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和旅遊融入“棗核”,樂陵棗業轉型十年有成


把文化和旅遊融入“棗核”,樂陵棗業轉型十年有成

8月19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樂陵市節會辦獲悉,該市將在9月上旬棗博會期間舉辦千年棗樹採摘權拍賣,這是樂陵棗業轉型的又一有力舉措。

把文化和旅遊融入“棗核”,樂陵棗業轉型十年有成

據悉,金絲小棗之鄉樂陵境內尚有500年以上古棗樹14321株,是彌足珍貴的棗樹“活化石”。9月上旬,樂陵將對甄選出的域內500年以上和1000年以上的30多棵古棗樹一年的採摘權、冠名權進行公開認籌競拍,競拍成功的個人或單位,將獲得古樹競拍認籌確認書,其所認籌古樹委託所屬專業合作社進行正常養護,認籌者或單位在維護古樹完好性狀的前提下,可享有所認籌古棗樹的冠名權、知情權、收益權。企業、個人均可參與古棗樹認籌活動。

把文化和旅遊融入“棗核”,樂陵棗業轉型十年有成

把文化和旅遊融入“棗核”,樂陵棗業轉型十年有成

把文化和旅遊融入“棗核”,樂陵棗業轉型十年有成

“小棗,對我們而言不僅是農業產品,更是一個歷史、文化符號,背後是當地10萬棗農的生計,我們必須從穩農、保農、促農的角度看待這一產業。”樂陵市委書記樊廷雷說。

近10年來,由於全國紅棗產業供求關係的重新洗牌,樂陵市一直致力於通過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經營模式創新,延伸紅棗產業鏈條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以山東百棗綱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技術研發投入佔營收10%左右,擁有20多項專利,目前有4個企業標準被推薦為行業標準。

樂陵擁有的棗深加工企業數量達到400多家,擁有60多個產品品牌。有當地企業從棗皮中提煉的棗紅素每噸18萬元,棗核可以做成活性炭,此外棗酒、棗汁、棗茶等應有盡有,將初級農產品的按斤賣變成了深加工後的“論克賣、論瓶賣”。每年舉辦的棗博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機構代表來到樂陵,同這些企業進行科研領域的深入合作。

“產業可以實現資本複製,但歷史和文化卻是獨有。”樊廷雷說,樂陵成立了金絲小棗文化研究會,先後聘請國閃一批資深專家學者擔任棗產品暨棗文化的開發顧問。同時,蒐集整理了100多個典故和故事,編輯成書;還拍攝了10多部影視片。通過結合旅遊資源的開拓,打造地域品牌,進一步賦予小棗產業文化內涵。

把文化和旅遊融入“棗核”,樂陵棗業轉型十年有成

把文化和旅遊融入“棗核”,樂陵棗業轉型十年有成

以文會友、以旅結緣,旅遊挖掘著3000年曆史積澱的豐厚紅棗文化。樂陵把成片的棗園景觀和紅色旅遊進行聯合開發,規劃建設了以千年棗林遊覽區為中心的生態遊、以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為中心的紅色文化遊等七大旅遊品牌,使小棗與加工產業、高端旅遊文化業得到了快速融合,提升了金絲小棗品牌的軟性競爭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賀瑩瑩 馬志勇 通訊員 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