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前段時間,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


她說:

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痛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沒錯,不顧慮孩子情緒,就講道理也是一種“家暴”!


一味的講大道理起不到任何實質性的作用,孩子根本就聽不進去,不要一味的講道理,應該考慮孩子的情緒,這個時候的孩子會出現叛逆期。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很多家長都毫無辦法,孩子的叛逆期是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呢?當然不是,那我來告訴你一些方法。

一、什麼叫叛逆期?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


正是由於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產生,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雖然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理,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種反常的心理。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孩子的叛逆期分幾個階段


接著我們來看看,孩子的叛逆期分幾個階段


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孩子叛逆期”。


這個時候的孩子常會做出一些奇怪的行為,你讓他向東他就向西,他的自尊心也特別強,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引起別人的注意。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澆水、施肥、呵護,方能成功。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養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別人請教,學習養花的經驗與藝術。 ——〔中〕舒天丹。


這個孩子要多疼愛他,關心他,要他在一個快樂的環境長大,同時要給他樹立一些規矩,告訴他哪些事情不能做,要給樹立一些意識。


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這個時候的孩子差不多有自己的世界觀,知道自己該去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他們常常不理解父母的做法。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鄰居的閒言碎語,其實是讓孩子成長最溫和妥善的辦法。出處:你好,舊時光


對於孩子應該多謝讚美,就算他做錯了一些事情也不要嚴厲的批評,要婉轉的告訴他,這樣的更有利於他的心裡健康的成長。


3、 12-18歲美好的青春期


這個時候的孩子見識比較多,有自己的想法,視野也更開闊了,他們這時候相對來說自主意識比較強,開始以自己的理解去看待一切。或許父母不同意他們行為或者一些想法,他們也會按照父母的意意願來改變自己,但是他內心並不接受的。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的成長的根部和根本,它是培根教育。


孩子的青春期很重要,父母應該理解他們的想法,讓他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做錯了事情,父母應該加以引導,把他們引到正確的道路上。


二、孩子叛逆的心理原因


1、我已經長大了,我能行一般在孩子2-3歲時會出現孩子的第一反抗期。這個時候的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了,他們迫切希望得到父母的關心,引起父母的注意,也希望其他的人的關心和注意。


2、為什麼我不能父母在對孩子平時的教育中,自己也要以身作則。比如要求孩子不能多看電視,家長也不要一坐到電視前就是幾個小時。如果家長本身就存在這樣的缺點或做法,在教育孩子時,自然會遭到反抗和頂撞。家長只有積極地改正這些缺點,才能讓孩子認可並接納家長提出的要求。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3、試探家長的底線孩子通過這種語言上和行動上的反抗,來測試成人的耐心,他想知道成人對他的頂撞和反抗會有什麼反應,同時也告訴大人:“我已經不是個小屁孩了。”


家長在遇到孩子這種試探底線式的頂撞和反抗時,一定要明確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允許或不允許都要徹底地執行。除了危險和有悖原則的事不能讓孩子做主之外,在其他事情上還是要給孩子多一些權利,讓他能夠按自己的意願來做。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4、想受到關注他可能知道,要是乖乖地把積木收拾好拿到裡屋去,爸爸就會一直和叔叔在客廳裡談話,就不會陪伴他了。而此時,他只需要頂個嘴,爸爸的全部注意力就會集中到他身上。如果家長常常陪伴孩子,常帶孩子參加各種親子活動,那麼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受到了重視。


三、面對孩子的叛逆期父母應該怎麼做

2-3歲時的孩子家長應該這樣做:


千萬不能去順從孩子,如果過於去順從孩子的意願,很容易把孩子寵壞,讓孩子喪失“規矩”意識,越來越“得寸進尺”。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給孩子樹立“規矩”意識,孩子叛逆更多的是對家長的一種測試,他會用唱反調的行為來觀察家長對自己的容忍程度,明白自己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


一則小故事:


兒子3歲,突然無緣無故的大哭,我問:“怎麼了,是不是哪裡不舒服?兒子說:“沒有不舒服。”我又問:“那你為什麼哭?”兒子撒嬌的說:“我就是要哭!”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於是我跟兒子說:“好吧,你要哭我們沒有意見,可是你在這裡哭會打擾我們說話,爸爸找一個地方,讓你一個人好好的哭,哭夠了再叫我們。


”說完,爸爸就將兒子關進了洗手間說:“哭完了敲門。”2分鐘後,兒子拍拍門說:“爸爸,我哭完了!”。


我答:“好,確定哭完了?哭完了就出來吧。”一直到了現在,兒子18歲,不像別的小孩那樣驕縱和愛遷怒。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從長遠利益考慮,讓孩子從小適度地知道一點憂愁,品嚐一點磨難,並非壞事,這對培養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或許更有好處。作者:東方

