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交大路,吾輩當自強

昨天是2019年6月14日,親愛的校長寧濱院士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難以平靜,但實在才疏學淺,思維淺薄,只是覺得難過,故只將心情記錄在此。

記得自己高考報志願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也不知道對什麼感興趣,隨便報的學校和專業,北交大電氣是我的第一志願,不過是我想去北京而已。

於是三年前的八月底,我來到了這裡。

三年,我也成長了很多。

北京,是我想了很多年的大城市,我終於來到了這裡。

一直沒把大學當回事,大學第一年一共也沒上幾節課,每天都騎著車子在北京窮逛,或者在宿舍打遊戲,看電視,感慨世界之大,還加了五、六個社團,參加各種活動。即使如此,我還以為自己很優秀……

大二留了部門,做了班裡的支書,交了女朋友,也開始上課。大二一年應該還是逃了將近一半以上的課,我還是很可笑地想探索自己的可能性,還抱著轉專業,當公務員等想法,大二很亂,找不到自己。

那時候還是什麼都想參加,甚至嘗試創業。因為太差了,參加的也得不上獎,不論是支書、還是社團,我開始問自己做這些是為了什麼?意義何在?開始有些不自信了,想參加的一些活動也因為成績太差不能參加。

即使如此,大二有幸成為校史館講解員,深入背誦了北

交的歷史,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艱難。

大二下結束的時候,自我扭曲到了極致。

我都不是我了,自然分了手;一朋友主動退學,和我聊了很多,心裡很不是滋味;因為成績的關係,實踐能力也差,總覺得別人欺負我,擔心別人瞧不起自己;每年電氣留級三十人,我只差一點點就留級了,對我打擊很大;看著大一,大家都差不多的水平,朋友已經做了班助、留了主席、有了專利、科研成果等等……而我,什麼都沒有。

甚至想去當兵逃避,想復讀逃避一切。

家裡根本不商量,此時,家裡父親得病,母親工作也出現問題,我作為獨生子女又如此廢物。

大三自然開始上課,期望能獲得一點點,只要一點點成績就好,能帶來一個正反饋。

因為差的實在太多了,大三剛開學,我先去找了教學科,我之後兩年怎樣學,才能順利畢業……

現在大三一年快結束了,我的生活終於有點大學的樣子了,坐了一年第一排,今年可能逃了不到十節課吧,和大一大二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也認真開始學習,成績單上從有第一個B到有了第一個A、獨自結題了大創、重新梳理了關係圈、和一些老師聊了很多、實踐團一等獎……

大三上的時候,不能全心全意學習,做家教、勤工助學等等掙了近八千,給父母換了手機,給自己換了手機、平板和車子和幾套衣服。上學期名次也進了一些,算中游吧。

大三下選了30學分的課,很多次從早上8點上到晚上9點,很痛苦,頭痛欲裂,但卻感到幸福,甚至有點想再來一遍……

真的絕對不能再一次陷入泥潭,墮落太容易了,進取很難。之後大四、研究生繼續力爭上游吧。

如今我還是很迷茫,不知道未來應該選擇什麼方向?糾結於電網還是鐵路還是硬件還是其他,前些日子,我知道自己是做好了一輩子學習的準備的,不過是得確定好方向,也不用太著急,等下週期末考試結束了多諮詢導師。

我還是覺得一切剛剛開始。

我知道未來的路怎麼走,空談誤此生,做到再說吧。

很感謝我自己這三年的所有遭遇,我不後悔。

為什麼會寫這些呢?因為這是我對交大的愛就是這一件又一件的事啊。

我很感謝北交大。我想,換了別的學校,一定不會是這樣讓我感動。感動身邊遇到的同伴、感動於寧校長對學長們說的畢業詞、感動很多很多,都是北京交通大學帶給我的。很容易認為寧校長就是北交大的象徵。

我不知道怎麼說,就是感覺很難過。

我知道我這一輩子都和北交大聯繫在一起了,我沒有想到有一天我會愛上她,再也容不得任何人詆譭她。

這幾年交大發生太多事了,爆炸、兩位院士的離去。向歷史長河望去吧,作為近代電信教育和管理學的發祥地,幾經合併,幾經遷移,從北京到貴州再到重慶,從差點搬離北京到非典肆虐再到這幾年發生的事情……

我不知道怎麼說,就是感覺很難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