沿數據分析報告,收取一定費用;品牌合作收入。城市申請舉辦世界經濟論壇區域會議,如阿聯酋的全球議程峰會、中國大連和天津的新領軍者年會,舉辦地城市提供會議支持費。此外,論壇還接受企業或私人的捐贈及贊助等。總體上看,世界經濟論壇聚焦論壇,強化品牌服務,創造了不菲的收入。據統計,2015年論壇收入達2.05億瑞士法郎[14]。

(三)國際組織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項目運作模式

1. “種子錢”、試點示範、漸進式推動政策改革

用“種子錢”組織示範性活動,發揮試點的引領作用,由點到線,由線及面,漸進式推動政策改革是聯合國系統國際組織主要的項目運作模式。兒基會在中國與原國務院體改辦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現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共同實施的“家庭與社區支持”項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項目本著“以兒童為中心、以家庭為基礎、以社區為依託”的原則,為兒童及家長提供支持,具體運作方式如下:

一是通過參與式《兒童權利公約》培訓,轉變了成人對兒童的態度和看法,促進了兒童對社區事務的參與。例如,北京試點懷柔區楊宋鎮組織鎮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鎮司法所工作人員參與了《兒童權利公約》培訓後,積極支持試點引進了新西蘭家庭圓桌會議機制,創新了社區兒童矯正工作方法,為問題青少年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幫助教育方式。

二是通過借鑑國際經驗,增強了社區對兒童的支持與服務。如上海試點盧灣區打浦橋街道引進了兒基會開發的“小腳印”兒童早期教育社區機制,在社區提供了分享早教理念平臺、開闢了社區“同伴活動”的場所等創新做法,為兒童友好型社區建設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三是通過實踐與研究相結合漸進推動政策改革。兒基會一直強調項目資金是“種子錢”,要通過項目試點延伸項目干預,逐步推進對政策的影響。比如“家庭與社區支持”項目全過程貫穿了社會工作職業化政策的推進,間接推動了中國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考試製度的實行。

2. 創新理念、自下而上、實驗推動的運作模式

開展創新性城市實驗活動可以將可持續發展理念、低碳出行方式等理念在社區活動中實現“植入式”宣傳,讓社區人成為主動宣傳者,從而實現自下而上的理念創新。宜可城在韓國開展的“無車月”活動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

2013年10月,宜可城與韓國水原市Haenggung-dong社區(簡稱H社區)合作舉辦了第一屆“無車月”活動,倡導居民嘗試在一個月內杜絕汽車出行,採取汽車以外其他更為低碳的綠色出行方式。由於“無車月”活動實施難度較大以及可能降低居民生活的便利性,項目在徵詢初期遭到了居民的反對和質疑。但是水原市政府通過投資道路基建、翻新商店住宅外立面、拓寬人行道等措施,提升行人和騎行者的體驗,逐漸獲得居民的支持。據統計,水原市政府為“無車月”活動共投入1050萬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用於基建。這些投入一方面為社區發展增添了信心,另一方面也直接推動了“無車月”活動的順利實施。[15]活動期間,人們使用自行車、新型平衡車、腳踏車等綠色方式代替汽車出行,親身體會到了綠色出行的舒適度,也看到了低碳生活的可能性。活動結束後,低碳生活方式在社區得以延續,繼續開展“無車日”活動,並限制社區街道機動車行駛速度。綠色出行方式不僅減少了碳排放,也提升了社區商業價值,地產也隨之升值。

通過宜可城在其會員網絡以及相關國際合作平臺對水原市實驗創新活動的推介,水原市已成為生態出行的國際學習中心。2015年10月,南非約翰內斯堡的一個社區也舉行了“無車月”活動,參與者多達15000餘人。[16]

3.搭建思想交流平臺的商業化運營模式

國際合作的務實推進需要深度的思想交流,而深度交流需要藉助有效的交流平臺。世界經濟論壇就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交流平臺搭建型非政府國際組織。論壇採取了完全商業化的運營模式,為互聯網+時代知識服務產品商業化運營提供了參照。