孩子需要呵護,但也要引導,但要用正確的方式,這個時期對於孩子來說特別的重要,父母應該重視起來,不能忽視他們。


6-8歲時的孩子家長應該這樣做:


不要嘮叨。對孩子嘮叨,他只會煩,結果只能是他會反感你。

不要壓制孩子。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讓他這不準做,那不準做,這樣孩子會在心裡埋怨你。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不要帶有情緒去教育孩子。父母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或許父母一個不好的情緒對孩子就有很大的影響。


對於孩子要採取多鼓勵,讚美,而不是批評,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師。

1796年的一天,在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個19歲的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佈置給他的每天例行的兩道數學題。像往常一樣,前2道題目在2個小時內順利地完成了。


但青年發現今天導師給他多佈置了一道題。第三道題寫在一張小紙條上,是要求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邊形。他也沒有多想,就做了起來。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力。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開始,他還想,也許導師特意給我增加難度吧。但是,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第三道題竟毫無進展。青年絞盡腦汁,感到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解開這道題沒有什麼幫助。


困難激起了青年的鬥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來!他拿起圓規和直尺,在紙上畫著,嘗試著用一些超常規的思路去解這道題…當窗口露出一絲曙光時,青年長舒了一口氣,他終於做出了這道難題!見到導師時,青年感到有些內疚和自責。


他對導師說:“您給我佈置的第三道題我做了整整一個通宵,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栽培……”導師接過學生的作業一看,當即驚呆了。他的聲音都顫抖了,說:“這……真是你自己……做出來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著激動不已的導師,回答道:“是的,但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個晚上才做出來。”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導師讓他坐下,取出圓規和直尺,在書桌上鋪開紙,叫青年當著他的面做這道題。


青年很快就解開了這道題。導師激動地對青年說:“你知不知道,你解開了一道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數學難題?牛頓也沒有解出來,阿基米德沒有解出來,你竟然一個晚上就解出來了!你真是天才啊!


我最近正在研究這道難題,昨天給你佈置題目時,不小心把寫有這個題目的小紙條夾在了給你的題目裡。”後來,每當這個青年回憶這件事時,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就無法解開它。這個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孩子不是在一夜之間就長大成人的,這個成長的過程很長,就有許多錯誤要犯。孩子成長的過程,應該是一個不斷地犯錯誤、不斷地改正錯誤的過程。作者:楊紅櫻


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父母必須很具體地說出不滿意孩子的某種行為,這時候他們逐步有了自己的世界觀,會特意關注別人的一言一行。父母應說出自己不滿意的心情,用提醒的語氣講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發點是關心自己,以問題的方式,啟發孩子思考,是引導而非教導;父母要威嚴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語氣,並說明理由。


在同一件事上,父母的行為態度前後要一致,承諾的事情要兌現。對孩子說話算數是為人父母的基本道德。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意志安排滿孩子的時間,那會剝奪了孩子的時間自由和心靈自由。人的成長需要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應該讓孩子自己看,自己聽,自己想,自己玩。

畢淑敏在《家問》中有一段文字寫的非常好,她說:

在紛亂和醜惡的氣氛中成長的孩子,是偽劣家庭的痛苦產品。他們在家中最先看到並習慣的待人處世經驗,是破碎流離和粗暴殘酷。

一個常春藤在讀的女孩,在普通人眼中,已經非常優秀了。然而,在她的母親眼中,似乎遠遠不夠好。

這個母親是位事業有成的藝術家,對於自己唯一的女兒也異常地高標準嚴要求。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這一次,她去美國看望女兒。

跟以往一樣,母女倆沒說兩句話,媽媽又開始了她對女兒的“鞭策”。

面對母親的挑剔,女兒忍不住問:我是不是永遠都沒法讓你滿意?母親依然沒有正面回答女兒的問題,而是反問: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好嗎?聽完母親這句話,女兒轉身,決然地從陽臺跳了下去。

孫儷的“育兒觀”刷爆熱搜!孩子3次叛逆期,父母這樣做輕鬆應對


溝通首先要充分相信孩子,解決問題或制定改善計劃,兩代人也應該“互相學習、共同成長”。有時候,家長適時地認個錯、道個歉,不僅不會“弱化”家長的權威,還會贏得孩子更多尊重。出處:胡金玉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只要方法應用得當,孩子就會健康快樂的成長,在孩子的成長的道路上,父母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的存在和他們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