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社區防疫的“定心丸”

他們是社區防疫的“定心丸”

近期,《湖北廣播電視報》全體採編人員在線下沉到武漢市各大社區,以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聯絡社區工作人員,聆聽他們的心聲,關注他們的困難和需求,也蒐集到來自社區一線的鮮活故事。我們將在“社區傳真”專欄中一一呈現。


疫情期間,社區一線抗疫人員為居民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排查返鄉人員、宣傳防疫知識、代買生活物資、上門配送藥品……他們負重前行,全身心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中,承擔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繁重任務。


沌口街湘隆社區


三群“臭皮匠”爭當抗疫“楊家將”

為全面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湘隆社區黨支部聯合社區下沉臨時黨支部,通過任務統一部署,力量統籌調配,高速推動“三支隊伍”打“配合仗”,切實提高疫情防控的覆蓋面和精準性,為疫情阻擊的第一堡壘強筋健骨,實現了1+1+1>3的效果。


“三支隊伍”拉起社區疫情防控網

湘隆社區工作人員、下沉黨員幹部、社區志願者、物業工作人員共94人全部加入“三支隊伍”。


他們是社區防疫的“定心丸”

▲ 服務保供


第一隊伍由社區工作人員、下沉黨員幹部、社區民警組成,主要負責信息摸排、社區布控、醫患轉移、送診就醫、信息傳達等;第二隊伍開展物資保供、分發包裹、配送快遞、採買物資等工作,需要熟悉社區居民情況,人員由社區志願者、網格員組成;第三隊伍由下沉黨員幹部、物業工作人員組成,負責社區卡口管理,主要按兩名黨員及兩名物業安保的配置參與小區出入口處的人員進、出管理工作。


“三支隊伍”分工明確、合作密切、溝通暢達,贏來了疫情積極向好的新局面,湘隆社區的居民們親切地稱呼他們為湘隆“楊家將”。


他們是社區防疫的“定心丸”

▲ 贈送免費蔬菜


疫情持續向好,在社區“三支隊伍”中湧現出一批思想先進、行動有力的戰“疫”排頭兵,他們不僅才華橫溢、與時俱進,還有至公無我的大情懷。


“巾幗”校長全力以赴戰疫情


他們是社區防疫的“定心丸”

▲ 鄭璇服務一線醫護人員


鄭璇,開發區一初中執行校長。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不論是卡口管理、信息摸排,還是物資運送、社區布控,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她勇擔責任,不懼高壓。疫情防控初期,由於溝通不及時、人員數量多,人員摸排工作中出現了信息滯後和排查不全面的情況,為及時有效摸清社區人員情況,她親自了解問題癥結點,現場與在校老師聯線溝通,強調疫情摸排工作的重要性,要求老師們認真細緻準確地協助社區完成信息管理工作。


每一天,她都親自與網格員溝通信息反饋情況,當其他老師發現疑難問題時,她也是親自擔綱,主動解決同事困難,比如給居民送藥、送快遞等。她時常說,社區工作如果有困難就找我,我會全力想辦法解決。


“兄弟”志願者鼎力相助保民生


他們是社區防疫的“定心丸”

▲ 羅微上門為居民送物資


羅微,湘隆社區一位普通居民。他情繫湘隆,心繫社區,愛在鄰里。這位大家公認的“暖心”兄弟,不僅在社區內組織過多場分文不取的團購活動,在各大捐贈平臺上捐獻愛心,更是主動提出要當志願者,為社區出份力。現在,大家都習慣了有事找羅微,“找他準沒錯”。他還是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堅定的執行者,每日清晨,他在網格群內用健康摸排信息表將大家喚醒,叮囑大家認真如實填寫,如遇居民有疑問,他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群內為大家排憂解難。就連目前滯留在漢人員的補助、省內省外市內滯留人員的返漢問題、重症患者的就醫問題、空巢獨居老人的生活保障問題、一線醫護人員的幫扶問題,他都是一口清,社區書記開玩笑說:“這樣的‘暖心’小夥實在是打著燈籠也找不著。”


