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苋菜到千里江山图,以及五彩斑斓的黑

从红苋菜到千里江山图,以及五彩斑斓的黑

这段时间,正是苋菜上市的时节。

苋菜是一种很有趣的绿色蔬菜,它一般被叫做红苋菜,不仅仅是因为苋菜叶子带了红色,也是因为炒出来的苋菜汤汁是红色的,且极易将米饭或配菜炒的蒜也染成明丽的玫红色。

苋菜确实能够提取染料,被提取的染料名称就叫做“苋菜红”,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染料,可以添加在多种食物中。


从红苋菜到千里江山图,以及五彩斑斓的黑

事实上,在现代化工出现之前,植物是最常见的着色剂。无论是丝绸还是棉麻,原色均是惨淡淡的发黄发白,而对于美的追求,早在远古时期用染红的贝壳做成的那一串项链中,就可窥见一二。于是,从植物到矿石,凡是能“出彩”的,都被翻找了出来。

植物染料多用于织物着色,而矿石染料,则常被用在画作中。

从红苋菜到千里江山图,以及五彩斑斓的黑

被誉为中国青绿山水画巅峰之作的《千里江山图》,画中青山绿水跨越千年仍然色彩艳丽清晰动人,矿物颜料功不可没。

石绿

石绿又叫孔雀石,呈翠绿或草绿色,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而得名。它是一种结构疏松的水合碱式碳酸铜,即是铜器表面生成的铜绿。块大色美的孔雀石可以用于琢磨装饰品。

石青

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石青色的来源正是蓝铜矿。石青是一种接近黑色的深蓝,常用于中国古代皇室的衮服、朝服、吉服、常服等服饰中。

除了上面所说的两种宝石颜料,其他常用矿物染料还有朱砂、珊瑚、雄黄、黑曜石等等,均是价值不菲的宝石。例如群青蓝,在人类发明了人工合成的青金石之前,是用每公斤价格可达3万美元的阿富汗青金石制作而成,价格之昂贵,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只有在绘制圣母玛利亚的长袍时才舍得用它。

从红苋菜到千里江山图,以及五彩斑斓的黑

幸运的是,随着现代化学工艺的突飞猛进,人造矿物色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逐渐取代天然矿物色,成为画布上的主角。画家们已经不必再为了一点鲜亮的颜色而耗费巨资。

人造矿物色价格相较天然矿物便宜,使用技法及质感与天然矿物色类似,种类多耐光性强,是一种稳定的颜料,它的使用是对天然矿物色种类及色相的极大补充,也使得画家不再桎梏于费用而能够随心所欲挥洒灵感和色彩。相比之前,生活在现代的画家们,甚至能寻找专业调色人员,为他们配置独一无二的色彩。即使是“五彩斑斓的黑”。

从红苋菜到千里江山图,以及五彩斑斓的黑

一些关于颜料的八卦:

源于贝壳的奢侈色 ——“推罗紫” (Tyrian Purple)

据说从从上万只海螺里才能提取出1克的“推罗紫”染料,及其稀有昂贵。这种从贝壳中提取的染料浓郁耐久,比相似的植物和矿物色料都更牢固。古罗马人为推罗色而疯狂。在几个世纪里,推罗紫的使用被严格限定在上层社会。到了公元4世纪,只有皇帝本人能穿着“真正的紫色”。之后,推罗紫的制作方法在西方世界逐渐失传。直到1908年,奥地利化学家保罗·佛里德伦德尔利用1.2万只染料骨螺提取出1.4克纯净的推罗紫,但当时的化学工业已经能制造出苯胺紫、茜素紫、偶氮染料和颜色相近的靛蓝来满足大众的需要。耗费数万只贝壳把衣服染紫,已经没有必要了。

取自木乃伊的木乃伊棕(mummy brown)

16世纪至19世纪时,“木乃伊棕”(mummy brown)是一种比黄金还贵的颜料粉。色如其名,它是将木乃伊磨成粉制成的。1960年代,因为可供使用的木乃伊几乎绝迹,这种颜料粉也慢慢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