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冠病毒的这一点,没必要恐慌

2月8日,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传播途径包括气溶胶传播,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和恐慌。很多人表示连呼吸都有种不安全感。别急,疾控君这就来为你疏导疏导。

提问者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跟飞沫传播的区别是什么?

小卫

气溶胶传播,和咳嗽、喷嚏形成的飞沫传播(也有人称之为“直接传播”),都属于呼吸道传播方式。只不过,二者在颗粒结构和其他物理特征方面有一些差异。

比如,飞沫是通过咳嗽、喷嚏打出的雾气或水滴,比较大,一般超过50微米,更大一些的在100微米以上。气溶胶是另外一种颗粒,大小一般在100微米以下,其中50微米以下的颗粒可能更容易在空气中悬浮,最典型的就是雾霾。

广义的气溶胶指悬浮在气体(如空气)中所有固体和液体颗粒(直径 0.001-100μm)的集合。

而狭义的气溶胶指能够悬浮在空气中的更小的固体和液体颗粒。

简单来说:气溶胶的本质是能够悬浮在空中的微粒。

提问者

气溶胶能在空气中悬浮多久?

小卫

飞沫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长,大概几十秒或一两分钟沉降到地面上,这样的话,它对空气的污染比较少,可能通过此种传播途径受到传染的人就不多。此外,飞沫能扩散1米至1.5米左右,因此,我们建议尽量不要近距离接触,保持1.5米或者更远一点的距离。而气溶胶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比较长,并且可以随着空气的移动飘移几十米,甚至可能上百米。

提问者

那大家岂不是很容易中招?

小卫

人的咳嗽一般不易形成气溶胶,大家不用太担心。即使咳嗽形成了少量的气溶胶,它在空气中传播时的浓度也是非常低的。实际上,气溶胶传播,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是一线医护人员。比如,医护人员给病人吸痰,进行雾化吸入时,或者给病人进行呼吸机插管时,病人在不断的呼吸过程中,出现的呼吸道分泌物就可能形成气溶胶,所含病毒量也比较大,浓度也比较高,容易传染。况且,国家卫健委专家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目前尚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提问者

如果小区里有确诊病例,或者楼里有隔离的人,传染的风险有多大?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

小卫

病例被确诊后,会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会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确诊病例家中及小区公共区域将进行清洁消毒。作为小区一般居民,无须过度恐慌,只需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对于普通人而言,预防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与预防飞沫传播是一样的,正确佩戴口罩就可以。

提问者

前期讨论粪口传播时,提到一种情况:病人的排泄物在马桶冲刷过程中形成细小的微粒,产生水雾后可能成为呼吸道感染的途径。这是不是气溶胶传播?怎么预防?

小卫

病人用过的马桶在冲刷的时候,是可以形成一个短暂的液体气溶胶,因此,建议病人用完马桶后冲水时最好盖上马桶盖,因为盖上以后,即使形成气溶胶,也不会污染整个空气,应该没太大问题。

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粪口传播,指的是病菌通过粪便排泄出来,污染水或者食物,再通过口吃进去,感染消化道,这是比较典型的粪口传播。而针对粪口传播的预防措施就是把手洗干净,手不要接触过其他地方,又去接触口腔或鼻腔。

无论是飞沫传播,还是尚待证明的气溶胶传播、粪口传播,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需要特意改变防控的方式,还是要按照现在的要求,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这样的话,就能够起到比较好的一个防护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