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你的大閘蟹還好嗎?

進入夏季,水溫比較高,魚蝦蟹活動量以及攝食量明顯增加,枝角類、橈足類、輪蟲等浮游動物大量繁殖,此時蟹塘水環境處於劇烈變化狀態,經常呈現水質混濁不清,使河蟹、伊樂藻或輪葉黑藻正常生長受到影響,因此必須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調清水質,保證河蟹正常生長。

夏天來了,你的大閘蟹還好嗎?

常見水質混濁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有:

1、輪蟲引起的白霧狀水質。

春夏間初次肥水後發生的可能性很大,用透明水杯取池水對陽光處觀察,可看到一個個小白點在活動,可判斷是輪蟲所致。方法與殺滅枝角類動物相同。

2、植物碎屑引起的白霧狀水質。

肉眼可見大小不等的白色碎片或顆粒物,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這些碎片包含有若干單胞藻、細菌及有機質等,採用二氧化氯全池潑灑1~2次後,再用生物製劑潑灑。

3、魚類過多等引起的泥漿式渾水。

塘中有較多的泥鰍和鯽魚等野雜魚在池中活動,或河蟹因吃食不足而四周覓食活動,引起塘泥翻動而使水體渾濁。可採用“地籠”張捕魚類、增加河蟹投餌量等措施,保證河蟹吃好、吃飽。

4、加水或天氣因素引起河蟹應激反應導致渾水。

進水過急過大會衝起底質引起渾水;溫差過大易引起水體對流運動、池底下有發酵氣體向上泛起影響水質清澈度。蟹塘加水注意要適當提高水位,而且要少量進水,不宜大排大換。陰雨天氣後要全池潑灑生物製劑、底改等藥物以防止河蟹應激反應。

河蟹的生態養殖,應非常注重對水體水質的調控,通過對養殖水體採取定期換水、分階段進行水質調控、定期用生石灰和生物製劑等措施,使養殖水體的水質充分滿足河蟹生長髮育的需要,提高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夏天來了,你的大閘蟹還好嗎?

一、水位調控:

進入夏季特別是高溫期,河蟹的生長速度加快,存塘量進一步加大,這一階段的水位應隨氣溫的漸增而相應調高,控制在100-120cm,高溫季節池塘水位應加至滿塘水位。溝槽底部過深的塘口應經常用增氧劑和底質改良劑,增加池塘底部的溶養,降解池塘底部的氨氮和亞硝酸鹽。

二、池水透明度的控制:

池水的透明度是衡量水質的重要標誌之一,養殖過程中要定期測試水體的透明度,通過換水、加水、藥物調控等方法來調控,保持充足溶養,控制水草密度。

定期對池水進行檢測,推薦南京量子化工科技的多參數水質檢測儀,LZ-W101是一款根據中國人操作習慣而設計的水質檢測儀器,用於地表水、生活汙水、工業廢水、灌溉水等化學需氧量(COD)、氨氮、總磷、總氮、磷酸鹽等檢測,採用冷光源技術,光源壽命長,消除了人為轉動的誤差因素,使用戶檢測過程更簡單 。

三、技術措施:

適量使用生石灰,少量多次,定期選擇性使用生物製劑,定期換水,小排小進,溶養保持在5mg/l以上,高溫久旱會造成ph升高,使用微生物製劑,禁用化學藥物,避免應激反應。

夏天來了,你的大閘蟹還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