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不搶,不負善良---學《道德經》心得


第三十課 谷 王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爭不搶,不負善良---學《道德經》心得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江河湖海因為處於最底處,所有的水都往低處流,最後彙集成谷王了。《道德經》通過這個自然現象告訴我們為人處事的最好方式也是處下,包容。處下了,人力等各種資源就會傾過來。你看,我們的各種礦藏、石油等自然資源不就是在最低窪的地帶嗎?所以說,處下符合自然規律。

在我們日常工作交往中,大家都願意親近那些處下不爭的人,遠離那種出風頭,事事都爭先的人。甚至幼兒園的小孩子都懂得找一個不爭不搶的夥伴做朋友。可見處下不爭的人多麼受歡迎,得人心。所以,《道德經》裡的智慧不要懷疑,只要照著做肯定不吃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