羅微現已復工復產迴歸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但他表示,只要社區需要,他們這群“臭皮匠”將利用休息時間繼續為社區居民服務。(通訊員:劉可、張淑)


萬松街武展社區


“格格”無休 居民無憂

武展社區位於武漢中心城區武廣商圈,轄區面積0.44平方公里,居民戶數2180戶,人口6851人,流動人口1485人。協和醫院、武展方艙、黨校隔離觀察點等戰疫一線單位在社區範圍內縱橫交錯,防控形勢錯綜複雜。


他們是社區防疫的“定心丸”

▲ 難得在辦公室坐下來,梁君芳趕緊對著表格查看居民需求


從武漢按下暫停鍵的那天起,武漢市江漢區萬松街武展社區網格員梁君芳和她的小夥伴們穿上印有“志願服務關愛行動”的紅色馬甲,戴著“江漢管家”的紅袖章,亮明身份,在戰疫主戰場的高風險地段連續工作七十多天,用他們的“無休”換來了居民的“無憂”。


他們是社區防疫的“定心丸”

▲ 騎上心愛的小電動車


他們是社區防疫的“定心丸”

▲ 上門為居民送物資


接軍民電話的同時,梁君芳大腦裡快速搜索著求助居民所在的位置。她儘可能把沿線居民的需求安排到一次行程裡,爭取這一趟能多幫幾個家庭解決問題。從放下電話到把麵條送到居民家中,不超過15分鐘。比外賣的速度還快!6樓,156步臺階。梁君芳熟門熟路,封城期間她多次到這裡送藥。沒顧上歇口氣,梁君芳已回身下樓。為了減少接觸,她用電話通知居民出門取藥。


他們是社區防疫的“定心丸”

▲ 給居民送米和油


碰到數十斤重的大米、食用油和其它物資,梁君芳只好搬來救兵。畢竟這些物品合起來已經超過了她的體重。


他們是社區防疫的“定心丸”

▲ 在社區居民群裡,感謝梁君芳的留言持續刷屏


自家的灶臺顧不上,居民的餐桌不斷供。疫情期間,梁君芳沒在家做過飯,卻總是第一時間把社區老人需要的蔬菜送上門。在社區居民群裡,感謝梁君芳的留言持續刷屏。


他們是社區防疫的“定心丸”

▲ 給社區老人送去生活物資


武展社區管轄範圍大多是老舊社區,老年群體多。保障他們的生活物資供應是社區網格員的一項重要任務。戰疫期間,梁君芳的小夥伴們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對居民有求必應,有難必幫,為500多戶居民築起了安全防線。戴上“江漢管家”袖章,社區工作人員奮戰在戰疫一線。


他們是社區防疫的“定心丸”

▲ 社區小夥伴和“格格”小高一起過生日


這是一個充滿愛的團隊。網格員小高放棄回老家與家人團聚的計劃,接到社區通知後果斷退掉好不容易搶到的車票,迅速投入到工作一線。在她生日當天,社區的小夥伴瞞著她,輾轉多家網點訂了蛋糕,給27歲的“格格”送上了驚喜。


他們是社區防疫的“定心丸”

▲ 武展社區黨委書記鄭紅接受媒體採訪


在這場舉世矚目的疫情阻擊戰中,武展社區工作人員和廣大居民眾志成城,團結奮戰,為戰勝疫情做出了不懈努力,央視《焦點訪談》對此作了報道。


武漢“解封”,但社區防控的重擔並不能就此卸下。穿上紅馬甲,心繫千萬家。社區將持續走好黨員幹部群眾路線,以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己任,不動搖、不鬆懈、不麻痺、不厭戰!(文 王玉璽 秦斯 蔣輝)


設計:張宇瑄

審校:饒 迅

傅先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