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萬門火炮,30分鐘傾瀉45萬發炮彈,卻一發都沒有打中

4.16萬門火炮,30分鐘傾瀉45萬發炮彈,卻一發都沒有打中

1945年2月,蘇聯軍隊突破了德軍沿奧德河的防禦,解放了波蘭,並靠近德國大陸。四月份,經過一系列的發展,蘇聯軍隊和柏林之間的障礙物被拋進了位於柏林拐角處的施羅夫高地。德國軍隊也意識到,為了阻止蘇聯,他們在施羅夫高地集結了大量軍隊。

4.16萬門火炮,30分鐘傾瀉45萬發炮彈,卻一發都沒有打中

蘇聯有三支軍隊,總兵力250萬。指揮官是著名的朱可夫。有6250輛坦克,7500架飛機,416000門大炮和325門大炮。

4.16萬門火炮,30分鐘傾瀉45萬發炮彈,卻一發都沒有打中

在德國方面,由於此時德國軍隊的短缺,只有時間動員一個軍團(集團軍)。該團有14個師,587輛坦克和2625門火炮。

4.16萬門火炮,30分鐘傾瀉45萬發炮彈,卻一發都沒有打中

這個團的編隊相當混亂。一些殘疾士兵從東線撤退,一些臨時招募。

首先,海因裡希命令奧得河上游的水庫打開閘門,放水。他還命令工程師將融雪漫灘的水引到較低的水位,將施羅夫高地的前部變成沼澤,使蘇聯裝甲部隊難以移動。然後,海因裡希依靠施羅夫高地的地形建造了三條防線,給了德國軍隊更靈活的作戰計劃。

4.16萬門火炮,30分鐘傾瀉45萬發炮彈,卻一發都沒有打中

2月15日,蘇聯軍隊衝向施羅夫高地腳下。面對沼澤,朱可夫選擇讓炮兵先發制人。然而,炮彈未能殺死一名德國士兵,所有的炮彈都在空空的第一道防線上。

4.16萬門火炮,30分鐘傾瀉45萬發炮彈,卻一發都沒有打中

從2月16日到2月18日,以朱可夫為首的蘇軍發動了多次攻勢,海因裡希化解了攻勢,造成雙方人員傷亡慘重。

2月19日,蘇聯軍隊突破了施羅夫高地防禦線的缺口。柏林城外的最後一道防線坍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