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石磨--那年媽媽磨的豆漿,甜入的心田美

唯一的石磨--那年媽媽磨的豆漿,甜入的心田美

很小的時候,小學到初中,那個時候,鄉村生活還很樸實,我們基本上沒有接觸外面的世界,那個時候,我根本不知道可以有自動磨豆漿的機器,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豆漿可以通過石磨來研磨出來!

小學時期,因為路不方便,出外面買東西也沒有什麼車子,所以,總感覺村裡面跟外面的世是那麼遙遠,每次出去玩,都喜歡買一碗豆漿喝。其一是因為豆漿便宜,其二是因為好喝。

媽媽見到我跟弟弟很喜歡喝,就決定經常自己弄來給我們喝。

小時候,家裡面會自己種黃豆,所以就有了原材料,家族裡面有一個大大的石磨,擱置在那裡很久很久了,沒有人去用它。

每次經過那裡,總感覺它那麼寂寞;因為它被放在最老的大宅子門口,這棟宅子,是最初的時候,家族人一起住的,等到後面,大家各自長大,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家族的人口越來越多,慢慢的就分支出去,自己建房子,後來大家都搬出去了。

唯一的石磨--那年媽媽磨的豆漿,甜入的心田美

大宅子成了放東西的儲物室,就冷清了,來這裡玩的小盆友也少了,後來也沒有了,旁邊慢慢長了草,石磨也就這樣,變得寂寞了。

每次去搬柴火,經過它的旁邊,我總感覺它很寂寞,直到因為我跟弟弟喜歡豆漿,媽媽想起了它,然後我就經常陪媽媽去那裡,用它研磨豆漿,去了次數多了,我就感覺自己能發現它開心,呵呵,以前年少的心還真的很年少。。。

呵呵,上面想起了大石磨,很感嘆,因為它是大家族裡面很古老的象徵,也是家族以前團結一致的象徵,也是我對研磨製作豆漿最初的印象。

也是因為它,讓我感覺到,要喝到好喝的豆漿,要自己付出勞動,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研磨一鍋豆漿,要研磨一個多小時,媽媽磨磨子,我幫忙在一邊添加豆子跟水,水要合適,豆子的份量也要合適,才能研磨出濃度事宜的豆漿,而且要付諸很多的勞動;

研磨之前,媽媽還要先用一桶水把石磨洗乾淨等等,都是勞動,讓我明白,想要得到,就要付出;也讓我感動,因為媽媽為了煮我跟弟弟喜歡吃的豆漿,不為艱辛,大老遠的提一桶水過來洗石磨,然後研磨一個小時,

特別感動,讓我看到了媽媽很多優秀的品質,看到了她是怎麼樣一個賢惠淳樸的女人!至今仍然很謝謝她。

剛才因為想到石磨,想到了很多,但是對於媽媽研磨豆漿的付出,我還是不能一概而過的,媽媽為了讓我跟弟弟有豆漿喝,需要做很多的事情呢:先是提前一天用水漂黃豆,因為乾的黃豆比較硬,石磨研磨不了,要用水漂軟化;然後跟我去洗石磨,洗完再研磨一個多小時,然後回家用柴火燒豆漿,然後調料。。。直到煮熟。

唯一的石磨--那年媽媽磨的豆漿,甜入的心田美

媽媽自己磨出來的豆漿,很純很弄香,沒有太甜的添加,沒有過度的思考,只有寫在臉上的甜甜笑容,想起真的太久遠了,想起也是那麼美好,美好著陪好走過一個個奮鬥的歷程。

以前鄉村生活比較質樸,一個村的人都比較和諧,媽媽又是個特別善良的人,每個有吃的,都喜歡分享給他人,所以,每次煮完,她都叫附近的鄉親們一起來喝豆漿,當然,每次都是煮兩鍋,鄉親朋友喝一鍋,剩下一鍋給我跟弟弟慢慢喝,想想都很感動。

很多事情,雖然過去很久了,但是想想,還是能感受到很多淳樸本質的東西:善良,友愛,賢惠,大愛,懷念,石磨記憶,童年!忘不了的石磨,更忘不了媽媽用淳樸跟善良大愛磨出來的豆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