匯聚行業精英企業代表。世界經濟論壇的會員企業一般都是其所屬行業或國家中的頂尖企業,行業涉及建築、航空、科技、旅遊、食品、工程和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這些會員企業對本行業或所在區域行業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世界經濟論壇對全球發展趨勢的判斷通過會員企業會影響輻射到多個國家、地區和行業。

聚焦冬季達沃斯。每年年初,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達沃斯小鎮舉辦年會,又稱冬季達沃斯,每年邀請多個國家的首腦、央行行長、企業總裁、全球知名人士,共同商討全球經濟熱點,探討和制定全球、區域和行業議程。截止2019年共舉辦了48屆年會。達沃斯為參會的會員企業、政府代表、學術界代表等提供了高端交流平臺,已成為討論全球問題的權威平臺,進而間接促進了國際經濟合作與交流。

推出精細化產品。除了冬季達沃斯論壇,世界經濟論壇每年還推出了新領軍者年會、全球議程峰會、行業戰略會議、區域和國家戰略會議等活動。同時通過項目合作、專題研究和虛擬網絡平臺交流的形式促進行業和會員夥伴深入交流。經過多年的發展,世界經濟論壇已形成了會議加研究,實體加虛擬,跨越多個行業和領域的多層次互動交流網絡,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非官方交流平臺之一。

(四)國際組織積累了權威專業的能力建設資源

1. 實地經驗、需求導向的能力建設資源

兒基會的能力建設不僅是系統性的,而且以項目為依託。1979年至今,兒基會已在中國開展了160多個項目,培養了大批兒童發展項目的專業人員。[17]2017年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政府與兒基會簽署了《關於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加強合作的諒解備忘錄》。[18]2018年6月,兒基會現任執行主任亨利埃塔·福爾指出:兒基會與各國政府和其他聯合國機構建立了強有力的合作關係,在促進各年齡階段兒童健康成長與發展方面,具有專業的項目設計和實施經驗,完備的項目資金監測評估體系,願就此為中國提供相關支持。[19]

2. 聚焦主題、深根專業的創新型能力建設資源

國際非政府組織直接掌握的資金雖然不多,但擁有素質較高的人力資源和遍佈全球的信息網絡,不斷推出創新的理念和解決方案。在1992年裡約地球峰會上,宜可城因其致力於推進全球城市和地方的可持續發展的成就,作為全球唯一授權的地方政府網絡觀察員參會。1992年,宜可城提出21世紀地方議程,致力於推廣參與性的可持續發展規劃,是全世界首個以此作為主題的全球性活動;1996年,宜可城開展“城市氣候保護行動”,是全球第一個及最大的地方政府反對溫室氣體排放的推廣活動,後更名為“綠色示範型城市”;2006年,宜可城在會員城市探索地方最佳實踐,實驗了先導性生態預算工具。

3. 意見領袖、政商學界資源匯聚

世界經濟論壇通過召集全球優秀商界領袖、政府首腦、政策制定者、專家學者、國際組織代表、青年領袖、技術創新者等,共同研究和探討世界經濟領域存在的問題,促進公私部門國際經濟合作與交流。這些行業精英與意見領袖是世界經濟論壇各項活動及其社區工作背後的主要推動力,這些合作伙伴期待通過互動交流推動積極變革。2017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政府與世界經濟論壇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2018年,在世界經濟論壇冬季達沃斯和天津夏季達沃斯上均設立了“一帶一路”分論壇。世界經濟論壇已成為國際社會了解“一帶一路”的重要渠道和平臺。

推進“一帶一路”城市國際發展合作的建議

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共建“一帶一路”不僅是促進全球經濟合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全球發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模式的重要方式。習主席還多次強調,“一帶一路”建設一定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對國際組織發展合作運營模式的分析顯示,國際組織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龐大的城市會員網絡、靈活多樣的籌資機制、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專業權威的人才隊伍。借力國際組織發展,將有力推進“一帶一路”城市國際發展合作。

