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是中國人!

中國人之所以是中國人是因為我們生於斯,長於斯,對這片土地有著不一樣的熱愛。我們的先輩自古就生長在這片土地,在這裡我們孕育我們的獨特的中華文化,而這些文化又滋養著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這片土地有著我們祖輩勤勞樸素的汗水和勇敢的奮戰。

中國人之所以是中國人是因為我們對我們的文化有著高度的心理認同感。我們的文字,我們飲食,我們性格,我們的習俗習慣,我們思想觀念,都有著高度的相同。

我們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行為習慣,意識形態告訴我們,我們是中國人,這是更是民族為我們打下的烙印。


有些人,不是中國人!

身負使命的中國人


然而,隨著移民產生的二代三代的華裔已經很少對中國或者中華文化產生認同感了。除了了他們身上可能留著僅有的中華血統,他們可能對中國的事情知之甚少。有的甚至產生了排華的情緒,這個很大程度上跟環境有關。

在上世紀第一代華人為更好的生活而離開的時候,是中國最困難糟糕的時候,這種對中國不好的印象在平常的生活中可能對二代華人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或者是間接地暗示一代華人的子女"中國的情況是很糟糕的"。其次,國外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充滿了歪曲誹謗和不友好,加上西方普遍比中國富裕,華人為了得到聲望,社會地位,榮譽等對其自身的華人身份更加產生了排斥厭惡,甚至極力否認。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華人都是如此的,特別是第一代華人,雖然在那個年代是為了生活才移民或者到國外,這是無奈之舉,不是實在沒有辦法,我們中國人還是不會輕易離鄉背井的,畢竟我們中國人對"根"還是很重視並且有著深厚的感情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後代繁衍,他們子女身上留的中華血統會越來越少,對中華文化的會更加陌生梳理,相反,對西方文化的卻越來越認同,飲食習慣,思維方式等都跟真正的外國人無異了。

所以,當他們說"我不是中國人"的時候,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確實是如此,他們不在中國出生,不在中國長大,不瞭解中國,更不瞭解中國文化,更談不上是對中華文化的心理認同感了。

儘管他們的面孔與我們很相似,可是內裡已經跟我們不一樣了。所以他們只是有著與我們相似的面孔的"外國人"而已。這個我們還是要分清楚的。

只是,我們對他們這些華裔有著不一樣的感情。至於什麼樣的感情呢,這個就有點複雜了。一來,我們中國人對中國人在感情上是比較親近的,這個種感情範圍縮小一點可以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二來,稍微知道點歷史的人,都知道我們中國在清朝特別是清朝末年的屈辱史,那是一段連我們中國自己人都引以為恥的歷史。我們心理的不自信急需要得到認可。這時候如果有華人得到西方社會的認可肯定甚至是一個出色的華人的話,無疑是"華人之光"。


有些人,不是中國人!


確實,如果是如果這些華人華裔心理是認同中國認同自己的"身份"的話,他們確實是我們的"華人之光",即使身在外國,可心依舊不改是中國心,即使在外也不忘記自己的祖國,也沒有丟我們中國人的臉,甚至是為我們中國爭了一口氣,這些華人還是佔大多數的。只是,個別的還是否認自己的"身份",甚至極力撇開自己身上有關"中國""中華""華人"的字眼的時候,我們對這個"華人之光"是不是又應該重新審視呢?

還有,我們對華裔認同"中國"不應該存在一種理所應當的心理錯覺,不必要將所有有著華人面孔的人都納入到"自己人"的範圍裡面,特別是心裡不知道是什麼小九九的個別華裔。這個在我們是有慘痛的經驗教訓的,在中美援朝戰爭中。所以還是警惕的。只是,筆者相信,絕大多數的華人華裔還是好的,這個我堅信不疑,只是個別少數而已。

其實,比起那些"仇恨中國"的華裔,更加可恨的是那些土生土長的"恨國黨""辱國黨"。這些人生在中國,長在中國,享受著這個國家賦予的權利,還有安穩的大環境,給予他們發展自身的一切可能性,但是他們卻發表一些不理智的不客觀的言論,發洩偏激的情緒,其態度甚是囂張。如果這些不理智不客觀的言論行為是僅僅是私人而無關國家民族的話,可能還不會引起多大的重視,但可惜的是這已經是上升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層面了,這是絕對不能接受和原諒的。這不僅僅是一種感情的挑釁,更是事關國家尊嚴。國家尊嚴是不容侵犯的!

還有一些留學生,自以為看過外面的世界就"自以為是",趾高氣揚了。可能他們是到過外國"嘗過鮮"了,覺得"外國的空氣都是香甜的""外國的月亮格外圓",可是也許他們看到的只是外國的一點點,而不是全部。說這些話的人,在筆者看來,其實是暴露了自己的"膚淺"而已。炫耀自己的"膚淺"而不自知的人其實是最可悲的。這些留學生,本應該學有所成,成為國之棟樑,奈何卻如此糟蹋我們對他們的期望和感情。

在筆者看來,中國人之所以是中國人更重要的是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和對中國的熱愛,而不是僅僅只是有著中國人的"皮"而已。因此,有些人,他們並不是中國人,只是長了一具中國人的表皮而已。甚至,有時候一些長得像外國的人比那些披著"中國皮"的人更像是中國人。例如徐亞洲,又例如李憶祖(中國地質學家)。

特別是通過這次的疫情,我們對自己跟西方國家是不是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呢?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去審視自己的國家和地方呢?這個值得我們認真的去思考和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