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明秸稈處理“生物黑技術”,變廢為寶,12噸收益17000元

到了秋收的季節,豐收的喜悅是每個農民不可或缺的,但是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個頭疼的大問題,那就是秸稈的處理。

很多地頭上的糧食豐收之後,農村的農田裡就變成了這個樣子:一堆堆的秸稈堆在路邊和田間,對於現在正在進行的“最美鄉村”行動,佔到影響鄉村景觀暫且不提,晴天怕失火,雨天怕泡水,時間長了還會散發出陣陣臭味。

他发明秸秆处理“生物黑技术”,变废为宝,12吨收益17000元

很多農民對這農田秸稈簡直頭大,避之不及。可在臨沂市費縣薛莊鎮顏林村,有個人卻把它當寶貝,他就是鄭雲波,鄭雲波把農田的秸稈僱人一車車的往自己的地裡拉。

在當地,已經發展大棚蔬菜種植10多年了,但是農民們普遍遇到一個生產瓶頸問題,那就是大棚蔬菜生產的規模上不去,至於原因,農民們也曾經找過,主要是瓜菜豐收之後的秧蔓秸稈處理的難題。

他发明秸秆处理“生物黑技术”,变废为宝,12吨收益17000元

這秧蔓有那麼嚴重和頭疼嗎?大棚蔬菜能產生多少廢棄的秧蔓秸稈呢?舉個例子來說,春天種一季甜瓜,秋天種一季的辣椒,這兩季之後,一畝地產生的廢棄秧蔓就有1噸左右。這些廢棄的秧蔓秸稈怎麼辦呢?以前大都是一燒了之,但是現在環境管的嚴,加上的確汙染環境,已經不能燒了。

那就當牲口飼料?可牲口也挑食,吃秧蔓類的秸稈並不適口。這樣農民們就只能任其堆放在房前屋後和田間地頭了。怎麼能讓這些秧蔓秸稈變廢為寶呢?這一直是當地農民的頭疼問題,直到鄭雲波養了害蟲,這個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

他发明秸秆处理“生物黑技术”,变废为宝,12吨收益17000元

鄭雲波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呢?他到底養了什麼害蟲呢?

原來,鄭雲波養的就是一種叫做“白星花金龜”的害蟲。說到白星花金龜,其實生活在農村的農民並不陌生,它們喜歡吃香甜且多汁的食物,只要是被白星花金龜吃過的莊稼、水果和蔬菜,都會有產量上的損失,從而影響到農民的收成,也就是因為這個,白星花金龜並不受人待見。

他发明秸秆处理“生物黑技术”,变废为宝,12吨收益17000元

可在鄭雲波的手裡,這種讓農民心煩的害蟲,卻能搖身一變成為了處理農田秧蔓的神助手。原來,白星花金龜主要對玉米、蘋果、梨等農作物和水果果實有危害,它們喜歡吃甜食,並且白星花金龜的幼蟲尤其喜歡吃腐熟之後的農作物秸稈。

他发明秸秆处理“生物黑技术”,变废为宝,12吨收益17000元

但這並不是最終結果,這白星花金龜不僅能幫人處理掉那秸稈,連它們排洩出來的糞便也是一筆財富。白星花金龜多生活在腐熟的糞堆之中,喜歡吃腐熟的秧蔓秸稈,但這白星花金龜在消化過程裡,並不產生氨氣,這也讓它們的排洩物裡沒有了臭味。加上白星花金龜並不會尿尿,所以它們的排洩物就成為了高質量的有機肥,且這種有機肥就如細沙般均勻。這種生物糞,也被稱作“糞沙”,糞沙內含有很高的有機質,市場很暢銷,價值每噸1000元,市場前景不錯。

他发明秸秆处理“生物黑技术”,变废为宝,12吨收益17000元

正是利用這個特性,山東農業大學劉玉升教授研究了20年,終於研究成功了一整套的白星花金龜的工廠化繁殖利用和處理農作物的秸稈技術。

他发明秸秆处理“生物黑技术”,变废为宝,12吨收益17000元

最後,我們用數字來給白星花金龜算一筆賬。

首先,白星花金龜的幼蟲吃掉12噸的秧蔓秸稈能排洩出9噸的糞沙,一頓糞沙的價格我們剛說了,是1000元,那麼這樣下來就有9000元的效益。其次,12噸的秸稈還能產出一噸的鮮蟲,這些蟲子喂家禽可是再合適不過了,即便現在農村很少有飼養家禽的了,那麼賣掉,也能賣出8000元。這樣,12噸秧蔓秸稈就有了直接的收益17000元。

他发明秸秆处理“生物黑技术”,变废为宝,12吨收益17000元

不但直接解決了農作物秸稈焚燒帶來的汙染,或者粉碎還田可能會帶來的病蟲害,還能同時讓農村環境更加整潔,變廢為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