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亙村大捷,老百姓爭論不休,陳賡過去一看,哈哈大笑:大家嚐嚐

1937年10月22日至24日,386旅又在石門村、馬山村等地襲擊日軍連連獲勝。但該旅第771團在七亙村遭日軍襲擊,傷亡30餘人。

129師前線指揮所裡,劉伯承接到了衛立煌的電話:"國軍裝備好,熟悉陣地戰術,尚不能阻遏日軍侵晉,且競相後退。貴軍兵微械弱,缺醫少糧,施行的游擊戰能跟日軍相匹敵呼?望將軍謹慎行事!"

劉伯承凜然回答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反擊日寇侵略,甘捐血肉之軀!"

放下電話,對師部的參謀們說:"游擊戰行不行,打給他們看看。"

七亙村大捷,老百姓爭論不休,陳賡過去一看,哈哈大笑:大家嚐嚐

在認真察看地圖後,劉伯承判斷:日軍為了切實控制正太路南的平行大道,必然加緊從井陘至平定的小路運兵運糧。

山西東部縱貫南北,只有八條入晉通路,古稱"太行八陘"。其中,井隆為五隆,石門不是大路,地形險要而複雜。日軍先頭部隊已從此經過,肯定會有大批輜重隨後跟進,走出井隆、經石門、達平定的小路,七亙村是必經之地。

"七亙村是測魚鎮通往平定的咽喉要道,日軍明天一定經七亙村向前方運送軍需物資,送到嘴的'狗肉',一定把它吃掉。"

講到這裡,劉伯承拿起鉛筆,在"七亙村"三個字周圍果斷地劃了一個紅圈:"就在這裡設伏!"

七亙村大捷,老百姓爭論不休,陳賡過去一看,哈哈大笑:大家嚐嚐

但七亙村地形如何?適不適合打伏擊?原來,八路軍進入山西境內後,劉伯承曾向閻錫山索要山西作戰地圖,可閻老西竟推說沒有,就是不給。熟讀兵書的劉伯承深知地形之利對伏擊之勝的影響,決定親自到現地勘察。

25日拂曉,劉伯承帶著師司政機關幹部和警衛班30餘人進抵七亙村。隨後帶人到村南三郎廟附近親自察看地形。劉伯承站在一處高地上,舉起望遠鏡仔細觀察,並不時地讓參謀在地圖上標出要點。

七亙村位於太行山脈中段、晉冀兩省接壤處,四面環山,重巒疊嶂,溝壑縱橫,峽谷陡峭,道路奇險,素有"龍虎環抱"之稱。該村東鄰甲南峪、東石門村,直通河北省井隆縣的測魚鎮,西鄰改道廟、營莊,直達平定縣城。

此處地勢十分險要。從井陘至平定的山中小道剛好從村邊經過,寬不足兩米,路北是幾十米深的山溝,路南邊是高約十米的土坎,其間雜草、灌木叢生,便於隱蔽埋伏,而敵人在公路上又不易展開。

七亙村大捷,老百姓爭論不休,陳賡過去一看,哈哈大笑:大家嚐嚐

忽然,對面山後傳來稀疏的槍聲,而且越來越近。十多分鐘後,從七亙村東面的山谷裡衝出一小股日軍,向劉伯承等人射擊。劉伯承當即命令參謀處處長李達指揮警衛班組織抗擊,很快將敵人打退了。

不一會兒,又有一架敵機在空中盤旋。

"師長,這裡太危險,還是快點離開吧。"李達焦急地勸說著劉伯承。

劉伯承沒有說話,只是擺擺手,仍在專注地觀察著四周的地形。又過了一會兒,他放下望遠鏡,對李達等人揮了揮手,興奮地說:"好了,我們走吧。"

回到師指揮所後,劉伯承命386旅旅長陳賡率772團進至川口、孔氏村地區設防,準備阻擊由九龍關向西進犯的敵軍。

接到劉伯承的命令後,陳賡立即派王近山率3營和特務連的1個排,到平定縣東七亙村以南的山區活動,準備伏擊可能由測魚鎮向西進犯的日軍。

七亙村大捷,老百姓爭論不休,陳賡過去一看,哈哈大笑:大家嚐嚐

果然沒過多久,偵察員回來報告:日軍第20師團開始向平定方向進犯,其輜重部隊約有千人,在距七亙村東北10公里的測魚鎮宿營,可能於次日經七亙村向平定方向運送物資。

陳賡當機立斷,決定在七亙村至甲南峪間,利用大路南側陡坡、北側深溝的有利地形伏擊敵人,奪其輜重,斷其後方交通,牽制日寇西進。

在戰前動員大會上,陳賡對大家說:"同志們,抗日以來,115師在平型關打了大勝仗,129師在雁門關一帶也打了勝仗。我師769團,在夜襲陽明堡機場的戰鬥中,殲滅日軍百餘名,毀傷敵機二十餘架,有力地配合了忻口防禦戰。我們呢?我們進入晉東以來,還沒有打過大勝仗。劉師長在電話裡對我說:'你第386旅也要打勝仗。'現在,就看我們的了!全旅官兵要迅速掀起一個打勝仗的比賽熱潮,一定要打好七亙村這一仗!"

