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男主”IP影視化異常艱難?古偶、言情、耽改越來越火!

現在大多電視劇都改編自已經有粉絲基礎的網絡文學,少有比較出彩的原創劇本。並且非常明顯的是能夠大火的IP改編電視劇更是多數來自女頻文學。

為何“大男主”IP影視化異常艱難?古偶、言情、耽改越來越火!

首先,像類似於《都挺好》、《歡樂頌》、《安家》這種的大爆劇也是女頻小說改編,屬於都市倫理,劇情貼近生活,比較受廣大電視觀眾歡迎。而近年來受較為年輕群體歡迎的電視劇《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延禧攻略》《香蜜沉沉燼如霜》《陳情令》等大爆古偶無一不是女頻。還有一些大爆劇類似《琅琊榜》《人民的名義》《白夜追兇》等這些並沒有特定的屬性,屬於男性女性都有可能涉獵的。

為何“大男主”IP影視化異常艱難?古偶、言情、耽改越來越火!

雖然上面這些大爆電視劇都是因為劇情並無重大BUG,製作都屬於上乘,演員演技基本在線。並且的確電視劇受眾女性居多,這些劇吸引女性會更加容易一些。

而男頻小說的受眾也是十分龐大的,按道理說改編成電視劇應該也不會太差,但事實上男頻小說成功案例基本沒有。算是比較出彩的應該是《將夜》和《慶餘年》。

為何“大男主”IP影視化異常艱難?古偶、言情、耽改越來越火!

《將夜1》優秀的特效和壯麗的實景拍攝都很吸引人,但是劇情和世界觀的架構都差點意思。一上來用漫畫的形式7分鐘簡介了世界觀,很多沒有看過原著的人看劇都會一臉懵逼,不明所以。或許會有人說看不懂劇就去看原著,那看劇的意義是?

為何“大男主”IP影視化異常艱難?古偶、言情、耽改越來越火!

這可能是男頻小說很難改編成功的一個通病,《武動乾坤》《鬥破蒼穹》《九州縹緲錄》《海上牧雲記》乃至《慶餘年》都存在這個問題。男頻小說經常會有一個全新世界觀,架構一個虛擬世界,這個世界的一切不同於現代,也不同於古代,所以很考驗編劇的功力。《九州縹緲錄》在製作與《慶餘年》可謂是不分上下,但是完全敗在了沒有一個強大的編劇,劇情根本不知道想要講什麼,人物的性格根本偏離了軌道,追求的信仰也沒有體現,那句“鐵甲依然在”就像是中二少年喊得口號,輕飄飄的完全沒了靈魂。並且印證了小說寫得好真的不一定能看編劇編的好,《縹緲錄》的編劇就是作者本人,估計如果不是江南自己的話,這個編劇估計要被原著粉罵到懷疑人生。

為何“大男主”IP影視化異常艱難?古偶、言情、耽改越來越火!

《慶餘年》的脫穎而出不得不說要把功勞分一部分給王倦,嚴格來說《慶餘年》也並非還原原著很好的,但是編劇強大的功力可以通過他的潤色使得整個劇情更加合理,即便沒看過小說的人也完全可以跟著劇情來慢慢了解這個新的設定。

為何“大男主”IP影視化異常艱難?古偶、言情、耽改越來越火!

再者,男頻小說還有一個比較大的BUG,就是一般男頻小說走升級、逆襲主線,劇情燃、人物成長、節奏快都是特點,但是或許是為了吸引女性觀眾群,總是會莫名添加許多感情線,生生將故事變成言情劇。像《大主宰》中變成主軸線的男女主感情線、《武動乾坤》中莫名其妙的女二女主與男主的感情線。其實大可不必,現在的女性並不是多注重愛情線的注入,不然完全可以去看真正的言情偶像劇。故事內容主次不分也是男頻小說改編的一個通病。

為何“大男主”IP影視化異常艱難?古偶、言情、耽改越來越火!

還有就是玄幻劇的特效,這個真的很要命,如果沒有強大的特效真的很容“鬥氣化馬”。《鬥破蒼穹》可以說是改編失敗的範例了,不僅劇情不過關,特效更是雞肋。好好的玄幻修真,硬生生的變成了“偽武俠”,也難怪現在很多觀眾看劇無法區分武俠和仙俠了。

為何“大男主”IP影視化異常艱難?古偶、言情、耽改越來越火!

而女頻小說現階段改編比較成功的多是一些仙俠,相對於男頻全新的世界觀,和表達的內容來說的確容易改編一些,但要想要爆的話,也需要編劇下功夫將故事線豐富,在不魔改原著的基礎上將故事改編的更適合電視劇。

而近兩年新興的“耽改”則是風險很大。的確“耽改”大火的《鎮魂》和《陳情令》讓眾多人看到了這個類型帶來的商機,但是拋開表面看本質,也不是所有“耽改”都能得到觀眾認可。

為何“大男主”IP影視化異常艱難?古偶、言情、耽改越來越火!

《鎮魂》劇本身並沒有吸引到許多觀眾,魔改原著,製作粗糙,但是朱一龍、白宇優秀的演技成功帶火了這部劇,並且雖然不可抗力變成“兄弟情”但是依舊能感受到兩位是看了原著,按著原著走的。《陳情令》的大爆可以說是“耽改”獨一份的,首先製作相對於其他耽改劇就是遙遙領先的,劇情除卻不可抗力因素也基本是按著原著走,改編的部分依舊能夠讓沒有看過小說的觀眾看懂故事,一眾新人演員雖然演技生疏,但勝在貼合人物讓人不調戲。

為何“大男主”IP影視化異常艱難?古偶、言情、耽改越來越火!

多重因素才爆了這麼部耽改劇。而許多沒有想要走“耽改”的劇要小心,這份錢其實也並不是那麼好賺。成龍監製的《成化十四年》同樣是“耽改”,但是並沒有收下這份紅利,這部小說可以說是比較容易去掉感情線的,走懸疑探案的線完全沒有問題。但是亂改劇情,隨意添加“女主”,選角實在不符,男主的人設被演的崩壞導致這部劇徹底糊掉。

為何“大男主”IP影視化異常艱難?古偶、言情、耽改越來越火!

所以,耽改的確是現在最容易大爆的類型,但是小說的選擇也是門學問。首先原著要以劇情為主,感情線容易去掉,其次選角要符合人物設定,不說演技過關,至少不能掉鏈子。最後,耽改劇的編劇可能要比男頻小說的編劇更難,擼清故事線的同時,還要暗戳戳的加上感人至深兄弟情,同樣考驗編劇功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