(一)借鑑國際組織會員網絡機制,建立“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國際合作聯盟

發揮國際組織分支機構多(如兒基會)、會員城市多(如宜可城)、行業覆蓋廣(如世界經濟論壇)的優勢,聯合城市發展相關的國際組織,建立“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國際合作聯盟。以聯盟為平臺,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城市為基礎,收集整理“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的基本信息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實踐案例,形成“一帶一路”城市資源庫,並與沿線城市在線城市共享資源;以聯盟為平臺,建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城市問題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交流機制,在成果交流的基礎上開展合作研究,加強對沿線國家城市的認識與理解;以聯盟為平臺,組織“一帶一路”可持續城市論壇,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大計,將“無車月”、“兒童友好社區”等先進理念和做法廣泛傳播,並在交流的基礎上,開展需求評估與項目對接,使“一帶一路”城市發展合作務實落地。

(二)借鑑國際組織籌資運作模式,設立“一帶一路”城市發展合作子基金

依託國際組織推動“一帶一路”城市發展合作,需要有較為穩定的資金支持。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明確指出:中國政府將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資10億美元,用於發起中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合作倡議;向有關國際組織提供10億美元,共同推動落實一批惠及沿線國家的國際合作項目。但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發展合作需求相比,資金還遠遠不夠。從兒基會、宜可城、世界經濟論壇的發展項目運營經驗看,以服務或項目為依託進行市場化籌資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為此,建議在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的指導下,依託亞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絲路基金等,設立“一帶一路”城市發展合作子基金。一方面可以針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提出的城市發展合作熱點議題設立具體項目,項目可以向全球開放,供各類國際組織申請,優勝劣汰;另一方面可以借鑑聯合國系統項目實習生計劃,讓沿線青年從“幹中學”,基金可以資助有志於“一帶一路”建設的青年到國際組織工作,特別是到國際組織在“一帶一路”國家的項目中工作學習。培養一批會講外語、會用外語、會以國際化的方式實施項目的青年才俊,未來,這些青年將成為“一帶一路”城市國際發展合作的創新推動者。

(三)借力國際組織項目運營模式,在沿線城市孵化一批國際化的非盈利機構

國際組織既有全球視野,又有規範成熟的運營模式、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還有覆蓋沿線國家的實施項目,由此,國際組織無疑是非盈利機構創新創業的最佳“導師”。例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救助兒童基金會(香港)等國際組織培育的雲南瑞麗婦女兒童中心,已在緬甸木姐市(瑞麗市友好城市)賽木小學開設營養早餐,為105碼孤兒院開設“1個雞蛋的營養膳食計劃”,為將來想到中國務工的孤兒提供漢語教學;[20]受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長期支持的甘肅自然資源能源研究所,已在巴基斯坦推廣移動便攜式太陽能燈,為基礎設施條件差的貧困地區提供照明解決方案,受到廣泛關注和好評。[21]建議通過國際公開招標,在“一帶一路”沿線城市遴選一批有志於“一帶一路”國際發展合作非盈利機構開展“園區式”孵化。

(四)藉助國際組織智力資源,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發展合作能力建設

“共商共建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方面要通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來共享,另一方面要通過相互的瞭解和理解達成共識。“共商共建共享”不應只停留在官員專家學者的宣講中,而應落實到每個具體的項目中,應落實到能力建設中。“共商共建共享”的能力建設要從一般的培訓向以政策研究為基礎的實踐案例式培訓轉變。一是要借鑑國際組織案例式培訓模式,遴選專業化機構與國際組織共同開發“一帶一路”參與式培訓課程;二是要借鑑國際組織“知識分享”項目的經驗,通過國內外專家共同研究,將中國的發展經驗國際化,分享給沿線國家;三是要借力國際組織行業領袖資源,開展“培訓培訓者”項目,選拔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國際發展合作基礎的“培訓者”參加培訓,並研發圖文並茂的培訓小冊子;四是經過培訓的“培訓者”前往“一帶一路”項目所在城市實施培訓。既要讓“共商共建共享”的思想成為“一帶一路”一線近百萬中國公民的共識,也要讓項目在建國家的人民切切實實感受到“共商共建共享”的好處。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公佈的《2018年世界城市化趨勢》報告顯示:世界上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預計到2050年,全球城市化率有望達68%。[22]可見,城市是“一帶一路”的重要載體,“一帶一路”國際發展合作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在“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的成功。“一帶一路”城市國際發展合作的意義不僅僅是在沿線實施一個又一個發展項目,而是將“發展”的新理念、新方法帶到“一帶一路”沿線城市,激發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力、激發城市人民自身的內在潛力,讓“共商共建共享”真正從理念落實到行動中,從政府倡議、政府行動轉變為企業的行動、人民的行動。