七亙村大捷,老百姓爭論不休,陳賡過去一看,哈哈大笑:大家嚐嚐

當時劉志堅任129師宣傳股股長,隨師部及386旅搞宣傳鼓動工作。他在回憶錄中寫道:"陳旅長這富有強烈感染力的講話,進一步鼓舞了3營指戰員的鬥志,大家摩拳擦掌,等待著出擊的命令。"

負責設伏的王近山與3營領導研究後決定:11連在七亙村南面東莊、青堖地區佔領伏擊陣地,擔任截擊任務;12連和特務連1個排,在11連右翼至甲南峪間佔領伏擊陣地,擔負迂迴任務;9連和10連為預備隊,控制七亙村南面青堖一線高地。同時,派出偵察分隊繼續在東石門地區偵察和掌握測魚鎮之敵情。

七亙村大捷,老百姓爭論不休,陳賡過去一看,哈哈大笑:大家嚐嚐

26日拂曉,王近山率領3營指戰員進入伏擊地區。營指揮所設在離大道約300米的北邊山頭上,從那裡俯瞰山下,七亙村及大道兩旁的景物盡收眼底。營指揮所配備重機槍一挺,作為伏擊戰鬥的火力指揮信號。

上午8時左右,日軍終於出現了。300多人的輜重部隊在前後各有100餘名步兵掩護下,向七亙村開來。

9時左右,日軍全部進入伏擊圈。

王近山大手一揮:"打!"

輕、重機槍射出密集的子彈,成群的手榴彈雨點般傾向敵群。伏擊地形選得十分有利,八路軍居高臨下,猛烈的火力壓得敵人喘不過氣來。據說,當時八路軍步槍手的殲敵數量只與其裝彈速度有關,而手榴彈只消打開保險蓋垂直往下扔就行了。

頓時,日軍像炸了窩的馬蜂似的亂碰亂撞,死的死,傷的傷,有的被擠下了深溝,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在短促猛烈的火力急襲後,王近山命令:"吹衝鋒號!"

七亙村大捷,老百姓爭論不休,陳賡過去一看,哈哈大笑:大家嚐嚐

嘹亮的衝鋒號響徹山谷,11連、12連官兵們躍出陣地,猛撲下去。按照原定計劃,11連迅速搶佔了公路兩側及西南的定盤山,將日軍步兵和軸重部隊攔腰切成兩段。

日軍先頭步兵企圖掉頭增援輜重部隊,遭到11連的頑強阻擊。後面的掩護部隊被橫躺豎臥的馬匹、駱駝及拋棄的軍用物資擋住道路,前進不得,便一窩蜂似地朝東石門方向逃竄。誰知,他們剛跑到甲南峪,迎頭遭到預伏在這裡的特務連1個排的堵擊。

這時,王近山命令預備隊9連、10連投入戰鬥。戰士們一個個猶如猛虎下山,奮不顧身地撲向日軍。

七亙村大捷,老百姓爭論不休,陳賡過去一看,哈哈大笑:大家嚐嚐

12連戰士、共產黨員楊紹清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頭。7個日本兵端著刺刀向他圍攏過來。為避免四面受敵,楊紹清機智地搶佔了有利地形,背靠陡坡,與敵人拼起了刺刀。一陣猛刺,撂倒了6個敵人,繳獲了3支步槍。剩下的1個鬼子早已嚇破了膽,掉頭就跑。

激戰至11時許,日軍除一部掩護部隊和輜重騾馬逃回測魚鎮外,大部被殲。此戰共擊斃日軍300餘人,繳獲騾馬300餘匹和大批軍用物資,八路軍僅傷亡10餘人。

戰鬥期間,八路軍得到了當地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

平定縣城的中學生組成的戰地服務團,在犧牲救國同盟會的領導下,冒著槍林彈雨投入了緊張的戰地服務。附近的民兵和群眾也趕來助戰。年過半百的董三元老漢,機智勇敢地從日軍手裡奪下一挺輕機槍,送到772團團部。事後,劉伯承稱讚他是"老英雄",並贈給他一條軍毯。

七亙村大捷,老百姓爭論不休,陳賡過去一看,哈哈大笑:大家嚐嚐

下午6點,陳賡來到七亙村。只見戰利品堆積如山,戰士、群眾像過年似的,樂得合不上嘴。有的戰士把日軍的鋼盔戴在頭上,把黃呢子大衣穿在身上,腰間還掛上日軍的洋刀,模仿日軍的模樣和腔調,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陳賡後來在日記中寫道:"炮彈、子彈、無線電器材、乾糧,堆積如山。一時群眾歡呼,抗敵情緒突然高漲……終日搬運勝利品。群眾無須僱請,自動參加搬運。"

這時,郭營長牽來一匹日軍大洋馬,興高采烈地說:"旅長,這是我們營送給你的戰利品。"

陳賡高興地說:"好哇,我收下這匹戰馬。還要請你們挑一些最好的馬,送給劉師長,還要送一些到延安,向黨中央報喜。"

"請首長放心,我們一定照辦!"

七亙村大捷,老百姓爭論不休,陳賡過去一看,哈哈大笑:大家嚐嚐

這時,陳賡見不遠處的幾個老百姓在爭論什麼,有的說是炸藥,有的說是大麥花。走過去一看,哈哈大笑起來,原來是成箱的壓縮餅乾。

他馬上叫來772團團長葉成煥:"搬出幾箱,叫大家嚐嚐。"

七亙村伏擊戰大獲全勝後,劉伯承得到情報:正太路西段的日軍正向東運動,娘子關右翼的日軍也繼續向舊關前進。據此判斷:日軍急於打通正太路,從背後威脅太原。平定前線西犯日軍急需彈藥、糧食等物資補充。雖說此次日軍輜重隊遭受沉重打擊,但不足以阻擋他們運輸物資西進的步伐,肯定還要繼續完成向平定運輸軍需品的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