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化的角度分析,人類最終能否戰勝病毒?

在過去一百多年裡,人類取得巨大進步,有很多辦法預防,不需要依靠自然免疫或群體免疫。——鍾南山

1859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認為“自然選擇”是唯一可以解釋生物進化的機制。換句話說,優勝劣汰的標準是否只取決於進化速度?

最近的科學研究表明,在疫情期間,新冠病毒平均一個月會突變數個核苷酸結合位點,已經進化為A、B、C三種類型。從進化的角度看,病毒比人類的進化速度更快,這是否意味著人類難以戰勝病毒呢?

從進化的角度分析,人類最終能否戰勝病毒?

新冠病毒類型

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指的是在生存鬥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鬥爭中獲勝而生存。反之,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在生存鬥爭中失敗而淘汰。

達爾文從生物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觀點出發,認為自然選擇本質上是自然界內部矛盾鬥爭的結果。因此,人類和病毒的進化速度取決於矛盾的激化程度。

從進化的角度分析,人類最終能否戰勝病毒?

人類選擇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更加“適應”自然環境,在某種程度上,人類自身的進化逐漸偏離了自然選擇,開始傾向於社會選擇。這意味著不適合自然環境的人群也可以被人類社會選擇,免疫力低的群體同樣可以生存繁衍。例如物理學家霍金,肌肉萎縮症屬於基因缺陷,理應被自然選擇所淘汰,卻被人類文明所留存。

從進化的角度分析,人類最終能否戰勝病毒?

兩個冠狀病毒:右側的病毒表面結合著抗體。

因此,從自然選擇來看,人類的進化實際上在放緩。與之相反的是,工業文明引發的環境汙染,使得病毒的進化條件更為苛刻,從而病毒其實在加速進化。所以,人類註定跟不上病毒的進化速度。從某種意義上講,病毒將成為人類優勝劣汰的一種自然選擇。這個矛盾可能就是疫情越來越嚴重的關鍵所在。


從進化的角度分析,人類最終能否戰勝病毒?

廣義的自然選擇

根據達爾文的理論,自然選擇的本質是地球自然環境內部矛盾鬥爭的結果,因此,狹義的自然選擇僅侷限於地球的自然環境, 因此,人類選擇與自然選擇表面上看似是矛盾的。廣義上講,人類選擇和自然選擇之間的矛盾仍然屬於宇宙內部的矛盾,人類選擇也屬於宇宙範圍內的自然選擇,也就是說,人類選擇和狹義的自然選擇是對立統一的整體。

綜上所述,人類仍然存在戰勝病毒的可能性。

從進化的角度分析,人類最終能否戰勝病毒?

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