【參考文獻】

[[1]]《改革開放結出的豐碩成果——記世界銀行貸款第一個中國項目暨中國教育與世界銀行合作30年》,財政部網站。

http://www.mof.gov.cn/zhuantihuigu/cw30/ZWC/201009/t20100903_337296.html

[[2]]劉華:《習近平會見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加強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新華社,2018年7月16日。

https://www.yidaiyilu.gov.cn/xjbyydyl/xrl/60298.htm

[[3]]《2018年中歐班列開行發運數據及分析總結》,物通國際物流網2019年1月9日。http://inter.chinawutong.com/news/120459.html

[[4]]《一帶一路”醫療合作拓展全球 3年內將落實100個康復助醫項目》, 2019年1月12日。

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62768.htm

[[5]]《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新華社2017年5月14日。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14/c_1120969677.htm

[[6]]《2018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主題日暨“一帶一路”跨境合作論壇於上海成功舉行》。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G07AKIT0519CUIJ.html,2018年1月12日。

[[7]]《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華東篇:突出先發優勢,謀求創新發展》。http://www.chinanews.com/gn/2019/02-21/8760727.shtml

[[8]]《商務部合作司負責人談上半年我國對外投資合作情況》,中國日報2018年7月20日。https://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1807/20/WS5b8cd7f9a310030f813eae36.html

[[9]]《聯合國駐華系統與中國政府聯合發佈<2016-2020年聯合國對華髮展援助框架>》。https://news.un.org/zh/story/2016/01/249912

[[10]]邱偉、劉力:《透視日益走近中國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學習月刊》2005年第5期,第46-47頁。

[[11]]馬芳芳等:《國際非政府組織與聯合國聯繫機制研究》,中國社會組織平臺。

http://www.chinanpo.gov.cn/700101/92592/newswjindex.html,2019年2月18日。

[[12]]https://宜可城.org/en/featured_activities.html,2019年2月18日。

[[13]] Hope, Katie. Ten Things you didn’t knowabout Davos. BBC. Jan. 21, 2019.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46895332,2019年2月18日。

[[14]]蘇寧:《世界經濟論壇:引領全球議題的平臺型智庫》,光明網2015年5月4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05/04/nw.D110000gmrb_20160504_2-16.htm

[[15]]馮婧:《禁止開車的社區:一場生態出行戲劇與三次元的改變》,澎湃2015年8月14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8762

[[16]]《韓國那個禁止開車的社區,現在怎麼樣了?》,中國公路網2015年12月13日。

http://www.chinahighway.com/news/2015/982342.php

[[17]]《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外交部網站2019年1月,

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hdqzz_681964/lhg_681966/jbqk_681968/t311635.shtml

[[18]]《商務部代表中國政府與有關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2017年5月14日。

http://www.gov.cn/xinwen/2017-05/14/content_5193701.htm,2019 年2月18日。

[[19]]《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亨利埃塔·福爾在“‘一帶一路’倡議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高級別研討會上的發言》,搜狐網2018年6月16日。

http://www.sohu.com/a/236184659_614554

[[20]]《瑞麗市婦女兒童發展中心關愛緬甸兒童》,雲南網2016年12月23日。http://news.163.com/16/1223/07/C8V1EQ27000187VG.html

[[21]]《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未來可期》,中國蘭州網2018年6月21日。http://www.sohu.com/a/237031401_137123

[[22]]《聯合國發佈報告預測全球城市人口2050年將增加25億》,中國網2018年5月19日。

https://news.china.com/internationalgd/10000166/20180519/32426897.html

Learning from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perating Model,Promoting Cities Cooperation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bstract:

In aglobalized world, it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the international discourse,operate in an international way, and establish 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to realize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s an organization engaged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have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s in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cooperation. Their models and experiences have a positive reference for thedevelopment cooper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 cities. Thispaper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BRI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t alsoselects several representativ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compares theirproject operating model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mote the BRI citie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cooperation through lessons-learned from those operating model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 operational mechanism,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r cities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