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业那些事儿之—见招拆招

见招:我作业慢是因为…

1、见题就怕:不够自信

许多题目不难,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往往只看了一遍就觉得不会做、很难,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

2、条理性差:做题没顺序

-会儿找橡皮,一儿找铅笔, 1个小时的作业量却花2个小时甚至更多,而且一会会儿写语文题,一会儿做数学题,不按顺序来。

3、太追求完美:喜欢用橡皮

写的字稍微有点不整齐,就擦掉重写,有时甚至把本子擦破了。

4、自身基础差:对学习没兴趣

本身基础差,很多知识点没有消化,做作业时自然很费劲,很难主动完成作业。

5、注意力不集中:东看西看

写作业时磨磨蹭蹭,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咬手指…写一会儿就起来溜达一圈,喝水吃零食。

6、协调性差:一说都会一写就错

作业中的问题都能答对但写得慢,经常写错、漏写、跳字甚至串行。效率很低。

7、故意磨蹭:额外作业太多

父母给孩子增加额外作业,导致“磨蹭”成了孩子对抗额外负担的对策。开始是有意识的慢,久而久之养成习惯。

8、本能抗拒:教育太严厉

父母的话语太严厉,孩子大脑接收的信息是:被命令、被控制。那么大脑首先输出的信息就是“拒绝”,而不是“行动”。

拆招:看如何一一击破!

第一步:准备生理准备

做作业前,事先吃完零食、上好厕所等。物理准备好。

让孩子自己提前把要用的学习用具准备

第二步:静下心

深呼吸几次。当孩子养成习惯后,一深呼吸就提醒自己“静下心来,要写作业了”。

第三步:回忆

让孩子回忆当天老师讲了哪些知识点,把重点写在纸上,这样写作业会更高效。

第四步:预估时间

让孩子预估自己完成作业的时间,这样会有紧迫感。

第五步:记录开始时间

让孩子自己记录开始时间,或由家长帮助记录。

第六步:正式写作业

遵循“三不原则":不翻书、不打扰、不间断。

第七步:记录结束时间

第八步:统计实际作业时间

孩子建立时间观念,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预估完成作业的时间会越来越准。

有了实际时间,就大致有了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标准。

以这个时间为标准,逐步提高孩子写作业的速度。

第九步:检查作业

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不要替他检查作业。

第十步:预习明天的课程

温馨提示:各家孩子秉性不同,爸妈们要酌情处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