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晚年:孤高又璀璨的流星,死时无人知晓

1.一切私人物品都留给在中国香港的宋淇,邝文美夫妇(张爱玲挚友)。2.立刻火化尸体,不举行任何仪式,骨灰撒到任何广阔的视野中。——1992年张爱玲遗嘱

张爱玲是一个极其热爱生活的人,对于自己的服饰,鞋子,房间都极其“讲究”,不爱讨别人欢心,只要自己穿着,看着高兴,于她自己就是对的。而之所以变得如此有个性,或许是受到了童年的悲惨遭遇影响,她变得独立,变得自强。即使是晚年,身体已经很难照顾好自己的时候,她仍然选自己一个人走过了最后的时光。

张爱玲的晚年:孤高又璀璨的流星,死时无人知晓

张爱玲晚年是在美国加州韦斯特伍德市度过的。1956年2月,中年的张爱玲为了寻求一个安静的写作环境,来到了美国,也就是在这里遇见了比他大30岁的赖雅先生。赖雅先生是美国一位有名人都作家,活动家,和张爱玲相遇后两人渐渐走到了一起,并成了家。由于赖雅长了张爱玲好几十岁,也就早早地离开人世。此后张爱玲就一个人留了下来,深居简出。晚年选择在异国他乡度过,或许还有一些原因,但于她而言中国是她前半生的家,和赖雅相识的地方是她后半生的归宿。

晚年的张爱玲住在韦斯特伍德市一个环境很幽静的公寓里。每天,她都是待在自己屋子里写作,只有需要生活用品的时候才出门买些咖啡、面包。家里也从不生火煮饭,常常是用微波炉加热买回来的速食好罐头。

张爱玲的晚年:孤高又璀璨的流星,死时无人知晓

因为她是一个人,外出采购一次够她生活很久,所以她的邻居阿妮塔回忆的时候也说,她很少出门,甚至是不爱说话,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老太太。有时阿妮塔会想要帮她买一些日用品,都被婉言谢绝了。

张爱玲的晚年生活非常简洁。空旷的房间里只布置了一台电视,一台收音机,她时常坐在一张灰蓝色的地毯上看着电视,听收音机,吃饭睡觉,甚至不需要用碗筷。她也是知道的,这种极度自闭的生活方式正使得她的身体情况每况愈下。于是她早早就留下了开篇的那份遗嘱。

张爱玲的晚年:孤高又璀璨的流星,死时无人知晓

1995年9月8日,邻居阿妮塔感觉已经很久没有没有再见到这个孤独的老人,去敲门也没人回应,于是找来了警察一起进门查看。出现在她们面前的是一副凄凉的画面:一个瘦小、穿着红色旗袍的中国老人,十分安详地躺在地毯上。桌子上是一叠铺开的稿纸,一支为合上的笔。经过检验,早在几天前张爱玲就已经失去了生机。

张爱玲一生是孤独又耀眼的一生。孤独源于她对人世间的种种看穿看尽,对于浮躁世界的漠视,以及内心对安稳生活的追求,远离喧嚣。但她又是那么的耀眼,即使身居人群外,也引来太多痴迷的人苦苦追寻,似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令凡尘中的人不得不驻足仰视——她那天上人间的才情。张爱玲永最后悄悄离开人世,正如泰戈尔诗中所言的那样: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