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武林外传》和《龙门镖局》都是出于宁财神之手,对于这两部作品,都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喜剧电视剧,但是如果将两个来个对比的话,我觉得《武林外传》要好上许多,因为《武林外传》很重要的一点是——分寸感。

那就有人说了,《龙门镖局》太杂了,太打破常规了,所以不招人喜欢。但是这种形容词应该用在《武林外传》身上才对。两者谈及的时候,其实要加一个时间背景。《武林外传》,出于2006年,《龙门镖局》,出于2013年。(本文讨论的是《龙门镖局》,非1.5版,可能以后有时间会补档)。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2006年的国内喜剧是什么情况?是罐头笑声,是日常化的场景,是20分钟一集的上百集的好几季的故事。(提名《家有儿女》、《炊事班的故事》、《我爱我家等》(一些喜剧用“引导性笑声”,像2006年之前的所有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采用的是“同期笑声”。)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但《武林外传》,就很敢,在这种大框架下玩出花来。当年电视剧市场上没什么穿越剧情,情景喜剧也很中规中矩。《武林外传》,是首部古代武侠背景下的情景喜剧,融传统武侠和现代笑料为一体,演着演着戏突然尬舞,甚至还乱cue都市男女和健康快车和炊事班的故事的剧情。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以至于那个年代第一次看到《武林外传》的时候都是惊掉下巴,哈?拍电视剧还可以这么玩?杂而不乱,喧而不闹,才是让《武林外传》能沉得下来的东西。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一、场景道具的分寸感——简单区分度极高

因是情景喜剧,所以一个场景基本上会拍到它的三面,道具简朴但有代入感,场景简陋但有贯通感。虽然这个二楼是假的,但镜头的切换和这个布局,是不是会让你感觉掌柜的就住在二楼的这间屋子里?还有客房和走廊的关系,以及街道就不一一细说了。就这种有贯通感的场景,会让脑海中对于客栈的整体布局立住,隔着屏幕都能在客栈走一遭,这个分布是非常好理解的。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相比《龙门镖局》来说,场景固然豪华,但是脑海中少了布局,可能和导演拍摄手法有关,会导致观众看的时候代入感变差。甚至过多繁重的装饰也会让画面偏乱,眼睛在捕捉重点的时候抓不住真正的重点,只是被人物带着走。从而产生游离的感觉。你现在闭上眼睛,是不是可以在脑海中把客栈的构图直接还原?小到一桌一椅,大到街道建筑。但是《龙门镖局》的场景呢,是不是感觉差了点什么?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二、剧本台词的分寸感——利落不拖泥带水

这两部剧有一点是相似的,就是他们都喜欢运用口头禅。口头禅要是运用的好,是非常给人物加分的。它构建了一个人物的思考及行为方式,也给人带来最直观的印象。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武林外传》——“额错咧,额真滴错咧……”“葵花点穴手”“排山倒海”“子曾经曰过”“嫂子~~”“帮我照顾好我七舅姥爷”“放着我来”“亲娘咧”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龙门镖局》——“我顶你个心肝脾肺肾!”“我一刀斩到你桃花开!”“有点意思!”“替我问候你主治大夫!”“花擦!”“小爷我一枪崩了你!”“老子信了你的邪!”“我的妈呀,这是要发啊!”“三思,三思,再三思。”“嘎啦嘎啦嘣嘣!”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要真这么比较起来,《武林外传》的口头禅其实并不算多,而且用得很克制。郭芙蓉虽然总是喜欢说“排山倒海”,但她也会有些变种比如“小心我排你啊”;白展堂“找点啊”“信不信我点你”吕秀才酸,天天念着子曰,但他也不是每一集都要子曰,也不是每一次都不让他说完。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就像是你生活中喜欢说“我去”,你也不至于每分每秒都要跟上这么一句对吧。你只有在情绪爆发到一个极高点的时候,哎没憋住出来这么一句。比较一下“帮我照顾好我七舅姥爷”和“替我问候你主治大夫”这两句吧。我听燕小六这句话不尬,但是我听吕青橙这句话就别扭,为什么?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因为燕小六他不会功夫,他就是干打雷不下雨,他吼的声比谁都大。但他是为了跟你拼命吗?不是,他是为了恐吓你罢了。所以他拉着长音喊这个口头禅,是符合他人物性格的。他一边喊一边挥刀,等着你认怂。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但吕青橙真没必要用这个台词。她武功在全江湖都能排得上名,她想打谁直接打就好了,高手哪有那么多废话要说?我还觉得她边说台词边出招影响了她的出招速度呢。(这里需要用上老白说展红绫那句“打架讲究个稳准狠,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干哈啊?“)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葵花点穴手”“排山倒海”作为出招时说的话,简短干脆。甚至老白不念,或念仨字念一个字,他也照样能点人。试着想一下,如果老白每一次出招都要完整的把“葵花点穴手”这五个字念全了,你什么心情?是不是觉得他可多废话了。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用口头禅是一个塑造人物的好方式没错,但同时这也是一个“投机取巧”的方式。抛下口头禅,你的其他语言也应该显示出你的逻辑思维。我看《龙门镖局》的时候,我感觉口头禅密集,每一集我都能看到好几次口头禅,甚至到后来想起一个人我就能很快得想起他的口头禅。但是除了口头禅以外的东西呢,好像记忆就都不是很深刻了。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武林外传》的经典在于他可以翻来覆去地咂摸,每一句台词都恰到好处,多了累赘少了不够劲儿,尤其是前四十集,精炼简单,看得酣畅淋漓节奏极强。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三、演员表演的分寸感——连呼吸都刚刚好

