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為什麼會失敗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的三顧茅廬,在諸葛亮的草廬中,劉備與諸葛亮進行了一場流傳千古的對話,隆中對,大致的意思就是曹操和孫權這兩個諸侯呢太強大,而且這兩個人也有才能,你不要去和他們有什麼爭奪,但是天下這麼大想興復漢室也不是沒有辦法,辦法就是先取荊州再取益州這樣呢就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本,那樣就可以去消滅曹操和孫權,漢室就可以復興了

隆中對為什麼會失敗

接下來的一切也都是按照隆中對的發展進行的,劉備接連得到了荊州和益州,但是再往後發展就不如隆中對的預想了,本來的到了這兩個地方,在拍一個上將軍從荊州進攻,劉備自己從益州進攻,中原的百姓應該夾道歡迎,漢室再興。就如當年的光武帝時後一樣。

但是為什麼關羽從荊州出發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呢?

隆中對為什麼會失敗

第一:隆中對定立的時候正值天下大亂,百姓苦不勘言,都思戀大漢,如果這個時候有漢皇室成員登高一呼必定群起響應。但是到了關羽伐曹時北方早已被曹操平定多時,人心思定,不在想要戰爭了,所以響應者少。

第二:劉備諸葛亮他們打者興復漢室的旗號,但是曹操只是漢朝的丞相,漢獻帝是明正言順的天下共主,說白了劉備要是討伐曹操就是造反,自然響應者少,這也是曹操的高明之處。

從這兩點可以看出了劉備想要興復漢室是怎麼也不可能實現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