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至,廣東人都愛喝這湯,一週煲上兩、三回,祛溼健脾家人受益

明日穀雨,也就是“雨生百穀”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廣東的節氣氣候裡,春季是潮溼多雨的季節,在春末夏初交接之際更是,早晚有溫差,天氣漸回暖,溼度增大,稍不注意,溼氣侵入體內肌肉和關節,所以我們的飲食從開春的時候就強調要“祛溼”。

祛溼的方法有許多,但最簡單的莫過於餐桌上媽媽用心準備的那一碗“祛溼湯”。廣東人餐前飯後愛喝湯,因為和飲食習慣有關係。有北方朋友說,這兩年跟著我學煲湯,雖然地理位置不一樣,但受氣候和飲食的影響,身邊的家人也越來越喜歡喝廣東湯。

穀雨至,廣東人都愛喝這湯,一週煲上兩、三回,祛溼健脾家人受益

湯水,應時令氣候而生,明日穀雨,雨水天氣也會相對增多,在菜市場裡的湯料店絕對少不了老廣師奶們買湯料回家煲湯的身影。

給家人煲湯,順時而食,適合穀雨節氣煲湯的食材一般有薏米、土茯苓、白扁豆、荷包豆、赤小豆等,年輕人如果喜歡熬夜,那更要多試試今天分享的這一碗“穀雨祛溼湯”。

穀雨至,廣東人都愛喝這湯,一週煲上兩、三回,祛溼健脾家人受益

【豬橫脷瘦肉煲雞骨草】

食材:雞骨草1把,蜜棗2顆,生薑1塊,瘦肉200克,豬橫脷1條,幹無花果3-4顆,清水適量,鹽2克。

穀雨至,廣東人都愛喝這湯,一週煲上兩、三回,祛溼健脾家人受益

雞骨草,在廣東也叫“相思子”,是豆科的一種植物,一般都是長在田野邊上新鮮的雞骨草葉子和含羞草有些相似,大概只有老一輩懂草藥的人才能仔細分辨得出。雞骨草大都曬乾後在菜市場上售賣,一次一小捆的分量。

雞骨草味道甘,有些微苦,有清熱利溼、健脾胃的食療作用。買上一捆雞骨草,煲湯之前,用清水稍微浸泡沖洗乾淨備用。

穀雨至,廣東人都愛喝這湯,一週煲上兩、三回,祛溼健脾家人受益

做法:

  1. 準備一塊純瘦肉,以及一條豬橫脷。

豬橫脷是豬的脾臟部位,深紫紅色,帶些腥味,用它來煲湯的時候,需要準備一塊生薑幫助去腥。

穀雨至,廣東人都愛喝這湯,一週煲上兩、三回,祛溼健脾家人受益

2.瘦肉切4-5塊,生薑拍扁,豬橫脷切塊後,放入冷水中汆燙煮開,大火煮沸1分鐘,更有利把血水和雜質腥味排出。

穀雨至,廣東人都愛喝這湯,一週煲上兩、三回,祛溼健脾家人受益

3.按照家裡人數,可選擇煲湯/燉湯,燉湯用一口陶瓷質的燉盅,把瘦肉塊、豬橫脷和浸泡洗淨的雞骨草、蜜棗和無花果等全部放入燉盅裡,加入清水後,燉盅放入高壓鍋或蒸箱中,隔水蒸燉1小時。

如果家裡人多,湯料食材要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豬橫脷還是用1條足夠,瘦肉可適當增加一些。用湯煲煲湯,湯鍋要用陶瓷鍋或者砂鍋,保溫性強,同時能保證水分不會流失太多,煲1小時後再加鹽調味關火。

穀雨至,廣東人都愛喝這湯,一週煲上兩、三回,祛溼健脾家人受益

無花果和蜜棗有淡淡的甜味,能綜合去掉雞骨草的微微的澀味,同時還有清肺止咳的效果。這一碗老廣東人隔三差五都會在春天煲的湯,你學會了嗎?

穀雨至,廣東人都愛喝這湯,一週煲上兩、三回,祛溼健脾家人受益

黑貓的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圖文原創,盜圖必究!

與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細枝末節,認真生活,好好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