这个part不展开说。有一些可能是剧本设置上的问题,我就整合在这里一起提出来了。

《武林外传》六个主角——佟湘玉、郭芙蓉、白展堂、吕轻侯、李大嘴、莫小贝,他们的表演默契十足,真正做到了人戏合一。他们不管是日常相处的语气还是平常的动作,都给我一家人的感觉。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还有邢育森和燕小六的表演也都可圈可点,祝无双虽然弱了一点点,但其实是她不太擅长演喜剧,相比其他几个喜剧演员来讲有些小突兀,但也是很不错的水平了。八十集看下来,演技真的跟不上的是南宫残花,她那集演得跟白开水似的一点味儿都没有。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喜欢看他们一起吃饺子这集他们平常会损对方几句,但真正有事了绝不含糊。小郭第一次包饺子,湘玉会偷偷跟众人说给她捧个场;大嘴准备和蕙兰约会,所有人帮他打扮夸他最好看;偷听白展堂和展红绫讲话那次,小郭的表情极为丰富,听到老白夸湘玉,她笑得比湘玉还开心。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打动我的不只是爱情啊,还有他们像一家人一样的亲情。

《龙门镖局》的八个主角——盛秋月、陆三金、吕青橙、白敬祺、蔡八斗、邱璎珞、温良恭、糊糊,除了糊糊以外其他人的表演都还ok。(千万别拿糊糊来替莫小贝的位置,差太多太多了)他们的演技还可以,但是少了一种亲近和默契,这就总让我觉得他们像公司同事,一起合着伙做生意的感觉。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有一个我一直很介意的两点,一个是白敬祺举着他的破枪到处乱挥,甚至指着自己爹;另一个是他们去偷秀才的文牒,给他坑进大牢里,却一点悔意都没有还觉得秀才不好说话。(秀才真好,他不顾及情理,依照律法办事,棒!)但我想问问龙门的这些人了。hello?你们在干什么?这三观真的是吓到我了。可能说到这里很多人要拍我了,我还有话要说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比如白敬祺和吕青橙,在剧内是青梅竹马设定吧,从小一起长大吧,可我咋就觉得他俩不是那么熟呢。这种熟不是台词上的你的糗事我都知道,而是一个眼神的默契,一个动作的了解,这种熟是不直说但是润物细无声的甜。这对拿的是小儿女人设吧,但我甚至觉得还没有半路相识的吕秀才郭芙蓉甜。就是少了点什么。(听说1.5版的白敬祺改了一些,没看过就不做评价了)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再说一下有关一言不合就跳舞的片段。

武林里面我印象深刻的有这几处——白佟第一次见面时,老白要走的时候两人跳了一段;扈十娘下面汤,给老邢跳的那段;把小藏獒放出去跟123互咬的时候,他们在屋里跳“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这几处尬舞其实都和剧情很贴合,通过跳舞的手段把内心情绪外在化表现出来,所以你不会觉得很尬。(123那段我要笑死过去)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龙门镖局》我也记得有几处,这个是真的一言不合就跳,好像是为了跳舞而跳舞一样。哦我记得还有都用了游戏战力模拟实际作战的这个表现方式。武林里面是秀才和小郭的矛盾打了好几天了,最后开始互相给对方出题,文字游戏单纯表现会有点无趣和小题大做,加上这个表现方式就变得有趣起来。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龙门镖局》里面与时俱进,搞了一种网游风出来,但情绪渲染没到位,用这么华丽炫技的表现手法,其实并没太多必要。单纯比较主演的话,我给《龙门镖局》的评价是还ok,但是达不到封神的地步,我看着不尴尬。但是特别出演的那些,都是咋回事啊?

为何《武林外传》比《龙门镖局》更经典?

好几集的又尬又无聊的剧情,配上又没演技又爱咋呼的明星,真的我都数不过来。但是,如果单说《龙门镖局》,它也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喜剧,看跟谁比了。两个都是算优秀的喜剧电视剧,但是《武林外传》要比《龙门镖局》要精彩,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